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1
牛顿动力学中的临界问题
牛顿动力学中的临界问题
规律总结绳张紧与松弛的临界条件是伸直的绳子中的张力为0;绳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是绳中的张力等于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二、两物体接触与分离型临界问题
审题要点一是物体P与秤盘何时分离?二是分离前后二者的运动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是怎样的?t=0.2 s内F是变力,t=0.2 s后F是恒力,说明t=0.2 s时,P离开秤盘。此时P受到秤盘的支持力N=0,P和秤盘仍有相同的加速度,由于秤盘有质量,所以此时弹簧不能处于原长。
解答开始时,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弹簧的压缩量设为x1,由平衡条件得kx1=(m+M) g
0.2 s时P与秤盘分离,此时弹簧的压缩量设为x2,对秤盘由牛第二定律得kx2-Mg=Ma
解得a=6 m/s2
当P开始运动时拉力最小,此时对秤盘和P整体有Fmin=(M+m)a=72 N
当P与秤盘分离时拉力F最大,Fmax=m(a+g)=168 N。
规律总结两物体接触与分离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弹力为0。
三、两物体发生相对滑动型临界问题
【例3】物体A的质量m=1 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0.5 kg的平板车B上,平板车长为L=1 m。
某时刻A以v0=4 m/s水平向右的初速度滑上平板车B的上表面,在A滑上平板车B的同时,给平板车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s2。试求:为使A不至于从平板车B上滑落,拉力F应满足的条件。
审题要点若物体A滑到B的右端时,速度仍大于B的速度,则将从平板车的右端滑落;若二者达到共同速度后, >μg,则将从平板车左端滑落。
解答物体A不从平板车右端滑落的临界条件是A到达B的右端时A、B具有共同速度,设为v1,则:
①又 ②
由①②式可得aB=6 m/s2
代入F+μmg=MaB得
F=MaB-μmg=1 N
若F<1N,则A滑到B的右端时,速度仍大于B的速度,于是将从平板车B的右端滑落
当F较大时,在A到达B的右端之前,就与B具有相同的速度,之后,A必须相对B静止,才不会从B的左端滑落,设A、B的共同加速度为a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m)am μmg=mam
解得F=3N
若F大于3N,A就会从平板车B的左端滑下
综上所述,拉力F应满足的条件是:1N≤F≤3N。
规律总结两物体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速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1班
- 错过一生一世
- 这样打手机可以把美国打疯
- 老師的笑
- 毕业发言稿(转载)
- 看着我
- 2个月后
- 时光划过的痕迹
- 华而不实
- 人生感悟(转载)
- ぜ感受ぜ面对毕业的个人感受(真情实感)
- 一群精靈——我的同學
- 大自然的语言
- 冠军是怎样得到的
- 人生(转载)
- 你的肤质适合哪种防晒霜
- 小麦铃牵起游子心
- 有关产检的5大误区
- 常生病?查查你的床!
- 哪一款盐最适合你?
- 30分钟谈病情,3分钟写病历
- 那些易被忽视的身体小部位保养
- 山西的护理天使,你们好吗
- 晨起第一杯水喝什么好
- 祝贺儿子告别童年
- 西葫芦小煎饼
- 24小时长寿指南
- 减压10妙招
- 女性“烟”容
- 当肿瘤对儿童下手
- 《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
- 《小池塘》教学设计
- 《读书要有选择》教学设计
- 《鲁班和橹板》教学简案
- 《小河与青草》教案
-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我叫足球》教学设计
- 《鲁班和橹板》教学设计
- 苏教:《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
- 《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
- 《读书要有选择》教学设计
- 小池塘教学简案
- 苏教版语文第二册《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
- 《识字6·喷泉》教案
- 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三个小伙伴(苏教版第二册)
-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