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7-24
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摘要】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持久性兴趣,使学生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
【关键词】培养兴趣 游戏 情景 竞赛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像拥有了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有了兴趣,就能产生无穷无尽的学习动力。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鼓励学生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小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是首要任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不断的进行摸索和探究,努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一、渲染英语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采取引导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动力。在教学《At the zoo》课文中的动物单词中,老师先播放动物的声音看谁能最快说出什么动物?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起来了,学习兴趣也激发出来了,学生急于知道什么动物,课堂沉浸在学习动物单词的氛围之中。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我们应把教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学生们自由的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创设形象生动的情景,在教学各环节中增加趣味性
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进行语言交际运用,单纯、机械的操练,使课堂气氛沉闷,导致学生疲倦,不愿意与英语打交道,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英语会失去兴趣。在英语课堂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现场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境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往往会取得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这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自然就会提高了。学生学习了《How much is it?》教学内容,为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能力,我安排学生回去以小组的形式准备学生购物的情景,第二天在课堂上进行表演。第二天学生们热情高涨,有的学生还带来了各种图片和实物道具。学生进行了精彩的表演,教学效果自然提高。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课堂中合理有效地穿插游戏教学
刚开始上课时,学生虽然进入了课堂,但是注意力可能在课堂之外。为调动学习积极性,将学生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快速进入语言环境和学习状态,可以穿插游戏。比如“开火车”游戏,让学生按小组one by one逐一说出单词,比一比,谁的声音响亮,谁的发音准确。这样不但能及时检查学生的发音情况,同时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更好地接受新课程做铺垫。
上课过程中,穿插游戏,促进新知识的吸收,游戏教学有助于把教学过程和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的情感有机的结合起来。比如教学数字时可用划拳游戏,学生在熟悉数字的同时,又锻炼了大脑的快速反应能力。
临下课5分钟左右,学生易疲劳,注意力分散,可设计一些竞赛的游戏,是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利用竞赛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兴趣
小学生都有上进心和荣誉感,他们的竞争意识很强烈。英语课堂中采取小组或个人引入竞争机制,学生你追我赶,这样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符合新课标的小组合作方式。学生乐于参与参与竞争,这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约束学生的纪律。通过竞争和胜败的比拼,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动机,培养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兴趣。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不断提高,致力于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英语教学将会有更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2]朱怡红. 小学英语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D]. 苏州大学 2009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看立体电影
- 梨
- 惭愧,我不认识酒
- 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
- 我的名字
- 妈妈的爱
- 三江鼓楼
- 包饺子
- 生活就是那张笑脸
- 我想……
- 包粽子
- “无情而暴力”的爸爸
- 观察九阳豆浆机
- 快快和乐乐
- 我的弟弟
- 探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培养职高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探索
-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伦理道德教育探析
- 谈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生活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 新课改背景下省级教研员角色定位及专业发展
- 关于初中数学人教版教材教学中的问题探讨
- 浅谈初中生物微实验开发的研究
- 论合作学习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 构建高效教学新模式,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
- 认真落实课标,深刻解读教材
- 运用多媒体组合突破地理教学难点的教学模式初探
- 让数学思维在课堂提问中自由成长
- 浅谈如何利用教材插图优化高中语文教学
- 以《荷塘月色》为例分析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五
- 《暮江吟》教学设计之二
- 《登鹳鹊楼》插图研究四题
- 是“鹊”还是“雀”
- 《暮江吟》教学设计之一
-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二
- 夕阳乎,朝阳乎?——《登鹳鹊楼》释疑
- 《暮江吟》教学设计之三
- 《暮江吟》教学实录之一
-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三
- 王之涣生平
-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四
- 画图理解 再现情景
- 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
- 王之涣拒收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