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音频PQC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音频PQC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201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在辽宁举行,作为整个全运会电视转播的枢纽与核心的国际广播中心(简称IBC)位于辽宁省图书馆新址,本次IBC调度系统分为4个功能模块,具体包括信号汇集、信号分发、信号传输、视音频质量控制。本文将着重对公共信号质量监测的音频监测工作涉及到的设备进行阐述。
一、制作要求
本届全运会音频制作要求 采用立体声方式,体育赛事的声音特性以赛场环境声为主。在确保声画一致的前提下,增强立体声国际声场的左右和纵深变化,使电视观众犹如身临现场的听觉效果。
二、质量监测利器
本届全运会我们使用的是Tektronix 8300波形监视器和P2-16V SERIES音视频监测器,这两大设备在监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结合赛事常见的声画同步、声音相位、声音电平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声画同步监测
Tektronix 8300波形监视器,它采用的数字过滤和取样技术,能保证音频测量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 性。在波形监视器的显示中,能够给出表征被测立体声系统中各声道相互作用后的直观图形显示。在显示图形中,其中电平条显示提供了音频故障、音频电平以及杜比音频格式等信息,而灵活的李沙如图形显示则可以提供任意音频声道间的相位指示。(如图1)
Tektronix的间隙彩条千周测试系统近几年逐渐推广,(如图2)
该系统的测试信号源为:4秒彩条千周+1秒黑场静音。测量的原理是,检测设备测量彩条的出现时间与千周的出现时间的差值。
Tektronix 8300的声画同步测试系统在不增加线路,不增加设备,不改变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就能方便的测到声画延迟。彩条和千周的出现时间以平
均电平为检测依据,抗干扰能力强,对涉及高、标清转换,数模转换等复杂链路,都能测试。
2.相位监测
一个电路系统的相位特性是正是反,用千周音频是无法观察到的,因为千周音频是正弦波,倒相后也是正弦波,看不出是否倒相了。
立体声的两声道的相对相位,用来衡量两个声道的相关性,在立体声录音中是非常重要的概念。立体声的相对相位如果错了,对立体声的声效产生致命的破坏。立体声录音和重放,常用李沙如图形来观察立体声的两声道的相对相位。当李沙如图是一个45度线段时,说明左右声道的幅度和相位完全一样;当李沙如图是一个135度线段时,说明左右声道幅度一样,但其中一个声道极性反了;当立体声千周经过被测系统后,如果李沙如图为圆或椭圆,说明系统的两声道延时特性不同。
通过观测李沙如图,可以监测到立体声的相对相位,如果错了就及时纠正。李沙如图形的应用并不仅限于此,在立体声录音中,具有更微妙的作用,能帮助录音师判断话筒的方向、距离等是否合理。一个好的立体声,左右声道的同相成分较多,相关性较强,在李沙如图形里,扫描轨迹主要分布在一、三象限。如果左右话筒离主题声源太远,左右声道的相关性就大大减弱,难以形成双耳效应,也就没有立体声的冲击感和定位感。这种情况下,在李沙如图形里,将会看到扫描轨迹不是集中在一、三象限,而是在二、四象限或散乱分布在四个象限里。(如图3)
3.电平监测
相对于声画同步、声音相位而言,声音电平是观众最易感受到的指标。对于普通电视节目,其显示的结果与人耳的听觉感受一致,那么用P2-16V SERIES音视频监测器来监测声音,就可以达到目的。
有了这两个监测利器,我们在工作的时候就会游刃有余,为制作出的更优秀的声音保驾护航。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爷爷又笑了
- 一次难忘的经历
- 种花生
- 第一次看家
- 我养成了爱运动的好习惯
- 赏月
- 书,我爱你!
- 善待蜜蜂
- 我爱我的芭比娃娃
- 爸爸误会了我
- 难忘的一件事
- 中秋十五
- 美食天堂
- 开学畅想
- 愉快的校运会
- 建构主义知识观对教学的影响
- 教师教育良心及其培养
- 浅谈高校学生社团品牌化建设之路
-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及其作用
- 关于交通工程本科专业特色探讨
- 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
- 教育良心的道德价值及形成机制新论
- 图书馆信息服务用户分析
- 教师专业化培训中的“师本研修”探讨
-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 素质教育孕育下的创新人才
- 论教育良心及其培养
- 中小学教师培训者培训模式的重新构建
-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现状分析
- 论高职三维设计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开发和应用
- 《金色的鱼钩》课后记
-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 《桥》教学杂谈
- 98抗洪抢险感人故事
- 《桥》教学案例
- 《桥》教学反思
- 品读感悟在《桥》教学中的尝试
- 《金色的鱼钩》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 《桥》教学反思
- 课本剧:《金色的鱼钩》
- 引疑,生疑,质疑,解疑──《金色的鱼钩》课后反思
- 《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的两次笑
- 《金色的鱼钩》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98年洪水来临时的随笔
- 以“桥”为线索教学《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