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2
推敲数学语言,发展数学素养
推敲数学语言,发展数学素养
数学是一门语言精炼、推理严谨的科学。对数学课本中语言文字及其表述方式的推敲和发掘,有利于学生多种数学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点具体的做法。
一、在不同读法中比较推敲,提高阅读自学能力
在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通过几年的教学尝试,笔者觉得通过推敲数学语言的文字表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都有很大帮助,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教学平均数问题,教材中 提出这样的问题:“要求四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就相当于把四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在平均倒在四个杯子里。”我提醒学生,为什么用“相当于”这个词,而不用“就是”这两个字?学生一时不能理解。我又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如果是求是个人的平均身高”,学生的发言踊跃起来。一位学生说:求人的平均身高,不能把几个人的身高都摞起来再平均分,所以只能用“相当于”,而不能用“就是”。通过对“相当于”这个词的推敲,使学生们很快地理解了求平均数,不等于平均分,区别了不同的概念,找到了突破教学难点的切入点。
二、深入推敲语言背后的寓意,培养质疑与反思的精神品质
数学语言极其精准,往往在其表述的背后,隐含着一定的数学道理。如果能引导学生学会推敲其语言表述的背后寓意,能够促进学生学会大胆质疑和勇于反思。
比如,教学整数概念时,教材上有两句话:“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我们小学学的是大于0或者等于0的整数。”我说,前一句话已经说得很明确了,为什么又加上后一句话?学生们经过认真的推敲,有的说,后一句话告诉我们今后我们还要学习小于0的整数。一句话道破了天机,博得了全体同学的热烈掌声。另一位学生补充道,这句话的意思也提醒我们,不能说整数只是0和自然数。这样将课堂推向了高潮。
三、逐字逐句推敲,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和灵活性
在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时,我发现在要求学生通读教材过程中,从文字到图形,从例题到练习题,困难还是很多的。有些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公式的形成,需要一些感性手段的支撑。我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学会边读边想,想问题,想疑惑,想难点。在读的过程中,我又提倡学生动手读,结合教材的提示,进行一些实际操作,边动手边想,提高预习效率。有些知识,前后联系很紧密,我就指导学生先做些复习旧知的功
课,学会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来主动前移解决新问题。这样逐字逐句分层推进,逐步引导学生学会预习。
比如,教学乘法的意义,我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加以推敲,最后形成:乘法——一种运算——一种简便运算——一种求和的简便运算——一种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使学生对乘法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避免了死记硬背。
四、由此及彼推敲,形成知识网络结构
数学知识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的,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开展由此及彼的联想与推敲,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形成知识系统,自觉地整理知识,构建成较为合理的知识网络和认知结构。
综上所述,笔者体验到认真地寻找数学语言文字叙述的关键词语,精心组织学生开展推敲讨论、大胆质疑、沟通联系,既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渗透数学素质教育,也能发挥出数学本身的教育功能和数学语言的魅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切实减轻教学负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黄河倡议书
- 我也追星(贝多芬3)
- 黄河需要诚信
- 游黄河和大芦湖
- 黄河一日游
- 观黄河
- 又读黄河
- 我也追星(贝多芬2)
- 我也追星(海伦·凯勒)
- 给黄河的一封信
- 我也追星(韩庚)
- 心系黄河
- 我也追星(周笔畅)
- 我也追星(林俊杰)
- 拯救黄河
-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 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 美国9·11后建筑设计融入防爆理念
- 独特的北方园林树木的冬态美
- 新型多级多段式膨胀型建筑锚栓
- 未来20年中国区域发展将呈现六大新格局
- 屋顶花园的防水处理
- 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
- 黑龙江:大庆市全面推进“五湖一河”改造治理工程
- 人是城市空间环境的主角
- 世界第一建筑
- 园林工程中不该忽视的细节
- 广州规划局公布:地铁口50米内要有公交站
- 北京11座新城规划将出 细部“两会”敲定
- 通化“阳光新村”取代棚户区
- 《太阳》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月球之谜》 教师语录
- 《妈妈的账单》 范文习作
- 《太阳》 知识点精析
- 《太阳》 教案讲义2
- 《妈妈的账单》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太阳》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妈妈的账单》 考点练兵1
- 《太阳》 考点练兵2
- 《猫》
- 《妈妈的账单》 考点练兵2
- 《太阳》 教案讲义1
- 《太阳》 趣闻故事
- 《妈妈的账单》 趣闻故事
- 《太阳》 相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