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及对策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及对策

上传者:游客
|
翻新时间:2023-08-13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及对策

摘要:而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的困境可以说是一直存在着,由于缺乏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环境,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十分缓慢。

本文简要分析了造成当前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各种因素,指出在当前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并对于造成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缓慢、转型升级困难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同时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困局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升级.

自2011年以来,由于无法偿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温州发生了一系列企业家逃跑的事件,引起了极大的社会轰动,一时间,关于金融改革和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成为学术界热点。

中小企业作为吸收就业、带动经济的主要载体,是经济发展与繁荣的推进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小企业发生的经营困难确实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绝不仅是一场给当地的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的借贷风波。

事实上,困扰中小企业的绝不仅仅是流动性困难,收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此种困局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的集中爆发,它反映的是我国中小企业经营模式的弊端及转型升级的迫切性。

一、中小企业经营困境分析.

中小企业的经营困境既有其经营模式弊端的问题,也有外部环境不利于传统发展模式的原因。首先,我国的中小企业多是以加工制造为主的低附加值、资源依赖型企业或从事第三产业的服务型小企业。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服务业受冲击不大,而制造类企业受影响大,主要原因是技术层次低,设备落后,规模经济不明显,利润的主要来源是低成本劳动力。而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是中小企业转型的直接原因,也使其转型日益紧迫。当前中小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主要来自如下五个方面的压力。

(一)受金融危机及欧债影响,外部需求严重萎缩.

金融危机爆发后,各主要发达经济体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其消费能力大幅下降,虽然各国政府出台了各式各样的施救政策,但迄今为止收效不大,失业率仍然高企,与此同时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全球经济的前景并不明朗,“二次探底”的可能仍然很高。而我国的绝大部分中小企业依靠加工贸易出口生存,对国外需求的依赖性很大,因此国外市场的需求萎缩直接对我国的中小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二)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

金融危机之后,为了提高就业率,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振兴制造业的主张,不少国家还表示将通过扩大出口来解决就业问题,贸易保护主义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再次开始盛行。而我国的出口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往往被认为是依赖廉价劳动力的典型,本就十分容易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打击对象,再加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贸易中的博弈缺乏经验,往往在贸易谈判中吃亏,因此大量针对中国出口企业的贸易摩擦使得中小企业的经营更加困难。

(三)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

虽然我国具有廉价的劳动力这一优势,但作为正处于高速成长状态的新兴经济体,长期的经济增长终究会使得这个优势无法继续保持,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况终会改变,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在经济增长至某一阶段开始上升是必然的。近些年来国内的“用工荒”由季节性变为长期性、普遍性说明,剩余劳动力的供需状况发生了逆转,这些事实实际上暗示刘易斯拐点很可能已经到来或即将到来,廉价劳动力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此外,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公平意识也在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约束在不断强化,这也导致了劳动力成本的提高。

(四)美元通胀,人民币升值.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低迷,美联储在2008年11月、2010年11月、2012年11月先后推出了三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从事后的效果来看,量化宽松没有给美国及世界经济的复苏起到多少正面的效果,但却导致了流动性泛滥,再加上中国在以往的对外贸易中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不论从哪方面看,人民币在一段时期内适度升值都是不可避免的,而汇率的变化进一步压缩了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此外,流动性过剩带来的投机炒作还造成了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增加同样增加了中小企业的困难。

(五)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

直接对中小企业当前经营困难造成影响的还有国内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为了消除始自2008年的“四万亿”经济刺激投资计划带来的通胀压力,央行在2010~2011年间不断采取措施收回流动性,存款准备金率频频上调,同时对商业银行的新增贷款也作出了严格限制。紧缩措施对本就十分依赖流动资金的中小企业造成了很大困扰,这间接导致了后来的企业家无法偿还民间借贷而“跑路”。客观来说,当前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难,与国际经济大环境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有一定关系。但不论是成本上升、外部需求锐减,还是流动性问题,种种外部环境的变动暴露的实际上是中小企业现行商业模式的根本缺陷。我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长期以来采取简单的加工贸易与低端价值链环节为主的发展模式。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发展模式相当落后,存在诸多弊端。首先,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员工专业化程度、技能水平低,员工流动性高,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企业运营中的问题不易被发现;其次,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过分依赖低价格优势,对品牌、技术重视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的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而利润微薄;最后,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规模小,既无专业的企业管理人才也没有足够的财力与精力解决管理、技术上的难题,只能停留在产业链的较低层次。正是因为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过分依赖于落后的传统商业模式,使得它们抗风险能力弱、对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对于敏感,以至于对外部环境的变动几乎没有适应能力。而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的困境可以说是一直存在着,由于缺乏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环境,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十分缓慢。温州金融风波实际上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在历经外部环境的种种变化之后,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

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实际上就是从产业链低端走向高端、核心竞争力由低价格走向高技术的过程。转型升级需要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决定了创新的过程既需要充足、稳定的资金,也需要健全的激励制度和有效的市场环境充当创新的利润保证。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之难,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创新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和行政体系对市场竞争空间的破坏。

(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限,资金不足.

