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省域副中心城市环境下外语培训产业发展对策

省域副中心城市环境下外语培训产业发展对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4-01-26

省域副中心城市环境下外语培训产业发展对策

省域副中心城市环境下外语培训产业发展对策

省副城市一般是指一个省范围内与主中心城市有一定距离,经济实力较周边县市强大,经济辐射力跨出自身区域,拥有独特的优势资源或产业,且未来能够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和中心城市形成互动的大城市。自湖北省社科院学者秦尊文在《关于宜昌市发展战略定位的建议》(2001)一文中提出“省域副中心城市”[1](以下简称省副城市)以来,全国明确提出按省副城市建设的已经有40多个城市。省副城市建设牵涉面甚广,在大城市的空白区,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大环境下,外语培训产业作为一个创新型绿色文化产业,理应是省副城市建设的内容之一。

1 省域副中心城市外语培训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在我国不断重视外语教育的大背 景下,2000 年开始的新课改革以及不断升温的出国求学热、旅游热和务工热,极大地刺激了省副城市外语培训业的发展。大批培训学校开始涌现,全国知名机构也开始在一线城市以外设立分部。

和普通中小城市不一样,这类城市往往拥有几所高校;外语教学水平在省域内一般都占据优势。但是由于地域和经济实力的限制,这类城市接受外语培训的多为中小学生。培训的内容主要为培养幼儿外语兴趣、中小学升学、英语过级和出国留学等。而对师资和课程要求较高的高层次培训目前开展的并不多。在省会城市小语种培训已经成规模的情况下,省副城市外语培训业中英语仍占据优势,但是小语种的培训也发展迅速。总体而言,虽然发展前景广阔,但是要想成为省副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外语培训业存在的问题依然较多。

1.1 外语培训机构办学条件有限,培训内容档次偏低

以全国第一个省副城市宜昌市为例,根据2011年该市教育局公布的《民办教育机构年检结果》显示,仅有40所明确标明英语培训的机构年审通过,而依据各种媒体广告的显示,其从业机构远不止如此。此外,这类城市往往还有大量没有任何合法手续,没有公开办学地点,甚至连名称都没有的私人地下外语培训点。这些机构基本上栖身商务写字楼或居民楼,教学设备简陋,教材老旧,培训内容雷同,语种单一,课程研发能力不够,管理不到位是影响它们发展的通病。

1.2 从业人员参差不齐,师资有待提高

目前除少数知名机构有自己专职的外语教师外,由于办学规模小,发展前景不明朗,很多机构采取的是聘请大中学校教师或者高校学生兼职的方式。省域副中心城市基本都是远离省会的地级市,有资质使用外籍教师的机构十分有限,在突出外籍教师的大背景下,违规聘请留学生,甚至聘请非主流英语国家人员的情况时有发生。资本实力有限,激励与保障机制不足,多数从业人员以挣外快为主要目的,流动性很大。

1.3 培训机构规模小,市场运作不规范,缺乏长远品牌建设

相比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的质量往往很难考核,至今没有一个国家考核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由于信息的不透明,培训机构和普通商业机构一样,往往偏重宣传,从师资条件,办学历史,办学规模,办学理念等方面凸显自己的优势甚至虚假宣传,而实际的办学实力和教学效果缺乏保障。合法的社会英语培训机构的数量在各类民办教育机构中的比例过低。

全国省副城市外语培训虽然这几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个别距离中心城市较近或者发达地区城市的外语培训业发展相对迅速,但就整体而言依然处于产业初级阶段,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规模产业,与省副城市定位也不太相符。

2 省副城市外语培训产业发展的对策

2.1 规范监管

教育行业应该有明确的监管和准入标准。针对外语培训机构的准入资格、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关键因素,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严格审核。首先,强化办学场地的要求,打击游击式办学。一直以来,在办学环境方面国家对于民办义务教育和幼儿教育机构都有较高要求,这种要求也应该应用于外语培训业。其次,强化信誉考核,对有严重信誉欺诈的法人和主要管理层,永久取消其申请民办教育机构的权利,也不得参股教育机构。再次,保护教材的知识产权,鼓励从业机构自主研发特色教材。最后,统一监管部门,简化审批程序,加强后期监管。对各类培训机构实施资格证制度,其广告业务凭证方能发布,杜绝虚假宣传的现象。

