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宜昌方言中的句尾语气词“撒”和“哒”

宜昌方言中的句尾语气词“撒”和“哒”

上传者:yxd
|
翻新时间:2023-08-18

宜昌方言中的句尾语气词“撒”和“哒”

连用是有层次的,第一层排在前第三层排在最后,分别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例如“‘哒+撒’:我作业写完哒撒”。

【摘 要】宜昌方言属于中国北方话方言体系中的西南次方言区(成渝片),又称西南官话。其语气词十分丰富,并且具有一定的特色。与其他各地语言相比,它们不仅在语音,语汇,语法等大的方面与普通话或者其他地区方言存在差异,就连常用的句尾语气词都存在明显差异,比如“撒”和“哒”。通过对这两个宜昌方言特殊句尾语气词的研究,我们能更好的理解其意义与价值,从而更深一步了解它们流行的原因,以便于更好的探究宜昌方言的内涵。

【关键词】宜昌;方言;句尾语气词;哒;撒

前 言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自古就有川鄂咽喉、三峡明珠的美誉。而当地居民日常所使用的宜昌方言中有一些独特的方言词,很具地方特色,尤其是句尾语气词。在宜昌方言的句尾语气词中,颇具代表性的是这两个特殊的语气助词:“撒”和“哒”,它们使宜昌方言更具有其自身的特色。

一、宜昌方言中的“撒”

1.1语气作用

“撒”是宜昌方言中最典型的句尾语气词。由于宜昌话中sh、s不分,“撒”也记作“唦”。有两种语气:祈使劝阻和感叹。在宜昌方言的使用中,“撒”是一个语气助词,表示肯定、停顿,有祈使语气和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的意义。它不仅用于疑问句中,还用于陈述句,祈使句。

1.1.1在陈述句中,起缓和的作用,答话时常用在答话者表示肯定语气的句末;不答话表示加强肯定、评价的语气。例如:a甲:到山上克做么啊?——乙:克打猎撒。/b你晓得撒。

1.1.2在祈使句中用在句末,带有催促或不耐烦的语气。例如:车要来了,快点做撒!此句含有一种烦躁、不满意的情绪,以引起听话人注意,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此外,“撒”还可以表示命令、劝说、要求、催促等语气。a洗下手撒。/b慢点吃撒。

1.1.3在疑问句中用在问句末。分以下两种来看:

(1)带有追问、不满、不耐烦的语气。如:我把衣服放哪里撒?表示的不满语气是:“你把位置都占了,我衣服往哪里放呢?”

(2)用于问候语中,多用在熟人间,如:a伙计,最近过得么样撒?/b是不是他撒?

例句1是陈述句,例句2是祈使句。在这两个句子中,“撒”都是放在句末。如果将句末的“撒”省略,就变成 “去打猎。”“车来了,快点做,磨蹭什么。”这样看来,句子的意义完整,并没有因为省掉了“撒”而改变了句意。例句3是疑问句,省略了“撒”字,变成了“伙计,最近过得么样?”。这样看来,省略后的句子还是疑问语气。由此可见,“撒”字在陈述句句尾,是一个纯粹的语气助词,可以省略不讲,这并不影响句子的意义和句类。当“撒”用在疑问句句尾时,如果是是非疑问句,“撒”字省略后,句意完整,但句类发生来了变化,由疑问句变成了陈述句,如3(1)。如果“撒”用在特指疑问句(如3(2)a)和正反疑问句(如3(2)b)后,“撒”字的省去并不影响句意和句类。宜昌方言中,陈述句和疑问句之后加上“撒”字,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只是为了表达说话者的一种语气,目的是让听话人感受到说话人语气中所表达的情绪,增加语气的亲切感。

综合分析来看,无论是在陈述句、疑问句还是祈使句,主要表达3种语气:(1)威胁恐吓*你不努力读书撒,将来就让你回家种田。(2)命令请求或建议*夹菜吃撒,到我这儿了还客气。(3)不满或不耐烦*你怎么又这样撒。

1.2语音、语法特点

宜昌话的这两个句尾语气助词都能表示多种意思和语气,并且可使用于多种句类中。在一种语气之内,“撒”和“哒”之间存在许多交叉现象,情况是比较复杂的。

1.2.1语音特点。普通话的语气助词都读轻声,音调的绝对高低可因不同场合或感情而异。但宜昌方言中的“哒”和“撒”却有固定的声调,虽然说话时掺杂了一定的语调,致使某个词的声调调值发生一些变化,但我们仍然可以辨认出其原来的面貌。此外,在各种句类中,无论是陈述句、疑问句还是祈使句,句尾助词“撒”和“哒”的声调都没有发生变化。

