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建构主义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3

建构主义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产生

什么是“建构”?“建构”本来用于建筑或木器加工中,指为了某种目的而把已有的零件、材料制成某种结构。当把“建构”这个词引入到教育心理学领域后,便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建构就指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调整和重建自己的经验结构。在建构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并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的经验本身作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实际上就是同化与顺应两个方面的统一。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知识观

2.学生观

建构主义学生观不是把学生当作一种知识的容器来任意地往里面装入新的东西,而是把学生当作一个有思想、有理性、有经验、有感觉的人来看待,把学生置于教育的中心位置,更加注重于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同时,建构主义学生观还 着重强调了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3.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教和被灌输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4.教学观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要把学生自身的努力放在教育的中心地位,学校教育的目的除了使学生掌握各类知识或能力外,还应培养学生进行社会协商和合作建构意义的能力,并促使他们意识到自身在知识建构中的作用。建构主义教学观提出教学的目的是学生知识经验的生长,还强调学生要从多角度理解复杂的内容,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三、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1.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了一种概念框架。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学习者能够逐步深入理解。

例如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之一的Podash;—计算机硬件的安装:

①创设问题情境:在现代信息化的社会中,计算机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并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学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所使用的计算机,是由哪些硬件组成的?如果你想拥有一台计算机,该怎样组装这些硬件设备?

②教师示范:教师将装机所需要的单个硬件呈现在学生面前,包括机箱、主板、CPU、内存、硬盘、显示卡、声卡、网卡、光驱、显示器等。教师在示范装机前,需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外部支持,如:让学生先识别和熟悉学生即将安装的每个硬件设备,了解每个硬件设备的基本功能。之后,教师给学生示范每个硬件安装的过程,最终,展示安装完成的样机并试运行。

③合作探索:教师将每3名学生组成一个“装机组”,并以

每个“装机组”为单位,以教师的示范为基础,让学生们相互合作,亲自动手,共同探索计算机的装机过程。在合作探索的过程,每个成员都具有不同的认知图式和知识背景,这本身就是一种丰富的学习资源。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交流、讨论,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团队意识。

④反思评价:每个“装机组”完成安装后,逐个进行试运行。若运行出现问题,则让该组对所出现的问题和装机的过程进行反思,独立查找问题的原由。经过反思与检查,若问题得以解决,则由该组成员做出总结,为全体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若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则将问题提供给全体学习者,让全班学生共同思考解决。同时,每名学生反思自己的装机过程,再次改组自己的认知图式,对新知识形成正确的建构。

⑤回顾与思维拓展:要求学生以正确的方式重新进行组装,并在组装过程中思考开机后安装的各硬件的运行顺序及过程。这不仅使学生具有了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从理论高度上理解了计算机基本的工作原理,使学生达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3.随机通达教学

随机通达教学是指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的教学内容,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每次提供互不重合的学习情境,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这种方法促进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是根据认识灵活性理论的要求而提出的。

例如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之三——文字输入教学:

①创设情境:把与教学有关的教学辅助软件(如“陈桥五笔”、“金山打字通”、“轻松打字”等)安装在教师机上,学生可通过局域网,将学习软件下载到学生机上,作为辅助的学习工具。

②随机通达学习:学生只要启动任意一种打字学习软件,便可以选择不同的输入方式,如英文打字、拼音打字或五笔打字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通过打字学习软件提供的各种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和练习方式,学生有了自主权。

③探索练习:学生在学习了单个汉字的输入方法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向更高一个水平进行探索,学习如何输入词组和成语。

④协作学习:尽管每个学生有各自的知识背景,但在开始学习打字技能之初,基本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教师可以随机方式将学生分成协作学习小组,对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各自的打字经验。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可采用竞赛形式,促进学生技能的提高。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中,一方面,要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选择适当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并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以适应计算机教学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学习相结合的需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聪明的山羊》有感
新疆,你还好吗
快乐的比赛
狡猾的小泥鳅
快乐的暑假
阳光总在风雨后
缝扣子的快乐
我的名字
看泥鳅测天气
想飞的猴子
六一儿童节
看《红军魂》感想
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小白兔和小松鼠
夏天
高性能沥青路面SUPERPAVE在美国的应用状况
地理信息系统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
音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
由《阿姐鼓》剖析90年代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多媒体在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框架构想
谈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的规划
公路面层改性沥青AK
GPS在公路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多媒体运用对音乐教学的影响
谈舒伯特的声乐作品和即兴曲
劫夫歌曲艺术特色
论想象力和心理素质在小提琴演奏中的作用
谈合唱指挥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为戏曲现代戏注入现代基因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1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过程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片断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设计2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3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2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1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5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多媒体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