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8
《初中美术学生兴趣培养》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初中美术学生兴趣培养
课题级别:市级
课题负责人:黄 健
立项时间:2014年11月
《初中美术学生兴趣培养》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如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影响了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制约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方面,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重视美术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美育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而另一方面,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想方设法地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用美能力,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例如,对美术感兴趣的人,对各种油画、美展、摄影都会认真观赏、评点,对好的作品进行收藏、模仿;
兴趣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的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例如,一个人对跳舞感兴趣,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寻找机会去参加,而且在跳舞时感到愉悦、放松和乐趣,表现出积极而自觉自愿。
兴趣是和个人的认识和情感密切联系着的。如果一个人对某项事物没有认识,也就不会产生情感,因而也就不会对它发生兴趣。相反,认识越深刻,情感越丰富,兴趣也就越深厚。例如,集邮,有的人对集邮很入迷,认为集邮既有收藏价值,又有观赏价值,它既能丰富知识,又能陶冶情操,而且收藏的越多,越丰富,就越投入,越情感专注,越有兴趣,于是就会发展成为一种爱好。兴趣是爱好的前提,爱好是兴趣的发展和行动,爱好不仅是对事物优先注意和向往的心情,而且表现为某种实际行动。例如,对绘画感兴趣,而且由喜欢观赏发展到自己动手学绘画,那么就对绘画有了爱好。有了兴趣爱好,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才能言及美术教育的效果和质量问题。
美术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师资缺乏。象我们这样偏远的农村初中,基本没得专业的美术师资,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专门的美术训练。即使偶尔上了几节美术课,也只是"放羊"式的,让学生随便涂鸦,然后给个分数。
2.重视不够。虽然按部颁计划每班每周开设了一节美术课,(http://fanwen.chazidian.com)但老实说,大都没上过,更谈不上认真上美术课。美术课的地位还不如生物、地理这些所谓的"豆芽课",它几乎全被语文数学这些主课给挤占了。
3.教育评价存在弊端。虽然素质教育推行好多年了,但在我们这些偏远的农村地区,仍然是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主要以学生成绩来评价教师,没得对美术教师的评价制度和细则。
4.社会认可率低。家长和社会普遍认为,主科成绩仍然是学生升学的最重要的筹码,艺术培养只是成绩差的学生和有背景的学生才愿意做的。美术成绩与上高中关系不大,甚至没有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将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教学的一点一滴做起,着力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教学实践研究,从而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习惯,培养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的课堂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1.教学内容具有直观性
2.激励的方法多样且具有可操作性
3、能够发展学生的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等)。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针对本校教学资源(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和美术学科的特点,研究适合农村地区运用的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研究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程度的评价方法。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初中一年级;初中二年级
1.调查法。在研究过程中利用调查法获得第一手资料。包括对教师教学实践的调查、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教学效果的调查。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帮助。方式有书面和口头两种。
2.行动研究法。根据课前准备的预案进行教学实践,整理资料,并结合实际教学效果(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进行反思,之后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再次实践。
3.课题评价上可采用比较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
三、研究的目标(目的、意义):
1、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美术的良好习惯
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的探索、创新的欲望。
2、培养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培养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挑战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的发现和提出问题,自己搜集分析有关资料、素材、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创造性地学习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觉合作的能力
合作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课题研究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他们各自的体验、创意和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四、研究的进程
五、课题管理
1.课题负责人:黄 健。主要负责课题的管理协调与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2.参研人员:黄 健(美术教师)。具体协助负责人实施研究。
六、后期保障
1.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设备(多媒体、网络、环境等)
2.在与家长联系协商的基础上,动员学生自主购买部分相关美术器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三毛流浪记
- 雪景
- 我的家乡
- 我
- 浅谈《廉洁修身》
- 我最崇拜的人
- 乌有的未来
- 沉默
- 我最难忘的一件事
- 我的高三
- 我的老师
- 我
- 假如时间可以倒流
- 我敬佩的一个人
- 《举起手来》观后感
- 铁路客运营销策略探析
- 卡尔·曼海姆“精英论”研究
- 如何有效开展毽球群众性运动
- 浅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 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管理及其防治措施探讨
- 从硼回收系统除气塔运行谈手动控制策略
- 小议煤矿井下低压系统漏电保护的方法
- 医卫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校本培养模式探究
- 在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
- 浅论建筑工程中的机械设备与物资材料集约化管理
- 基于MES的化工生产调度系统研究
-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及评价指标研究
- 创新物理实验之大气压强
- 浅析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
- 孩子的心最纯最美
- 浅谈学法指导的四个环节
- 朗读教学与学生素质的培养
- 激发兴趣,使学生乐写作文
- 称赞的力量
-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 让语文课堂注入创新思维的活力
-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着眼能力评改激兴
-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自主学习的心理效应
- 让学生快乐高效地识字
- 创新作文,还给了学生自主作文权
- 分层推进分类指导
- 远程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 让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
- 浅谈古诗中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