1.2.2语法特点。在宜昌方言中“撒(唦)”和“哒”自己能附着在句子或别的词语后面,起一定的语法作用。它们常常跟语调一起共同表达语气,所以一部分语气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连用是有层次的,第一层排在前第三层排在最后,分别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例如“‘哒+撒’:我作业写完哒撒”。应该先分析“我作业写完哒”,表示动作已经结束,是过去时。在进一步分析加入“撒”,表示说话者一种不耐烦的情绪。

二、宜昌方言中的“哒”

2.1语气作用

“哒”是宜昌方言中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动态助词。一般用在句末,可以单用,也可以和别的语气词连用。有表示事件的完成,发生等时态。“哒”的功能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了”。“哒”调值为33,一般也用于陈述句和疑问句中,主要表示强调的语气。下面就它在这两种句类的使用做一点详细的描述。

2.1.1陈述句中的作用

(1)V+哒

a 表示事情已经发生或是事情的一种状态。这时“哒”是动态助词。例:*我们已经放哒假。/我们已经放假哒。*我吃哒饭。/我吃饭哒。在

宜昌方言中,“哒”可以紧跟在一个动词之后,连接一个受事宾语,构成“V+哒+O”格式,“哒”在句子中是介词,起引出宾语、肯定语气和舒缓语气的作用,如前面例句中带*的例句。也可以紧跟在一个动宾短语后,用于句尾来做句尾语气词来表示句子的语气,并且有成句作用,若将其去掉则不成句,如上面例句中不带*的部分。但是虽然存在差异但以上例子中的“哒”,都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语气词“了”。在这里“哒”和“了”一样,是动态助词和语气词的合用,强调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的变化。

b 表示动作或行为即将或将要开始,常用在句末。例:*等她回来,我们就可以吃饭哒。/*只有三里路哒。上述例句用了“哒”多了一层语用预设,“哒”隐含了原来的状况。“等她回来,我们就可以吃饭哒”隐含“她和我们一起吃饭”;“只有三里路哒”隐含“原来有很远的路,现在只剩下三里路了”。

(2)A+哒

这里的A多是双音节形容词,A+哒相当于“很A”。双音节形容词的后一个词读阴平。“哒”跟形容词之后,既是动态助词又是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例如:*你爸爸给你买了那么多玩具,你今天欢喜哒。/*热黄昏哒。这两个例子里,“欢喜哒”、“黄昏(黄昏:此处为形容词,形容人犯糊涂了)哒”是“很喜欢”、“很黄昏”的意思。A+哒是“很A”的意思,我们可以看成是“哒”后面省略了“很”,这样句子就容易理解了。在这里,“哒”是作形容词的后缀,由于“哒”的使用丰富了陈述的内涵。

2.1.2疑问句中的作用

(1)“哒”出现在正反疑问句中。常放在如“没得”等否定词前。这里的“哒”也相当于普通话的“了”。例:*你作业写好哒没得?(2)“哒”还常常跟在“啊”、“撒”、“唦”前面,一般用于特指问的疑问句中。例:* 你几天没给妈妈打电话哒啊?/*你到底还去不去哒撒?这种情况下的疑问句,我们可以将“哒”后面的语气词省去,整个疑问句的意义不变,句子也说的通。但是在宜昌方言中,这里的“啊”、“撒”、“唦”等应重读,表示强烈的疑问语气。

2.1.3祈使句中的作用

用在以“把”字句等否定形式的祈使句中。例如:*你不要把衣服弄湿哒。/*我晚上不想吃饭哒。上述句子中的“哒”字都可以用“了”字替换,句子意思不变,句子语气也不变。

2.2语法特点

“哒”与“完”、“死”和“底(撒)”连用,组成“完哒”、“死哒”,“V死X哒”“哒底(撒)”放于句子末尾。其中,“完哒”和“死哒”表示程度很深,相当于普通话的形容词前面的“很”或形容词后面的“得很”。而“哒底”同样表示肯定的语气,不同之处在于加了“撒”后句子隐含有不耐烦的语气。例如:*把我吓死哒。/* 急死我哒。/*这件事我跟你说哒底啥。“哒”+X中“哒”的寓意预设为结果已经出现或者正在进行的动作,不能出现在未进行动词后面。后面的“X”所表达的语气与前文所述一致。例如:*你吃饭吃完哒撒。(你吃饭已经吃完了吧。)“哒撒”合用,预设结果已经出现,就是吃完饭了。

