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9
辛亥革命的遗憾——辛亥革命真的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么
旧人教版历史课本在谈到辛亥革命的功绩时指出: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课标岳麓版必修(1)第65面也如此表述。无疑,辛亥革命确实使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伦理道德观念等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真的能深入人心吗?我认为值得探讨。
洪宪帝制和张勋复辟的迅速败亡,通常被论者当作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有力佐证。笔者认为,这两次短命闹剧的匆匆收场,与其说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结果,倒不如归功于部分接受民主共和观念的政治精英奋起抗争。正如当时一位同盟会员所言:“革命告成之后,全国灵觉为之震荡,然大都属于上流人士,而氓之蚩依然浑噩相安。中国由专制政治骤跃为共和政治,自表面观乏,虽若神速可喜;而自里面观之,前后陟断,习惯、根据悉受变动,人情未定,党见难齐,调和统一,待时尚多。”“人民除纳税诉讼外,与政府无交涉。国家何物,政治何事,所不知也。”千百年来占人口90%以上的普通百姓远离政治,他们关心的是柴米油盐,交租纳赋,生儿育女。至于统治者是皇帝还是总统,是宣统皇帝还是洪宪皇帝他们并无多大兴趣。
辛亥革命完成了推翻清朝、创立民国的政治使命,却没有来得及完成本应由它完成的、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文化使命,不能不令人扼腕痛惜。“文化易帜”的任务只能留待后来者、继承人。
五四运动前夕,面对甚嚣尘上的尊孔复辟思潮,《新青年》不怕犯下“‘得罪社会’的‘滔天大罪’”,大声疾呼“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庄严宣告:“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如果认定辛亥革命就已经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揭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岂非无的放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辛亥革命前封建思想未受到彻底批判,仍束缚着民众的头脑。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中国资产阶级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它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但它还是披着儒学的外衣去干那“离经叛道”的事业。革命派在宣传革命思想批判改良主义的时候,并没有从正面去触动儒学的统治地位。
二是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帝制搞专制独裁的政治野心的暴露有一个过程,而且北洋军阀为维持自己的统治, 继续用封建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大搞复古尊孔,强迫全国各学校“尊孔读经”。在社会上出现了“孔道会”“孔教会”“尊孔会”等组织,它们利用人们对于辛亥革命后局势的失望情绪,诋毁民主共和,织成了一张封建思想的罗网。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认为最确切的说法应该是: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洗抹布
- 可爱的照片
- 给刘翔的一封信
- 香蕉
- 送温暖
- 小鸡过河
- 我的同学
- 神奇的大树
- 雪
- 我的小房间
- 争当环保小卫士
- 肯德基储蓄罐
- 天上一家人
- 猫儿脸花
- 我爱秋天
- 反垄断法应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终极目的_经济法论文(1)
- 我国抵押权变动探析_经济法论文(1)
- 反倾销应诉中市场经济待遇问题的动态与对策_经济法论文(1)
- 雇工致人损害归责理论研究_经济法论文(1)
-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问题探析_经济法论文(1)
- 浅议船舶留置权_经济法论文(1)
- 经济性垄断案件调查程序探讨_经济法论文(1)
- 关于完善我国离婚救济制度的探讨_经济法论文(1)
- 临时措施在知识产权仲裁中的比较研究_经济法论文(1)
- 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中的利益冲突 _经济法论文(1)
- 关于我国破产债权人问题的探讨 _经济法论文(1)
- 隐私权的经济分析_经济法论文(1)
- 变动成本法的历史沿革、意义与作用 _经济法论文(1)
- 过失为故意侵权提供必要条件行为的民事责任_经济法论文(1)
- 信用证交易独立于基础合同的仲裁条款_经济法论文(1)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1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 《草原》教学设计之一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7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3
-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8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4
- 《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坐井观天》说课设计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5
- 《坐井观天》“说教法”设计
- 《恐龙的灭绝》教案设计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