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对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究

对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28

对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究

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技能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着力要关注的阶段,目前就我国而言,越来越需要具有实地操作能力的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体育作为能够改善全民身体素质,提升全民运动意识的文化学科具有其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就笔者观察,在高中院校的体育课程中仍旧存在不重视、不积极等问题,这与我国教育改革目标不相符合,所以高等体育教育课程亟待改革。

一、高等教育目标

在我国高等教育分为高等、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每个阶段的教育都有其侧重点,本科教育的重点在于能够带动学生进行综合学科的世界,并在专业上有所涉猎,但是专业能力只是初级阶段;硕士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进行某一个领域的第二阶段的研究,会拨开表面进入学科知识的内涵进行研究和探讨;博士就是专业研究的第三阶段,需要通过一定的实验能力和数据分析对专业的细小分支进行非常专业的实验并得出有效的研究结论来做为学术研究的参考资料。

那么高等院校也有其独特的教学目标,它是以培养“蓝领”为主,是以技能提升为首要目标,在学科建设上比较大众化,所传授的知识比较容易被学生了解,是培养职业化人才的重要基地。有句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高等院校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能够成为将来学生工作、生活甚至走出国门的重要桥梁。高等院校能够实现人类的基本能力属性――实用性,这也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着力要关注的首要目标。所以在高等教育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仍旧以实用型为主,但是要以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为支撑,争取能够为市场提供具有高素质的职业人才。

二、高等体育课程现状

笔者通过对20所高等院校的体育课程进行调研,最后发现我国高等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非常不尽如人意。问题如下:

(一)体育课程的设置目的不明显

笔者不仅走访了大量的高等院校,也走访了很多中小学以及高中院校。通过比较发现,高等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与高中并无太大的差别,没有体现出来高等院校以能力为主的特点,课程目标仍旧比较陈旧老套,没有侧重点,在每个阶段对于体育课的分配也没有层次上的阶梯感,总体而言,体育课程设置处于慵懒陈旧状态。

(二)体育课程内容没有针对性

通过观察发现,大部分的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都是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内容。内容变动不明显,没有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身体需求和精神需求给出非常合理的课程安排,课程没有针对性,重复性的内容仍旧较多,比如健美操、篮球、田径等等,在教材上没有做出更加具有实用性的准备和设计,整体来看,课程内容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对于体能训练的重视度,更不符合高等体育能力教育的核心目标。

(三)课程改革有起色,但是教学形式仍旧单一

对于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言,笔者认为需要不断对他们的自身能力进行挖掘,而后采用不同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体能方面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实现高等院校的体育精神。但是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的体育课程仍旧是以大班教学为主,没有区分性和针对性,教学形式仍旧是延续中小学的模式,没有特别针对学生进行的体能素质锻炼课程,也没有适应市场需求的舞蹈课程。

(四)与学生期待值有一定差距

通过调查数据,笔者观察到在高等学校中的学生其实非常热爱体育课程,对于体能训练,素质提高,舞蹈兴趣以及跆拳道、武术等等都有着极其深厚的兴趣。但是当谈到现在的体育课程时,他们有期待也有失望。认为体育课就如同鸡肋,食之无趣丢只可惜。但是他们也表示:如若能够进行体育课程的多元化教学,不但能够吸引他们的兴趣,还能够有助于他们的就业,比如可以设置拉丁舞、现代舞、爵士舞等等。笔者也认为高等体育教学课程应该紧密与就业市场相连,这样才能体现出来高等院校的与市场有效对接的特点。

三、关于高等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对于高等体育课程的改革不能盲目,也不能停滞不前。需要结合当前高等院校的具体情况,以发展为主进行十分有效的改革措施,能够更加有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