综合来看宜昌方言的句尾语气词,在日常生活应用中的幽默只有在理解宜昌方言的口音和语义的基础上才能体会到。比如文章前面所举例的“撒”和“哒”给人的多重语感和亲切感,用普通话味“啊”等等就完全没有那个意味了。而运用具有丰富方言文化的特殊句尾语气词就可以突出地域特色,增强语言的地域性。

三、“撒”和“哒”来源探讨

现代汉语方言中“撒”(或“唦”)和“些”是同一个语气词,“撒”(或“唦”)源于“些”的音变,而语气词“些”由量词“些”语法化而来。“撒”这个语气词的源头应追述到楚辞《招魂》,例如:“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句尾的“些”正是这个语气,现在有的地方读如“塞”,有读“三”的,有读“些”的,有读“撒(唦)”的,还有读“斯”的,都是轻声。普通话里不见语气词“些”或“撒”(或“唦”)可能是被金元以来的语气词“罢(吧)”取代了,而在有语气词“唦”的地区“罢(吧)”则很少使用。很多词典中也并未收录此字,语气词“撒(唦)”在很多方言中被写作其他同音字或音近字,如“煞”、“萨”、“噻”、“啥”、“筛”、“参”等。对于“哒”,我比较赞同两种观点。一是《方言语法词构》在第八节讲到“哒”时曾提出:“哒”从古代开始就有三种作用。一表示告知,例如:不要乱搞哒;二表示催促、建议,例如:不要伤心哒;三表示回答,例如:我吃饭哒。二是张玉苹在《在宜昌方言中的“哒”》中所讲到“哒”虽然语法功能各不相同,但其本源却是相通的,很可能都来源于“著”。

四、“撒”和“哒”的意义及内涵

宜昌方言的句尾语气词是宜昌人平日表达情感态度的主要手段,在四川方言的共性中体现出自身个性,这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价值。从句法角度看,宜昌方言语气词具有完句功能,在很多情况下,只有它们的出现,句子才能成立,叙述事实、表达情感更是离不开它们;从语用角度看,它们具有篇章功能,在整体的篇章或较大语段(大对话)中,语气词是停顿和照应的重要手段。而对于宜昌地区而言,某种程度上来说宜昌方言句尾语气词更能代表宜昌地区的文化特色,它们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

五、小结

本文紧扣宜昌方言句尾语气词研究这一主题,对“哒”,“唦”这两个特殊句尾语气词进行有层次的叙述。通过整合它们的特点和功能,尝试性追溯其起源,探讨其意义与价值,从而更深一步了解这些特殊语气词流行的原因及现状,再进一步探究宜昌方言的情感内涵。从而促进大家在具体运用时更加恰当得体,更好的了解认识宜昌,发掘其背后展示的宜昌深刻的人文背景及语言使用环境,以便于更好的利用它造福我们。

以上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宜昌方言中的句尾语气词“撒”和“哒”,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范文大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快乐的游戏比赛
会飞的气车
可爱的小狗
师生情
我的哥哥
快乐的呼啦圈比赛
小乌龟
拔牙
我的家乡
喂鸡
改掉坏习惯
礼仪素养真重要
我家的窗帘
呼啦圈比赛
呼啦圈比赛
2013年我国法学研究述评与展望(8)法学理论论文
20世纪中国票据立法的历史经验
电子垃圾邮件引发的相关法律问题(2)法学理论论文(1)
20世纪中国票据立法的历史经验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24)法学理论论文(1)
2013年我国法学研究述评与展望(7)法学理论论文
我国医疗保险的现状和问题(3)法学理论论文(1)
20世纪中国票据立法的历史经验
我国医疗保险的现状和问题(4)法学理论论文(1)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25)法学理论论文(1)
20世纪中国票据立法的历史经验
混业经营模式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3)法学理论论文(1)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23)法学理论论文(1)
我国当前影响独立审判的原因与对策(2)法学理论论文(1)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22)法学理论论文(1)
《三个儿子》
《丑小鸭》(第一课时)教案
《爱迪生救妈妈》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及反思
《清澈的湖水》教案
《恐龙的灭绝》
《葡萄沟》教案
《玲玲的画》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蜜蜂引路》
《纸船和风筝》教案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案
《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从现在开始》(第一课时)教案
《“红领巾”真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