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用历史学科语言解决问题

用历史学科语言解决问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4-01-27

用历史学科语言解决问题

用历史学科语言解决问题

《考试说明》考核目标与要求规定了学生要具备描述和阐释事物历史学科能力,要求学生“运用学科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并使用简明、准确的历史学科术语完整地描述和阐释问题”。在高考历史评分细则中明确规定“用词不准或词不达意者”,均只给少量分数甚至不给分。由此可见准确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在答题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平时学习、考试答题过程中规范使用历史学科语言解决问题。

一、准确阐述历史概念

历史学科有许多概念和专有名词必须准确表达,绝不能张冠李戴,在平时学习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对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理解失

误,在阐述过程中出现了概念性的问题。如:评价辛亥革命历史功绩,一些学生认为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就是结束了封建制度。而君主专制是政体,封建制度是国体,封建制度包括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经济上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以及思想上的等等,这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概念,学生却混为一谈。这就要求学生学习中:

第一,弄清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而各个历史时期人文精神含义又不同,古希腊时期的人文精神: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一下子就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启蒙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运动更为彻底,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第二,完整归纳历史概念的内容,运用相关的历史概念分析历史问题。如重农抑商,从商鞅变法开始,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前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地主阶级政权,但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由此进一步分析得出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是封建统治需要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的必然。

二、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做到史论结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在平时训练和考试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在答题时,用口语,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盲目堆砌观点,不结合材料,要点答得太多,得分却很低,缺乏科学、严谨的历史学科语言。历史材料解析题中要求根据材料分析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一要求,多用历史学科语言解答。

例如:(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问题: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

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状况,要求对这一现象所反映的中国封建时期农业经济的特征进行概括描述,通过调动、迁移和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要求的时代特征描述。依据材料分析得出结论: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②铁犁牛耕;③精耕细作;④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

三、教师教学中使用学科语言要规范、严谨

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规范而严谨的学科语言,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良好的历史素养,在知识迁移过程中准确使用历史学科语言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无论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描述或是得出的结论,都力求完整准确,解释历史概念要精确,区分内涵与外延,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核心概念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对现象的探究,要把握广度与深度,做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并理解其中的含义,揭示历史的本质和规律要规范、准确。通过教师长期的潜移默化,使学生规范使用学科语言回答问题。

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历史语言规范化要求,在解答历史问题时,要充分尊重历史学科语言的严肃性和科学性,采用标准历史概念,用正确的观点和恰当的语言来阐述史实,分析史料、评价历史人物,运用学科语言来解答问题以提高准确性,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开国大典》观后感
《雪孩子》故事梗概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6)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灯光》梗概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10)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名著故事梗概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9)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5)
《开国大典》观后感
建筑工程师述职报告
物业公司项目经理转正工作总结
建筑公司工程部经理年终述职报告
助理工程师职称评定述职报告
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述职报告
建筑公司工程部经理述职报告
煤矿通风技术员述职报告
土建工程师述职报告
2010年度工程总监述职报告
总监理工程师2010年个人述职报告
工程部文员转正申请书
建筑工程项目部经理述职报告
工程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工作述职报告
某公司技术总工述职报告
助理工程师转正申请
《要下雨了》重点问题探究
《要下雨了》整体阅读感知
《要下雨了》教学难点
《要下雨了》重点字词梳理
《要下雨了》随堂练习:巩固篇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二
《要下雨了》重点字词的意思
《要下雨了》随堂练习:提高篇
《要下雨了》考点练兵:阅读篇
《要下雨了》教学重点
《要下雨了》教学目标
《要下雨了》写作指导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一
《要下雨了》考点练兵:积累篇
《要下雨了》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