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网络公共领域中的微博媒介作用研究

网络公共领域中的微博媒介作用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26

网络公共领域中的微博媒介作用研究

网络公共领域中的微博媒介作用研究

微博是新媒体中最耀眼的明星,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具有的优越性,它的出现更是给公共领域带来极大的冲击,并最终形成了网络公共领域。本文借助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公共领域理论”,对微博在形成网络公共领域方面的价值和内在潜力进行探讨。

一、网络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理论最早由美籍德裔思想家汉娜·阿伦特在《人类条件》中提出并作了开创性研究,但是汉娜·阿伦特并没有给出公共领域 的清晰定义。她认为公共领域就是一个共同的政治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共同体成员作为公共空间的成员参与政治讨论。哈贝马斯继承并发展了阿伦特的理论,与阿伦特强调观点和意见的异质性的公共领域理论不同,哈贝马斯强调取得意见结果的一致性。哈贝马斯在1961年出版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对该理论进行了系统和细致的研究,他认为公共领域就是我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对话构成,在对话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成为公众。就社会结构而言,公共领域是介于公共权力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可见,公共领域是在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张力场中发展起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对查尔斯·泰勒和托马斯·雅诺斯基影响很深。泰勒认为公共领域是社会成员借助各种媒体(例如:印刷品、电子技术产品,也包括面对面的会见等)相遇并就有关共同利益的事务进行讨论达成共识的一种公共空间。雅诺斯基将社会划分为四个互动的组成部分,即国家领域、公共领域、市场领域及私人领域,并指出“公共领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其难与其他领域完全区分,因其包含了一系列的组织形式”。约翰·基恩则认为:“公共领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通常借助某种通信手段(电视、广播、卫星、电话或电子邮件)加以联系的特殊的空间关系类型。”

不管是哈贝马斯还是其后继研究者的公共领域理论都认为,媒介技术是公共领域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其中,哈贝马斯明确指出媒介技术是影响公共领域生成与变革的重要因素。如果说在“第一媒体时代”(以报纸、广播、电视等单向传播的传统媒体为代表),媒体机构因掌握了内容制作权与发布权,削弱了媒介的自由交流、沟通功能,使得公众不能就普遍利益问题进行自由辩论、充分交流、形成公共舆论,从而加剧了公共领域的衰落,那么,近年来迅猛发展的“第二媒体时代”(以互联网、手机和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如博客、维基百科、微博等新媒体技术为代表)则振兴并重构了公共领域。第二媒体时代的特色是互动,由公众分享内容,掌控制作权和发布权,很好地契合了公共领域的自由论辩特征。在第二媒体时代,公共领域概念的实践与意义因互动媒体的介入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有学者指出,公民能够自主对事物公开陈述和讨论的空间平台即可称为公共领域。网络时代,上网者将互联网当做对事物公开陈述和讨论的空间平台,于是网络公共领域开始形成。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网民的快速增长及网上公民公共参与意识的增强,网络公共领域快速发展。在网络公共领域中,参与者是数量庞大的网民,公共空间或媒介是BBS论坛、各种SNS(社交软件,例如QQ、博客、微博)等。有学者认为,微博是目前网络传播中最新、最具潜力的形式,其信息传播力量和干预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远远胜过网络论坛和博客,享有“杀伤力最强的舆论媒体”之称。微博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丰富的社会实践,对网络公共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二、微博作为网络公共领域媒介的优良特性分析

微博有着种种利于网络公共领域构建的特质,其具有的自由、开放、平等、交互、及时等特性,使其在短短的几年间发展迅猛。截止2011年6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达到1.95亿,接近总人口的七分之一。微博无疑在很多方面契合了公共领域的特质,不仅能够使参与者自由表达、自由论争,而且拥有基数庞大的用户群体。

1.零进入门槛

微博使用的“零进入门槛”意味着可以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公共领域中的讨论来。“零进入堡垒”主要体现在写作门槛和技术门槛很低两方面。微博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内容“微化”,每条博文一般不得超过140字。对博文字数的严格要求貌似束缚了表达,实际上是降低了对用户的要求,不需要用户考虑内容的逻辑性、表达的准确定性,也不用花费大量时间撰写博文,大大降低了沟通成本,降低了沟通门槛,足以吸引大量用户。兼容性是微博的另一重要特征,正是这一重要特征使微博区别于其他SNS成为移动互联时代的明星。微博的兼容性得益于其开放了API技术(应用编程接口),允许用户利用接口将微博引用到其他地方去。微博因此能够整合各类传播工具,开放性异常强大。微博的内容更新方式亦变得十分广泛:在线页面、手机短信、桌面客户端,甚至输入