2.2 政策扶持

外语培训业由于资本实力较小,比较容易受到市场的冲击,如不加以扶持,很难迅速形成规模。对于符合准入门槛的外训机构,政府应该和特区招商引资一样,在“扶上马”之后,再“送上一段”。在税收、办学用地审批、融资、教师社会保障、办学安全和环境等方面加以扶持。外语培训业虽然属于低资金投入,高产出的行业,但是其回本缓慢,早期甚至无利可图。政府应该在一定年限内减免其税务负担和融资成本,简化各种手续。办学场地是这个行业较大的投入方面。和普通产业24小时运转相比,这个行业运营时间主要是晚上和周末,要求场地大,租金低。政府可以通过构建培训基地的模式,集中建设规范的教学设施,统一管理,既可以保证教学环境和安全,又可以减少政府管理成本。这些场地白天可以用作活动室,晚上和周末低价租给培训机构。以青少年培训为例,通常至少会有一名家长陪伴,如此庞大的消费需求也可以带来显著的就业机会。

2.3 提升师资

当前外语培训发展中师资贫乏的问题在省副城市尤为突出。一方面对已有的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高级管理人才讲学,提升管理团队水平。另一方面,强化资格证书要求,借鉴正规学校的评教制度,从教法,专业能力,师德师风,教学效果等方面加以约束,促进从业人员水平的提高。规范劳资关系和完善资本激励机制,使专职教师能够享受向正规学校教师看齐的社会保障和待遇,建立稳定的专职师资队伍。“外语培训产业是个投入回报比相对较大的产业,而其主要投入即是师资” [2],因此师资应该在整个资本运作中获得相应的收益才符合产业特性。可以通过课酬加股本收益的方式,提高优质师资参与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资本的多元化和出资人的专业化。

2.4 开拓市场

2.5 科学经营

2.6 高校参与

省副城市往往都拥有数所高校,它们无论在师资力量,教学实力,资本力量还是口碑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而这些都是现有外语培训业所缺乏的。但是也应看到因为担心对校内教学的冲击,高校对进入这个市场顾虑重重。部分高校进行的也基本上是在成教框架内,针对特定企业的订单式外语短期培训规模十分有限。这都导致本应高收入的外语教师收入偏低,进而使部分高校教师私自开办培训机构,反而影响正常教学秩序。以官方的正规经营取代个人非法经营,既提升学校收益,增加教师收入,又能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省副城市的外语培训业应该通过高校自身可控的管理方式,化解其对自身教学干扰的顾虑;通过政策和利益的激励,提升高校参与外语培训的热情;通过高校的品牌,提升整体产业的质量和影响力。

我们也应该看到,相比传统意义上的经济产业,省副城市的外语培训产业由于其教育的本质属性,“不应该发展成风险教大的高资本运作水平的公司。外语培训业的资本运作,还是应该以稳健为主”[2]。一切还应以学生利益和教育口碑为重,否则将偏离其教育的本质,带来灾难性后果。

3 结语

在传统经济与交通的建设之外,省副城市建设还应包括文化产业的发展。外语培训业是一个低投入高产出型,用地节约型,绿色环保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对省副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综合这类城市的发展状况,需要解决好内外两个问题:一是产业内容的拓展,促进师资的专职化;二是产业运作的升级,通过加强监管和扶持,鼓励高校参与,增强品牌意识。围绕自身优势在远离省会城市的空白区,发挥好自己“副班长”的作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次火灾演习
偷看电视
偷看电视
杨老师“改革”了
我当一天小老师
一件难忘的事
抹不去的记忆
一次危险的尝试
竞选经费
奇特的“发明”
还差5秒
我哭了
我家的趣事
一辈子也不会忘怀的事
害人精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西方文化渗透
从颜色词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凯特生子看西方文化
创造让中西方文化更深层次互动的作品
浅析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及原因
英国的博物学文化
中西方文化中人神关系的比较
英国贵族文化在英国近代小说中的体现
从艾米莉·迪金森和李清照的诗歌对比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社会转型期西方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探析
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从肢体语言差异看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从中西方文化比较中辨析中国民法的发展
关于对明清外销瓷西方文化题材纹饰的分析
从《唐顿庄园》看英国文化特征
《紫藤萝瀑布》教学创意
《紫藤萝瀑布》案例反思
《紫藤萝瀑布》四步探究阅读设想
《紫藤萝瀑布》教学案例
一石击起千层浪──《紫藤萝瀑布》教学案例
教海无涯,其乐无穷──《紫藤萝瀑布》教后反思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想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新课标理念下的新课堂──《紫藤萝瀑布》教学案例
《紫藤萝瀑布》教学反思
课堂生成的《紫藤萝瀑布》
《紫藤萝瀑布》教学难点突破
三读·三思──以《紫藤萝瀑布》为例浅谈语文预习
感悟紫藤萝瀑布
《紫藤萝瀑布》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