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网络传媒对低年级大学生看待公共事件态度的实证研究

网络传媒对低年级大学生看待公共事件态度的实证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4-01-28

网络传媒对低年级大学生看待公共事件态度的实证研究

网络传媒对低年级大学生看待公共事件态度的实证研究

互联网的出现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活动领域,电子信箱、QQ、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产品,极大的影响了青年学生的信息获取与社交方式,以信息为载体的网络社会正逐步把人的交往、休闲、娱乐、学习、消费等活动囊括其中。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指出:“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的支

配性功能与过程日益以网络组织起来。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的新社会形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利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很明显,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对高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行为态度等方面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对象、方法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网络传播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给我们提供了迅速而海量的信息从而构建了一个相对从前更为庞杂的社会环境,在这种与传统社会有着明显不同的环境中,大学生在社会中扮演着一个积极的角色。在开放性的网络环境中,一方面大学生寻找和汲取着各种信息并加以利用,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另一方面,网络信息的庞杂和大学生对网络所提供信息的辨别能力不高,又影响到大学生对现实情况的正确判断,这在重大公共事件中体现的最为明显。本次研究的目的便是深入了解网络影响大学生对公众事件的态度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态度,进而探讨如何更加完善的引导大学生正确的对待网络信息及采取更加理性的行动。因此,本文选择浙江大学本科生低年级大类培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网络影响大学生对公共事件相关态度进行实证研究。

二、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

本研究利用在校学生资源,按照专业大类、年级的分布比例,采取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根据每个大类的不同情况,从中以班级为抽样单位,再从随机抽中的班级中抽取样本,组成一个容量为650的样本,每一个学生被抽中的概率是均等的,保证了样本的随机性。问卷采取无记名的形式,共650份问卷,回收问卷647份,废卷9份,有效问卷638份,问卷有效率为98.6%,问卷涉及较为全面。

(一)对公共事件关注类型的分析

本次调查所指的公共事件为突发性公共事件,即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图1

根据图1可知,由于各种类型的媒体对全国性的的公共事件的持续关注与宣传,大学生群体对于H7N9禽流感类的事件的知晓度达到了百分之百。同时大学生对于苹果事件和黄浦江死猪事件的关注度较高,而牛奶河事件和宝马女事件由于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导致关注较少或者记忆模糊。

通过图1可以看出,大学生基本能够对公共事件保持关注,尤其是对由网络推动和被网络热炒的一类公共事件关注较多。对于网络上的新鲜名词,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传播的主动性。这也表明了大学生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很大。

(二)获知公共事件的渠道

图2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通过门户网站来获得公共事件的信息。论坛在常选渠道中排名第二,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多有“逛论坛”的习惯,这些论坛大都拥有病毒式传播、分享的特征,对于公共事件的传播具有强大的力量。而即时通讯工具和社交网站的对于公共事件的不断的转帖发帖也相应地成为了大学生获知公共事件信息的重要渠道,排名第三。与网络渠道相比,传统媒体和手机报以及校园论坛等排名靠后,这都说明了大学生群体基本以网络为公共事件的首选渠道,网络的便捷性也同时削减了其他媒体渠道的使用率。

结合无结构访谈,我们发现:大学生较为普遍地倾向于用某即时聊天工具进行交流,而登陆后即弹出的新闻小窗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主动设置新闻网站为首页的或主动关注门户网站新闻的大学生相对来说还是较少的。

(三)是否主动与同学讨论公共事件

图3

在“是否会主动和同学讨论你所了解的公共事件”中,选择了“经常”的同学占30.6%,而选择“偶尔”的同学占69.4,“从来不会”一项则没有人选择。这一问题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公共事件还是比较关注的。这也验证了我们这项研究的基本假设——大学生作为社会明日的栋梁,始终怀有着对公共事件的较高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

(四)是否会主动发表网络意见

表1 是否网络上发表意见

在“您会在网络上公开发表对公共事件的意见”中,仅有6.9%的同学选择“经常”,54.2%的同学选择“偶尔”,有38.9%的同学选择“从来不会”。这表明,大学生对通过网络发表对公共事件态度持相对谨慎和理性的态度。但是根据问卷误差以及当时情景考虑,部分被调查者究竟是保持一种稳重的态度还是对公共事务相对漠然,这也是一个问题所在。

将这一结果与上一个问题“是否和同学讨论公共事件”相结合,则表现得更为明显:

表2 是否经常和同学讨论是否网络上发表意见

从图2可知,在“偶尔和同学讨论公共事件”的人中,有209人是从来不上网公开发表自身意见的。而在“经常和同学讨论公共事件”的同学中,大部分同学是也是“偶尔”甚至“很少”上网发表针对公共事件的公开言论的。这进一步体现大学生对上网发表意见持有谨慎的态度。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大学生对现实中的讨论和网上公开发表有着较强的区分,对待网络生活和现实环境有所差别。