(一)突出高等院校职业特点,明确体育课程教学目标。

高等院校的特点就是要培养更具职业化的人才。这个职业化具体是指当毕业之后,能够通过短暂的培训甚至不用培训就能够很好的胜任各种实际操作的工作,一方面为学生缩短培训时间,一方面也加快了市场的对接需求度。那么对于工作人言,目前社会中的白领由于工作压力大,常常出现猝死或者身体上的各种工作疾病,这些都与他们的身体状况以及体育锻炼意识薄弱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所以对于高等院校的学生群体而言,最低的限度就是培养他们具有对身体高度重视的能力,然后传授给他们具体的体育锻炼的方式和技巧,这些内容将会陪伴他们进入更好的工作状态。

(二)重新架构体育课程体系,为就业奠定扎实基础。

改革体育以学科课程为主的单一课程结构,各高等职业院校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及专业特点设计多类体育课。如根据不同职业的身体活动特征(伏案型、站立型、综合型)以及学生毕业后的走向,设置发展职业体能和预防职业病的体育项目(发展职业体能内容主要包括发展与职业劳动相关的体能、职业病的预防与体育保健康复方法等内容),采用“两至三项主项带其他副项”的课程设置模式,即在某一类型的专业中,主要学习两至三个有显著作用的项目,以提高该类型专业学生的职业体能和身体素质。

(三)从教材入手,扎实推进高等体育教学改革

根据专业技术和职业体能所需身体素质的不同,选编实用性强的教材,这样会使学生感到上体育课不但对自己的专业有帮助,而且对未来的工作也大有好处。不同职业对身体造成的影响与危害不同,所形成的职业病也不一样。在选编教材时应针对专业特点,选择那些“抑其过补其不足”的具有保健、矫正和预防功能的教材。注意选择那些延续性强(青年、中年、老年都可以练习的)、实用和健身价值都较高的体育项目,如武术、太极拳、篮球、排球、健身操、体育舞蹈、乒乓球、羽毛球、健身长跑等。

(四)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丰富体育课程形式。

对于当前的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更加注重自我的发展,自我意识相当强。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需以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方式对其进行课程的传授。比如:可以建立俱乐部,在每个周三的下午进行俱乐部的相应活动。活动主体是学生,发起人也是学生,教师作为辅助策划以及主要的活动原则规划。在活动中,可以大都采取学生们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通过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模式将体育运动贯穿其中,另外,还可以通过比赛竞技的方式推进学生在体能训练方面的积极性和热爱度。

(五)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建立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现行评价过多采用结果性评价,衡量体育成绩好坏,倚重于技术考试。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来说,既不公平又不符合职业教育特点。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与学生的遗传因素有关。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体育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应反映学生的生理、体能、知识、技能的状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咱说小康
社区植树
新苑社区法院宿舍环境报告
续写《孔乙己》
社区变了
我们的社区
住在A座的人
社区活动站的“大管家”
流行音乐之我见
小镇的成长
续写《孔乙己》
流浪的二胡
走过三米
在社区活动站的日子
音乐的魅力
论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困境及化解
论关于建设优良政治生态问题的思考
关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动因的探析
二十世纪中国舞蹈的回顾(1)详细内容(1)
关于诺齐克权利视角下的国家理论
地铁盾构隧道下穿公路隧道安全监控的研究
基于社会和谐心理构建中非政府组织的功能机制及发展分析
浅析高师电脑音乐辅助理论课教学
城市轨道交通和成都市的轻轨交通
多种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创造主题  (1)
和谐社会不能承受之重
径向转向架及其在地铁、轻轨车辆中的应用
“新三元结构”与公民社会发展
津滨轻轨预应力连续箱梁快速施工技术
试论党章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一
《小英雄雨来》重难点分析
《小英雄雨来》随堂练习 提高篇
《夜莺的歌声》训练素材
《小英雄雨来》重点字词梳理
《小英雄雨来》课外阅读训练
《夜莺的歌声》美文欣赏 秋天•秋天
《小英雄雨来》老师语录
《小英雄雨来》作者及作品介绍
《小英雄雨来》随堂练习 巩固篇
《夜莺的歌声》写作指导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二
《夜莺的歌声》美文欣赏 鸡毛信的故事
《夜莺的歌声》随堂练习 提高篇
《小英雄雨来》重点字词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