1.正常融资渠道难以获得资金内部融资较之外部融资,其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的负面效应和节约交易费用,但内部融资一般为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所采用,中小企业受自身规模所限,一般难以通过内部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因此中小企业融资主要依靠的是外部渠道。大量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本应催生出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资本市场,但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基本上为国有部门所垄断,没有充分竞争的银行体系和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是无法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满足各种资金需求的。对国有银行来说,中小企业资信状况较差、缺乏足额的财物抵押,对中小企业放贷的风险往往较大,因此国有银行往往对中小企业惜贷、惧贷;相反地,如与银行体系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国有企业和一些大型的民营企业则可以较为容易地以正常的利率从银行获得贷款。金融体系及相关制度的不完善致使中小企业的难以通过正常渠道获取资金。

2.成本高的民间融资难以支持转型升级.

在内部融资能力弱、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只能通过民间借贷这一渠道来筹集资金。民间借贷非正规融资方式虽然简便迅速,能够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但是民间金融组织没有合法身份,因而一来其高昂的运作成本基本上都被转嫁给融资企业,二来民间借贷只能局限于短期市场,故中小企业至多能够依靠民间融资满足一时的流动性紧缺,要指望中小企业通过民间借贷做出长期、大量资金投入进行转型升级是不可能的。

(二)缺乏创新支持的环境.

众所周知由于技术创新存在外部性,市场参与者有“搭便车”的可能,这对于技术创新是致命的,因为技术创新的投入和风险都相当大,如果创新的利润没有有效的制度保证,巨大的成本无法收回,企业不会坚持自主创新;所有的企业宁愿选择通过盗版的方式便捷省钱地获得新技术,而不会选择自己投入大量成本到头来却“为他人做嫁衣裳”,如此一来任何企业都不会有技术创新的尝试了,因此在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都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可以保护创新的成果,保障公平的竞争规则,进而让创新的好处惠及全社会。然而在我国,知识产权体系在相当程度上形同虚设,大批企业几乎没有知识产权意识,盗版仿冒现象层出不穷。这种状况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是矛盾的:一方面,它们也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培养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另一方面,它们在现行的制度背景下又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符合自身利益诉求的“搭便车”。这种“囚徒困境”的解决需要第三方即政府部门加强对创新环境的管理。

(三)行政体 系对中小 企业的发 展限制.

我国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行政权力侵犯市场规则的状况并不少见,而中小企业力量薄弱,更容易受到行政权力的伤害。首先,中小企业往往受到地方政府的不公平待遇。我国的官僚体系对于经济绩效的考察目前主要以GDP增长作为主要目标的考核内容,地方政府往往片面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这种唯GDP主义在相当程度上导致各级地方政府过分专注于大项目的“招商引资”,却忽视了中小企业的利益。为了大企业落户,各级地方政府时常会出台措施争相放宽门槛,如提供各式各样的优惠政策,在土地、水电等各类公用设施、各项行政审批、贷款审核等方面大开绿灯等,殊不知这些举措早已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其次,行政垄断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虽然制定并出台了《反垄断法》,但是在我国行政垄断大量存在,仍然有相当多的领域尤其是生产要素市场并不对非国有部门开放,例如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就是主要由银行业的垄断所导致的。行政垄断是政府庇护和认可的垄断,《反垄断法》对其并不具备效力。一般而言,上游企业的垄断定价会抬高下游中小制造企业的成本,压缩其利润空间。更为棘手的是,地方政府不仅充当国有行政垄断的保护者,一些行政行为还直接造成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如给予国有企业以各种优惠待遇、政策上优先照顾国有部门等。中小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在现行的体制格局之下实际上是较为弱势的群体,经常遭遇不公平对待,其困难也难以得到重视。区别对待之下,中小企业利润被侵蚀,发展空间被挤压,其发展潜力大打折扣,中小企业在这样苛刻的环境里进行创新困难重重。

三、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完善竞争机制.