成领导工作照片,由于涉及政府行为,该微博迅速激起了千层浪,口水不少,不少参与者不能做到理性交流。“某地高校招生争夺战”多达66万条的博文中,无效博文亦是数不胜数。显然,微博内容的“微化”对公共领域的发展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方便了参与者快速发表意见参与讨论,另一方面数量庞大的无效信息又增加了参与者筛选有效信息的负担。

微博的身份认证门槛很低,用户瞬间即可完成注册,不能保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另外,由于信息短时内无法证实,难免出现不少虚假信息。这很有可能使微博成为不实信息、谣言的滋生地,有悖于公共领域建设的诚实交往精神。有些微博在别有用心的网络推手下妖言惑众,扰乱公众视听,偏离大众舆论导向。虚假信息及人们的“坏消息综合症”心理很容易给人们造成负面的精神冲击,公民意识崩溃。微博彰显了受众在传播者中的主体地位,却也因信息短时内无法证实其真实性,使得一时雾里看花。《第六感生死恋》的男主角屈克·史威兹就在微博上被“死”了好几次。认证体系不完善、微博信息短时内不能证实,是微博与生俱来的“硬伤”。

2.公众消逝速度快

微博话题转换速度亦是惊人,昨天“海南蕉急”、今天“合成照片”、明天“郭美美事件”、后天……。参与公共领域讨论的博友随媒体事件的发生而聚集在一起,也随媒体事件的消失而消失,接近于传播学意义上的“即逝公众”或“短暂群体”,而不是哈贝马斯所指的能够“理性讨论”的民主社会的公众。他们缺乏民主社会的公众所具有的共同的集体记忆和民主传统,也不具备稳定的社会交往性,社会个体素养的特征明显。传播速度快,使得公共领域的参与者快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了解他人的意见,微博貌似可以成为良好的沟通媒介,但是公众消逝速度快却成为绊脚石。

四、小结

就微博交流的便捷性、信息传播的高速性而言,微博对公共领域的影响重大。从“李萌萌事件”、“随手拍照救乞讨儿童”、“微博局长开房”、“个税起征点”“中海油”、“肉价高涨”……一系列事件中,不仅可以看到微博在公共领域建设方面的力量,而且也看到了公众的成长:公众参与公共事务讨论的热情不断高涨,能力提升,越来越多的参与者能够做到理性交流。微博在成为公共领域新媒介方面崭露出不俗的成绩,种种证据表明微博可以成功构建新型的公共领域——网络公共领域,并能充当网络公共领域的沟通媒介。但是,微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作为网络公共领域媒介的不足,微博内容的碎片化特征及由此产生的即逝公众暴露出了微博的不成熟。微博语境下的网络公共领域依然不能保证自动产生能够拥有理性交流能力和素质的公众。这是微博作为网络公共领域媒介需要解决的弱点。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最好的尾巴
默默无闻的献花
“农科院”来了位新居民
大鸟和小鸟
鲜红的红领巾
《纵横八万里》读后感
可爱的贝贝
凡卡(续)
藏东西比赛
过年
风筝
我发现了爸爸的“金库”
除夕之夜
记忆中的一件事
我发现了阳光的秘密
简析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系统解决方案
试论阻碍教师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升的因素及其对策
试析以财务咨询公司为载体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
浅析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障机制的思考
试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刍议
试析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试析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试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教育
浅论对高职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通的专业建设探索
浅析高职财经类专业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制的对接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试论高职广告设计实践课程教学的探索
试论对高校生进行职业教育的探析
试析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路径的探讨
探析新时期如何提升职业中学财会教学质量
《化石吟》中心意思
《化石吟》课文鉴赏
《化石吟》学习目标
《化石吟》重点语句理解
谁最早发现恐龙蛋化石?
《化石吟》典型例析
《化石吟》词义辨析
鸟类的祖先之谜
两栖类的祖先
《化石吟》课文导读
《化石吟》学法导引
《化石吟》课文简析
猛犸的故事
《化石吟》词语解释
《化石吟》课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