翻新时间:2023-08-05
银河系中央的巨型黑洞正在大量吞噬小行星群
银河系中央的巨型黑洞正在大量吞噬小行星群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根据一项最新研究,银河系中央的巨型黑洞显然正在对一切“可吃”的东西大快
朵颐。
银河系中心部位的超大质量黑洞一般被天文学家们称作“人马A”。这是一个位于银河系中央的巨型黑洞,距离地球约2.6万光年。这个黑洞的周围被一个吸积盘包围,这是一个正在盘旋下落的气体尘埃物质盘,当物质下落时产生剧烈摩擦,加上势能大量释放,这一区域会产生剧烈的辐射。
1999年,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塞卡X射线空间天文台发射升空,借助它强大的观测能力,很快天文学家们便发现在黑洞周围会发出剧烈的X射线辐射。除此之外,设在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还观测到这里发出的红外辐射耀斑。这种耀斑几乎每天发生,每次可以持续长达1小时,并且其亮度可以达到黑洞典型功率的数百倍。
现在,一个由英国莱斯特大学天文学家卡斯提斯·祖布瓦斯(Kastytis Zubovas)率领的科学组认为这种耀斑可能是吸积盘中不断落入黑洞被吞噬的小行星导致的结果。
根据钱德拉空间望远镜数据构建的计算机模型显示,在距离吸积盘外侧边缘至少1亿英里(约合1.6亿公里)处有一个巨大的“云团”,其中至少含有数万亿颗小行星,正和吸积盘一起围绕人马A运行。
当这些小行星的轨道由于受到黑洞引力的扰动而变得不稳定时,它们就会下落,从而被黑洞的巨大引潮力撕裂。随后这些岩石物质坠入吸积盘并和这里炙热的气体尘埃发生剧烈撞击并被蒸发,有点像是陨星坠入地球大气层时的情形。当这一情形发生时,从地球上就会看到一次剧烈的辐射爆发。
并非新现象
皮特·埃德蒙德(Peter Edmonds)是设在美国麻省剑桥的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中心任职的天文学家,他本人并未参与这项研究工作。他认为这些小行星的来源可能是黑洞从附近的恒星周围“偷”来的。他告诉《国家地理》说:“这些小行星可能是被引力拖拽出它们原本所在的恒星系并被拖入这一围绕黑洞运行的巨大云团的。”
不过研究人员们已经计算出,只有当这些小行星的直径至少达到6英里(约合10公里)时,其被撕裂和蒸发时发出的辐射耀斑现象才能被地球上的人们观测到。但是由于这里存在数以万亿计的小行星,因此可以认为除了这些被我们观测到的较大规模的耀斑现象之外,这里还存在经常发生的,规模较小,从地球
上观测不到的辐射耀斑爆发现象。它们是由直径较小的小行星导致的。因此,看起来这些耀斑闪光没有什么新奇的地方,正如埃德蒙德所说的那样:“符合逻辑的想法是,这种现象已经存在很久了。”
他的这种想法可以通过检验“光回声”的方式予以验证。过去发生的耀斑,尤其那些亮度较高的耀斑,是黑洞吞噬较大天体,如行星体时发生的辐射爆发。这些爆发可以被附近区域中的气体或尘埃云团反射,在宇宙中游荡数百年,从而让我们有机会一窥过去发生过的爆发事件。他说:“它就是这样不断发生着爆发,不断发出辐射闪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星际大体检
- 四季
- 小帮手
- 课间十分钟
- 生日
- 美丽的夏天
- 打雪仗
- 2008年的第一场雪
- 可爱的小鸡
- 练毛笔字
- 两只小熊
- 雪花在江城绽放
- 快乐的小鸡
- 读报
- 我爱我家
- 大班文学语汇学习活动“蒲公英”及评析
- 什么阻碍了我们阅读?
- 早教监管“真空”亟待政策填补
- 对中班幼儿积木游戏的解读
- 引导大班幼儿摆脱绘画概念化倾向
- 携手“80后”父母,开辟家园合作新天地
- 我的蝴蝶也是对称的
- 穿越心灵的迷宫
- 情商的四种能力
- 改变,需要切实引领
- 幼儿性教育,一个需要被重视的问题
- 恩师风范山高水长
- 巧设玩法,让孩子痴迷
- 指尖上的家园互动
- 走进了孩子便走进了美好
- 难忘的一课教学片段赏析教学反思
- 15、教学设计
- 23*难忘的一课练习一教学反思
- 台湾的“光复” 教学反思
- 难忘的一课-极品教案教学设计
- 23*难忘的一课练习二教学反思
- 假如
- ---口语交际
- 23*难忘的一课教案一教学反思
- 蓝色的树叶
- 23*难忘的一课教案二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23*难忘的一课相关知识教学反思
- 北京亮起来了
- 农业的变化真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