只有严格遵循法律,给予各类企业公平的市场地位,才能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为此有必要继续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制约政府的行政权力对市场规则的侵犯。首先对于政绩考核体系,需加以整改,不应一味强调经济增长率,而要让政府部门致力于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从动机上减少行政干预的可能。其次,应当加快破除行政垄断的进程,对于非国有经济部门不应过多设限,给予中小企业及其他民营、私营企业充足的发展空间;而国有企业也应当真正自负盈亏,不应当再依靠不公平竞争和行政垄断谋利。最后,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应得到贯彻,只有当创新环境得到优化,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能得到强有力的创新支持体系的激励时,中小企业才会有动力去自主创新。总的来说,只有在公平的竞争机制得到完善的情况下,市场才能真正做到优胜劣汰,优秀的中小企业才有可能在充足的发展空间下脱颖而出。

(二)试行金融改革和创新,改善投资环境.

在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解决离不开健全金融与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只有支持金融及相关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大胆进行金融改革,努力建立多层次、充分竞争的金融市场,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对于民间借贷,应看到其有利于经济的一面,改变对其一味“堵”、“禁”的解决方式,应要鼓励民营资本参与金融市场的竞争,并设法引导其走向规范化,支持民间金融合法有序发展,让民营资本为国民经济服务。针对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需求,同时要鼓励发展与中小企业相配套的社会服务协作体系,如资产及技术评估、担保服务、融资服务、法律服务、产权交易等,以实现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与中小企业的需求的有效对接。除非建立起健全的金融与社会服务体系,中小企业的融资与转型升级问题才可能得到有效解决。

(三)改变企业发展战略和模式.

中小企业当前遭遇的经营困难表明,依靠廉价劳动力、简单的加工贸易的商业模式缺乏核心竞争力,过分依附于国外需求的经营模式需要重新定位。在这一系列困难面前,中小企业应当化被动调整为主动适应,主动思变求变,在“十二五”号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力求从组织管理、业务经营上实现战略突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中国制造”的价值提升。另外,中小企业不可能单独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壮大,因此在合作模式上,中小企业如果能加强与大企业的分工协作,建立以大企业为中心、中小企业为合作伙伴的产业集群模式,实现不同组织经营模式的优势互补,中小企业必然可以借此走向深度的专业化和合作化。再如,我国的GDP于2010年超过日本之后,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目前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仍然不够高,国内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此番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不仅成了一次倒逼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机会,也在同时提醒广大中小企业是时候将战略眼光放在国内消费需求这一广阔的市场上了。尽管当前的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是由社会服务环境的缺失和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模式失误导致的,但此种状况的改变并不是无从下手的。通过改革和完善金融与社会服务体系、创新支持体系,建立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为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提供良好的社会制度环境,中小企业的优势就会有发挥的空间;当然这也需要广大中小企业自身不断调整战略、追求卓越。

总之,转型升级的问题是制度环境和中小企业自身战略的问题,只有二者紧密结合,转型升级才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田家林,徐立岗,方海燕.中小企业创新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2).

[2]彭长青,魏大鹏.可视化管理在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的应用初探[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08).

[3]李堂军,张晓蕾.中小企业实施可视化管理的基础与对策[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4]邵志燕.从金融结构缺陷视角谈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商业时代,2012(28).

[5]董裕平.金融结构缺陷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J].武汉金融,2009(04).

[6]周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原因与对策建议———从浙江温州金融风波看中小企业融资[J].发展研究,2012(01).

[7]唐吉荣.从温州民间融资发展看我国金融改革[J].发展研究,2012(01).

[8]王汉钰.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中[J].当代社科视野,2011(12).

[9]孟丽霞,何宏金.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升级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11(36).

[10]黄孟复.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调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以上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及对策的相关论文,希望你能喜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钓鱼
第一次独自睡觉
我们居住的环境
照片引起的思考
吹硬币
一次有趣的活动
童年趣事
我读书我快乐
父母亲对我的爱
第一次洗衣服
家具的对话
疯狂的台风
有趣的一次游戏
小乌龟
神秘的KFC之旅
柳工股份公司品牌价值位列全国机械设备行业第六
苏州自主品牌增加值全省第一
攀西地区烟草节水灌溉技术及应用效果
水锤泵空气罐气体热力学过程的系统辨识
为什么说“对标”是对战略的最大破坏?
“移银联姻”时代的金融业务创新浅析
基于球状传感器的无线侦测系统研究
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的空间效应分析
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运营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17家汽车经销商将首试平行进口
近57年江苏沿海降水量演变特征分析
渭河流域降水时空变化与干旱特征分析
江苏省太湖流域用水量变化驱动因素研究
春天,让我们更健康
基于双激光源的水田作业机械导航定位系统电路设计
高桥中学201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测试题及答案
翟所中学八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潼阳初级中学苏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性测试题及答案
龙坪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1)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金华市2011年中考语文例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试题
魏城镇中学201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2)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自测试题及答案
2010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及答案(2)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6)
2010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