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茶树菇采后保鲜及包装技术

茶树菇采后保鲜及包装技术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23

茶树菇采后保鲜及包装技术

关键词:茶树菇;气调;保鲜

引言

茶树菇为原产于中国的食用菌,因其可在柳树、茶树、杨树等树种的枯树桩上生长,故又名柳松茸、茶树菇、杨树菇等。茶树菇还因其具有脆嫩的口感、鲜美的味道、丰富的营养成分、种类繁多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生理功能活性成分而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健康的食品之一,它不仅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1-4]。

然而茶树菇在采后仍是一个具有强烈新陈代谢活动的有机体,其采后呼吸类型为跃变型。茶树菇采后的新陈代谢会引起菌柄伸长、菌体褐变、开伞、失水萎缩、风味质地下降,因此茶树菇属于难以储运的食用菌,新鲜茶树菇在采收后的3 d内,菇体就会因失水过多而萎蔫、菌体、菇褶开始褐变,根部和菌伞边缘开始腐烂。每年的出菇盛期,由于大量新鲜茶树菇集中上市,市场却没有适当扩大,因而鲜菇难以销售,价格低下,导致菇农利益受损,制约了茶树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一些远离种植区的区域,又因新鲜茶树菇难以储运而无货可售。因而对新鲜茶树菇采后保鲜及包装技术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1 茶树菇主要保鲜方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注重,市场对作为健康食品的茶树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科研人员以及菇农对茶树菇的保鲜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应用。然而,国内的茶树菇栽培过程中科学管理水平低,企业化运作起步较晚,商业化程度有限,相关研究主要以休闲食品加工、有效成分提取、高产栽培技术、采后干制技术为主,关于茶树菇采后保鲜及包装技术的研究鲜有公开报道,相关报道主要是冷藏保鲜、自发气调保鲜、O3保鲜及化学药剂保鲜。

1.1 冷藏保鲜

以塑料周转篮为承载体,内衬聚乙烯塑料薄膜,采收7、8成熟的茶树菇整齐地摆放于周转篮内,置于5℃的低温下,并结合低压处理,抑制呼吸强度,可防止失水,阻止乙烯的形成和累积,降低营养基质损耗,抑制PPO活力,延缓菇体新陈代谢速度,防止微生物繁殖,延长菇体保鲜期和货架期,可以使新鲜茶树菇贮藏到25d时,好菇率仍为97.5%,菇体各项理化指标基本保持在采收时水平。

1.3 臭氧保鲜

将茶树菇放置于一定浓度的臭氧环境中,利用臭氧的杀菌作用来保鲜的一种方法。O3处理茶树菇30S后,在约20℃下贮藏,可以减弱新鲜茶树菇采后的呼吸强度,并且在不明显影响茶树菇失重率和电导率的情况下,减少茶树菇采后游离氨基酸的生成,然而O3的处理时间变为60~120S时,则不利于茶树菇的保鲜[8]。

1.4 化学药剂保鲜

上述保鲜方法对茶树菇的采后贮藏有一定地效用,但因各种保鲜及包装方法均存在或多或少的局限,因而未能在商业中得到大规模的应用。低温保鲜单独使用保鲜期较短,土建投资大;化学保鲜的药剂浓度控制和残留问题仍旧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自发气调保鲜的前期降氧速度慢,随着贮藏期的增加,CO2的浓度会积累的越来越高,控制不当很容易引起茶树菇酒精中毒;单独使用O3对茶树菇进行处理的效果非常有限等。因此,如何有效地延长茶树菇采后的贮藏保鲜期,延缓贮藏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成为了茶树菇生产经营者和相关科研人员的重要任务。

2 茶树菇气调保鲜新工艺

因此需要研究开发出一套安全无毒,经济可行,实用性强,易于推广的新方法,以充分满足茶树菇现有的生产模式和采后贮运方式,尽可能地降低采后损失,增加菇农和相关企业的收益,提高茶树菇产业整体效益。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与茶树菇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及中国西部食用菌博览园内多家公司联合改进茶树菇采后保鲜及包装技术,使得茶树菇在常温(25℃)下采后货架期延长至7d以上,为种植企业和销售公司减少了很大的损失。其保鲜及包装技术由以下步骤组成。

2.1 选择八九成熟色泽正常、菇体完整、无机械损伤、朵形一致、无虫害的新鲜菇体进行采收

清除新鲜茶树菇根部基质,去除茶树菇基部老化组织。由于茶树菇根基部带有大量的微生物和病原菌,去掉其带基质的根部可以有效减少茶树菇菇体所携带的微生物和病原菌,有效降低茶树菇发病和感染病菌的可能性,从而达到延长货架期的目的。

2.2 将采收后的茶树菇进行紫外灭菌

用9W紫外灯距离茶树菇菇体30~50cm处进行照射3~5min,进一步杀灭茶树菇菇体所携带的微生物和病原菌,经试验检验,经紫外杀菌后,茶树菇菇体所携带微生物将减少73%。 2.3 装箱

2.4 抽真空

将装有茶树菇的周转箱放入气调包装袋中,然后将包装袋中的空气用真空泵抽空。

2.5 往抽空的气调保鲜袋中充入调配好的保鲜气体

其气体比例为氧气3%~7%,二氧化碳2%~5%,氮气余量;

2.6 将包装后的茶树菇放入2~3℃的条件下

3 总结

茶树菇的气调保鲜新工艺在实验室小试以及车间中试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下一步将会在企业中进行推广应用,并结合其他食用菌的特性,研究出一套适用于多种食用菌的气调保鲜新工艺,为食用菌产业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2] 张彩菊,张O.茶树菇超微粉体性质[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2004,23(3): 92-94.

[3] 邓超,邬敏辰.茶树菇深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J].食品工业科技,2005, 26(8): 104-106.

[4] 李铁华,张O.硅窗气调保鲜贮藏茶树菇的化学及生理变化研究[J].食品科学,2009, 30(6): 255-259.

[5] 王林贵,丙康林,韩永斌等.贮藏温度对茶薪菇新鲜度和生理指标的影响[J].中国食用菌,2004,23(5):4648.

[6] 吕作舟.食用菌保鲜与加工[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7] 石小琼,邓金星,张映斌.真空预冷技术在茶树菇冷藏保鲜上的应用研究[J]制冷学报,2001,(3):41-45.

[9]段颖.茶薪菇贮藏特性和保鲜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双靴子
人生,就像彩色棒棒糖
读书改变命运
我的课余生活
童年
我的发现
鹰之歌
妈妈,节日快乐
不一样的人生
读书乐
一些路.一些人.一些风景
春天的雨
图书陪伴我成长
一件难以忘怀的事
爱心传递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问题
如何创设审计教学情境
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的诚信问题之我见
公司审计与经济效益提升契合下的路径思考
浅析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网络经济对医院审计的管理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
浅谈寿险公司经济责任审计应关注的问题
关于非营利组织审计费用的研究设计
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方法探讨
基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外部审计探讨
刍议现代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
中小企业财务审计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议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水利建设项目财务审计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九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八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十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一
《小壁虎借尾巴》讲读教案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八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五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十二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六
《小壁虎借尾巴》以读促讲教案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二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七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