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16
地铁车厢内人员新风量的研究
摘要 通过对有屏蔽门时地铁隧道和车厢内CO2浓度的建模与 分析 指出,在冬季如关闭地铁线各车站轨顶站台底的排风机,仅依靠活塞风,在早晚高峰时期能满足隧道中的温度要求,但不能满足列车内人员的卫生要求。经 计算 得出,最不利段隧道内早晚高峰时最小新风量为41m3/s,此值正好与车站轨顶站台底排风机风量相吻合,说明有屏蔽门时早晚高峰时必须开启车站轨顶站台底的排风机。
关键词 地铁 屏蔽门 CO2浓度 新风量
1 问题 的提出
地铁环境控制(以下简称环控)是地铁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车厢内环境品质(IEQ)的控制是地铁环控的重要 内容 , 目前 国内外的 研究 与实际工程设计[17]均主要针对地铁站厅、站台和隧道的空气新风量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技术指标,并未涉及乘客逗留时间长、人员密度大的车厢内部的人员新风量问题。目前对车厢内部的研究仅指车辆生产厂家配置通风空调系统,其中新风量和空调负荷的算法和固定建筑一样,没有考虑列车停站时的换气量、运行时产生的一系列压力问题以及隧道空气并非室外新风的问题。 文献 [1]中还规定:空调车新风量20m3/(人·h),正压5~10Pa,能提供45min的应急通风,每节地铁列车通风量不少于4000m3/h,目前设计通风量为7000~8000m3/h。然而地铁列车车厢内的新风量,实际是隧道内的空气,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新风。
无屏蔽门时,由于站台送风、列车运行的活塞风作用,站台空气和隧道空气有一定的掺混,掺混系数随着站台送风速度和活塞风作用的增强而减小,但掺混量是增加的。为减少站台空调能耗,减少掺混量,一般在站台两端设置迂回风道,减少活塞风对站台的 影响 ,目前地铁运行情况和2003年8月清华大学对广州地铁一号线测试结果表明,这种结构能满足地铁列车车厢内人员要求。
地铁有屏蔽门时,在夏季或过渡季,一般都要开启车站轨顶站台底排风机,其排风量为40~50m3/s,由STESS模拟可知,这时隧道内新风量已大于无屏蔽门时的机械通风工况。但在冬季,隧道中温度不是很高,如关闭地铁线所有车站轨顶站台底的排风机,仅依靠活塞风道的进、排风量是否能满足列车内人员卫生要求?笔者将对此进行探讨。
2 车厢内CO2浓度的研究 不管有无屏蔽门,以车厢为控制体,车厢壳体为边界,地铁列车在隧道中运行时流入流出控制体的CO2浓度平衡示意图见图1。
式中 C0为站台的CO2体积分数,%,可作为列车的初始CO2体积分数;Cn为车厢内CO2的最终体积分数,%,该值应不大于满足车厢内人员卫生要求的CO2的允许浓度Cc;τ为列车运行时间,h,1700m的区间大概运行116s。
由图2可知,当车厢内CO2初始体积分数变小时,隧道内空气的CO2体积分数可以高一些。而车厢内CO2初始体积分数主要跟车站站台内的CO2体积分数有关。根据文献[2],对上海地铁一号线部分站台的CO2浓度进行测试,其质量分数为0.064%~0.083%(体积分数为0.042%~0.055%)。假设车厢内CO2初始质量分数为0.083%(体积分数0.055%),由图2可知,隧道内CO2质量分数应不大于0.0955%(体积分数不大于0.063%),就可以满足最不利工况下车厢内人员卫生的新风量要求。
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为保证隧道内CO2质量分数不大于0.0955%(体积分数不大于0.063%),隧道的通风量与CO2浓度的关系。
3 隧道内CO2浓度的 研究 图3中,在Δt时间内,如果从活塞风井进入隧道的室外空气量能把列车各车厢排放出的CO2稀释到隧道允许体积分数0.063%(质量分数0.0955%)以下,就可以认为隧道内CO2浓度不再升高,也就满足了车厢内人员的卫生要求。
应满足如下不等式:
4 结论
地铁无屏蔽门时,不论是开式运行还是闭式运行,由于列车的活塞风作用,能满足地铁列车车厢内人员的卫生要求;地铁有屏蔽门时,在夏季或过渡季,一般都要开启车站轨顶站台底排风机,其排风量为40~50m3/s,由STESS模拟可知,这时隧道内新风量已大于无屏蔽门时的机械通风工况。但在冬季,隧道中的温度不是很高,如关闭地铁线所有的车站轨顶站台底的排风机,仅依靠活塞风道的进、排风量,在早晚高峰时期是不能满足列车内人员卫生要求的,经 计算 ,最不利段隧道内早晚高峰时最小新风量为41m3/s,这正好是车站轨顶站台底排风机的排风量,也就是说,有屏蔽门时,早晚高峰时必须开启车站轨顶站台底的排风机。
参考 文献 [2] 唐漪灵,朱献忠,严惠琴,等.上海地铁站空气微生物污染情况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999,9
(4)[4] NishiJ,TanakaT,SeikiT,etal.Estimationofthevalueoftheinternalandexternalenvironmentinundergroundspaceuse[J].TunnellingandUndergroundSpaceTechnology,2000,151[6] RussellRA.Trackingchemicalplumesinconstrainedenvironments[J].Robotica,2001,19
(4)
[7] OuyangQin,JiangYong,ZhuYingxin.CalculationofcriticalventilationvelocityforthetrainjaminsubwaytunnelusingCFDsimulations(Ⅱ)[J].Processin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PartB,2002,3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养蚕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观察豆子
- 胜似亲人
- 因为选择不同
- 我的蝈蝈将军
- 颐和园导游词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时间都去哪了
- 黄山导游词
- 观察
- 再逢中秋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可爱的小猫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天》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