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如何做好学生德育工作

如何做好学生德育工作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03

如何做好学生德育工作

如何做好学生德育工作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稳步向前推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新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教育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可以说,我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时代有今天教育这样的受重视程度。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二十多年的教育改革,尽管我们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教育的现状仍令人担忧。最令人关注的,就是学校德育工作。我们德育工作现状如何?

是什么原因造成如今德育工作堪忧的现状?笔者认为:归根到底,我们的德育工作脱离了“人”,脱离了人的生活。

什么是德育?就是对人思想的教育。简而言之,就是“人”。这里的“人”,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的个体,也是一种道德和智慧的思想,更是一种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贯彻于我们的德育工作,其精髓就是“以人为本”。因此,我们的德育工作要有人性,要以人为本。把握住了这一点,就能把人的灵性和潜能挖掘出来。但遗憾的是,这恰恰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薄弱环节。

马克思说:“品德与人的存在是一体的,而人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品德也是与生活一体的。人的德育过程,也就是在生活的过程中,使自己的身心得以更新和发展的过程。

学生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学,生活无处不在。我们也一直强调“生活就是德育。”然而,我们的德育实践,却一直有意无意间把德育从学生的生活中脱离开来。

首先,德育是一项社会性的工程,它具有“三化”特性(学校化、社会化、家庭化)。

不仅学校要搞好它,而且家庭和社会也应当对它特别重视。学校、社会、家庭应该是一个环形的德育工作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德育工作往往是单一的、直线形的学校化工作。一谈起德育,整个社会想到的往往只是学校,因而逐渐形成了社会、家庭教育的真空。这里面,固然有社会现实客观的因素(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特定时期,社会重视经济效益,弱化精神文明建设),但没能有效建立起学校、社会、家庭的环形德育工作网络,也有我们主观的问题。我们的教育思想、育人理念,被我们单方面尘封在了校园的高墙之内,我们缺乏与社会、家庭的有效沟通、宣传。比如,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大量的家长(特别是农村家长)也许只是知道换一种不同的教材而己。我们的家访、家长会也往往流于形式。再加上有些学校、教师在各种利益关系驱动下,严重损害学校教育形象:体罚学生、强行家教,有人甚至公然拍卖学生座位……有这一切,也就不难怪有不少家长把家长会、家访曲解为告状和收费了,自然也就弄得家长怕、学生怕,教师自己也尴尬。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联系和互补就成为一句空话。这样的结果,教育就成为学校单方面的事情,学校的德育内容,得不到社会家庭的巩固、补充,学生也就无法抵挡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冲击。

其次,我们校园教育自身也存在问题。

学校,就是一个微缩的社会,学校生活同社会生活一样,同样具有因素的不确定性。一直以来,我们都特别强调课堂的德育主渠道作用,要求充分利用教材文本中的德育情境去感染、熏陶学生的情操,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去研究、去探索——研究德育情境的创设,探索文本对话的模式……我们把精力都集中在了课堂四十分钟,可就是因为这样,我们忽略了学生四十分钟以外的学校生活,以致形成了课堂认认真真教,课后彻彻底底放的现象;我们忽略了文本从生活中来,本身反映的也是生活,文本与生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生活不仅要成为课堂的内涵,更重要的是成为课堂的外延。德育,科学的意义上讲,它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个过程。无数科学的教育理论告诉我们:道德不能像知识和技能那样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只能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生活间接的教给学生,这就是所谓间接道德教育。而我们许多教师恰恰就把德育当作一门学科来教:如何做人,如何明辨是非……竭力试图通过课堂教会学生更多做人的道理。事实上,道理根本不可能是靠教出来的。试想,人类几千年漫长摸索才形成的人之真理,靠四十分钟就能教明白?结果可想而知。我们还记得——大学生泼熊的故事,一个名牌大学的学生残忍地把硫酸泼向国家保护动物狗熊,我们不能忘记——大学生视频一定打猫狗兔现象,我们更不会忘记——大学生马加爵挥向自己同学的屠刀。马加爵之流能走入大学的殿堂,应该说,在课堂上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他们又懂得了什么?可见,课堂四十分钟,不管教给学生多少的道理,就算学生把每一条、每一个字都刻在脑子里,真理依然离他们遥远。没有了对课后生活的延伸,课堂德育就只能仅仅停留在“教理”的层面,课后导航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教材文本的德育张力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也就嗄然而止。

古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关注学生的生活已经成为不容懈怠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学校、教师必须彻底转变观念,把德育从单一学校化中拓展开来,真正构建起学校——社会——家庭的社会德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让学生的生活在这良性的环形教育之上,关注学生生活的全过程,切实树立起点滴积累的学校德育观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幻想之行第五章雷柏与提尔滨
妈妈的话
校园的早晨
我的好妈妈
说说我自己
永远的羽翼
妈妈爱我
幻想之行第二章旅途,GO
母亲
周大军
幻想之行第一章幻想的开始
阳光小男孩
幻想之行第四章艾利丝的初战
幻想之行第三章斗技之城格拉特
父亲
再不跳出搜索框,百度将死
2012:百度搜索风云榜的民意解读
3B大战:搜索引擎要“去百度化”
百度规划六大产品方向布局移动搜索
防范欺诈百度推安全认证客服搜索
浅谈搜索软件对网络安全的影响
百度搜索满意度和忠诚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百度移动搜索四维升级
360或联手高德地图 大战百度搜索
如何提高网络搜索效率
一类单机排序问题的改进禁忌搜索算法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综述
基于搜索引擎的“SIVA”网络营销理论模型的应用研究
基于差异信息融合算法的网络资源信息优化搜索途径探究
利用网络搜索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探究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设计8
《理想》教案设计2
《最后一课》教案设计12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设计6
《紫藤萝瀑布》教案设计2
《童趣》教案设计2
《童趣》教案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
《最后一课》教案设计11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3
《紫藤萝瀑布》教案设计28
《生命 生命》探究学习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案设计2
《散步》教案设计2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