(五)意见遭反驳后表现

“如果你的网络表达遭到驳斥甚至言语攻击,是否会继续讨论?”中,大学生进一步证明了他们较为理性的态度。仅有9.7%的同学选择“回击”,而39.8%的同学选择“有理有据回复”。选择“看情况”的占36.8%,也有13.6%表示“不屑于理会”。

图4 意见遭反驳后来的表现

同时,结果调查表明:网上意见的发表方式和遭驳斥后是否继续讨论具有很大的相关性。论坛跟帖和聊天室中,选择“有理有据回复”的较多;如果是通过博客发表评论遭驳斥,则“看情况”的较多,选择“立即回击”的比率也比通过其他方式发表意见中“回击”的比率更高。这表明,论坛中对于公共事件的讨论更具有互动性,而博客和聊天室等方式可以使意见发表者表现更加自由。

表3

(六)是否坚持自己观点

图5

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方式中,只有1%的同学认为自己会“跟随大多数”,而34%的同学认为会“坚持自己观点”。“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占绝大多数,达到64%。这表明,大学生在网络中的“从众”心理并非十分明显,更容易因具体情况的改变、事件的发展等更改看法。也有部分大部分学生“坚持自己的观点”。

(七)是否持续关注公共事件发展

表4

在被问及“是否会持续关注某种公共事件的发展并加以分析”时,有59.6%的大学生选择“视情况而决定”,而26.3%的大学生则将持续关注事件的发展,另外有14.1%的大学生表示不会继续关注。

这个数据表明:大部分的大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性,对于公共事件的性质、兴趣、态度有着自己的独立的想法,他们关注或者不关注都有一定的理由或者原因。而持续关注公共事件的大学生则体现了他们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度较高,具有社会责任心或者对于公共事务具有一定的兴趣度,主动想要获得关于公共事件的动态发展信息和最后结果等。表示“不会持续关注”的大学生比例少,这部分人对新闻信息保持一种接受状态,并不去跟踪探寻事件的发展。但是这个群体也能算作潜在群体,能够被引导去主动关注公共事件。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信息化浪潮的高涨,虚拟社会化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从而影响大学生对一些公共事件的态度。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虽然网络行为主体的匿名所导致的行为自由为道德失范以及行为失范问题的发生创造了条件,网络暴民、群体事件等的出现给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以及对公共事件态度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庆幸的是浙江大学大学生在在这些问题上仍然保持着一定清醒的头脑,具有一定的道德自律性以及比较强的理性程度。然而不能忽视的是仍然有部分同学在一些公共问题上缺乏一种理性的态度,有时在对事件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就妄下结论,因此学校方面仍然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引导大学生活正确使用网络,现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首先,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网络具有互动性、匿名性、混杂性等特征,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理应在网络舆论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理智的分析问题,不人云亦云。而在自由的不受拘束的条件下仍然保持理智,与平时自我提高已经独立意识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其次,学校可以针对特定的公共事件尤其是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利益相关的事件不定期的举行讲座,学生不仅可以在网络上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维护群体利益,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形成一个个自由论坛,激发大家的行动意识。同时学校通过邀请各界人士,对特定的公共事件进行解析,也可以取得很好的舆论引导的作用。学生也可以更加的贴近现实,网上网下合为一体。

最后,学校可以专门培养学生意见领袖,学生群体更喜欢平等交流,排斥硬性的灌输。而学生意见领袖不仅能够成为信息源,又能影响身边的人的舆论走向,甚至是在学校的论坛上成为网络舆论领袖,引导着正确的舆论方向,影响范围将更加广阔。同时学生意见领袖还可以在与同学们的交谈中收集学生的思想动向,定期向学校汇报,使得学校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愿望,充当沟通的桥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妈妈我想对你说
我想祖国表真情
一次别有深意的实验
仓鼠自述
我的理想——教师
变脸
祈盼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第一次走夜路
往事如歌
妈妈,我想对你说
会捣鬼的橡皮屑
分享的智慧
浅析油田物业加强和创新矿区社会管理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
浅谈如何提高外贸企业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企业党组织与领导干部在逆势发展进程中的发挥正能量
铁路治安社会化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
国有企业如何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工作
浅谈企业员工如何实现自我综合素质的提高
浅谈企业文书档案管理
如何做好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维护稳定工作
HSE管理在油田项目中的实践探究
企业民主管理厂务公开工作应把握好两个度
加强学习,创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
企业安全培训教育模式初探
企业专业技术干部管理分析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发展策略分析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ie üe er》教学设计
《复习3》教学设计
《ai ei ui》教学设计
《ao ou iu》教学设计
《识字(一)2 口耳目》教学设计
《z c s》教学设计
《汉语拼音》教学设计
6、 j、q、x
《a o e》教学设计
《复习2》教学设计
《在家里》教学设计
《四季》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