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4
浅析计算机通信实用技术
浅析计算机通信实用技术
1、计算机通信的特点
1.1兼容性强
与电话传输通信相比,计算机通信的形成更为多样,纸质文件如表格、图纸、涉密资料、图片,音像资料如电影、歌曲,语音功能如视频聊天等都可以通过计算机通信技术来实现,因此相比电话传输通信,其兼容性更强。
1.2传输效率高
在曾经的语言模拟信息传输状态下,其速率往往只有 2400bit/s,每分钟也只能传输 18000 字符左右;而在数字信息传输环境下,其传输速率已达到 64kb/s,传输字符已达到 48字符/s,而且随着光线技术的发展,数字传输速率空间将进一步释放。
1.3呼叫等待时间短
基于电话传输状态下的通信时间一般在 3-4min,而基于计算机通信状态下的通信时间绝大部分时间缩短在 5s 以下,接近三成的时间控制在1s 内,最为关键的是,计算机通信由于抗干扰能力强,从而保证了通信状态的畅通和传输质量。
2、计算机通信技术实际应用
计算机通信技术因其传输量大、 传输速率高、处理数据快和良好的信息保密功能而在工业、国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发展,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融合催生了诸如多媒体通信技术、无线计算机通信技术等。
2.1实时远程通信
实时远程通信是计算机通信技术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应用,尤其在互联网融合的应用环境下,电脑(主机)与电脑(主机)间通过网络实现连接,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通信功能得到保障,且方式更加多样化。如类似 QQ、EMS 聊天工具支持的信息发送、视频聊天等功能,E-mail 所具备的大容量数据传输等,这些都是基于计算机通信技术支持所衍生出的通信交流方式。
2.2多媒体通信技术
多媒体通信技术承载了集语音、数据和视频于一体的功能,其生成的语音流、数据流和视频流借助宽带网络技术支持实现高质量、高速率、高可靠性和实时性的传输。伴随着宽带网络接入技术的日渐成熟,多媒体通信技术已演变成了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伴随着这一技术的出现,在市场的推动下,“三网融合”已经成了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主流。如数字电视支持下的网络电视已渐趋普遍,视频电话、视频会议等形式也普遍得到应用。
2.3无线计算机通信技术
随时随地实现无障碍通信,这是无线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初衷,而且目前已经实现了这一功能。随着便携式计算机用户的保障性增长,基于任意时间、任何地点的通信传输必然成为技术演进趋势。无线计算机通信技术支持下的无线局域网、广域网、卫星通信技术等为便携式计算机实现有线通信状态下的同样功能提供的可能。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现代通信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紧密结合。由于大量采用计算机技术, 现代通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现代通信也为广大用户提供了种类更多和质量更高的服务。
2.4信息技术
2.5蓝牙
3、结语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技术是在人类对于信息的快速交换和处理的需求中应运而生的,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前进和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的驱动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作为信息时代的新课题,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发展理念。计算机网络通信从起步到发展阶段,到现在的普及都是人类社会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证明,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标志着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的时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存钱罐
- 鸡蛋布丁
- 比童年
- 通天飞瀑——有趣的岩石
- 秋风像个邮递员
- 甜蜜的梦
- 抓鱼
- 午时花
- 放烟花
- 我不哭了
- 买电脑
- 拜年
- 三英战小狗
- 我的发现
- 有益的动物
- 非平衡会计原理——三限三基记账法(1)
- 经济收益、会计收益与全面收益的比较分析(1)
- 试析EVA薪酬计划在校企财务评价中的应用(1)
- 试论会计主体(1)
- 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材料发出如何进行会计处理(1)
- 浅论会计核算中的资产减值(1)
- 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净化会计监督环境(1)
- 资产证券化会计模式初探(1)
- 新准则下对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思考(1)
- 中澳会计规范体系之比较(1)
- 通过会计政策粉饰财务报表手法揭示(1)
- 浅议所得税会计理论及方法的创新(1)
- 刍论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必然性(1)
- 关于上市公司的若干会计问题(1)
- R&D的重要性及其信息披露方式的改进
- 《难忘的一天》 教学设计二
- 《难忘的一天》 教学设计一
- 《我选我》 教学设计一
- 《欢庆》 教学设计一
- 《一株紫丁香》 教学设计三
- 《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设计三
- 《一分钟》 教学设计二
- 《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法新探
- 《一株紫丁香》 教学设计二
- 《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设计二
- 《黄山奇石》 教学设计四
- 《黄山奇石》 教学设计五
- 《一株紫丁香》 教学设计一
- 《一株紫丁香》 教学设计四
- 《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