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

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7-24

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快。知识是无穷尽的,任何教育手段都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有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才能使她们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就是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改进数学课堂教学,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可以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是一种探究学习,是一种体验学习,一种自主学习。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将形成很强的求知欲望,能够自觉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并且善于利用科学的方法独立获取知识。

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有句名言:“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句话启发我们:要想学会数学,就需要观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规律性东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有价值的知识不能全靠教师手把手教给学生的,更多是靠学生在具体数学情境中,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而自主形成的。

一、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创设有效课堂情境,激发自主学习动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应设计并激发学习者思维的学习环境,鼓励学习者根据可替代的观点和背景去检测自己的观点,提供机会并支持学习者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

数学课堂教学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教师为学生创设充分的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实践经验。

因此,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打开思维的空间,能使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适宜的情境一般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是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关键。没有问题就不会产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如学习“圆的面积”时,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化圆为方”实验活动,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可以围绕“圆的面积如何计算”这一问题,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把思维聚集在面积上,然后通过分组观察、讨论探究、对比等方法,使学生逐步把关注点集中在了“形变而面积不变”上,直观地看到了圆的周长与半径和拼成的近似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联上,进而由学生自己梳理出了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此学习探究的进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自主摸索探究,充分体现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学习效率也非常高。

二、注重引导启发,激活思维,发挥好学生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合理运用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去尝试、探索,积极参与获取知识的整个过程。课堂教学时要体现“两主”作用。为了让全体同学的主体性得到更发挥,教师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学生思路进行诱导,充分挖掘潜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指导他们自学,促进学生探究精神更快形成。这样,学生的整个认识系统就会被激活,并高速运转起来,就会由最初的兴趣萌动状态进入到主动探究理解新知识阶段。使学生在学习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思维、态度、价值观、素质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

例如在教授“时、分的认识”时,教师同学长跑比赛的场景为例,小明和小强两个同学都是8时起跑的,到达终点的时间分别是小明9时5分到,小强9时15分到,这里由于学生没有准确时间的概念,只有“9时刚过”这个大致的时间认知,因此教师判决它们两个是并列第一,学生看到这个结果自然会为跑得快的小明抱不平,自然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这样层层推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激励评价,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数学评价是实施教学反馈,评估和决策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所取得的成果以及达成的水平作出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有了自由发表个人见解和疑难的机会,他们思维活跃,老师要尊重学生认知的差异性,适时地评价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们采取更多的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创新和实践、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改变与提高,这样可以成为学生改进学习和完善自我进行导向,从而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所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课堂中,我们要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明确,充分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获得“不断成功”的体验,进而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激励学生的评价需要教师“蹲下身来”,以儿童的眼光欣赏数学,接纳学生各种不同意见。老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多用“你的进步太大了!”,“你的思路很对”,“老师相信你能回答出来” “我和你的意见相同”……这种激励性语言及时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素质教育中一项长期而艰辛的任务。我们充分实践自主学习新理念,让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自尝试实践,运用自己的头脑主动地思考,去发现和探究,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凭借课堂教学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难忘的一次考试
搞卫生
爱打“小报告”的狐狸
我的小房间
我们班的流行
做家务
电视给我做主
叠被子
考试
网上经历
当模特
拖楼板
不可大意
蜗牛
怕狗
推进信息公开创新高校管理
草根公益组织参与地方治理路径探索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青年教育及其经验启示
新农村内生式发展中农民主体因素分析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问题探析
传统民居资源保护现状调研
论民族复兴与文化软实力的内在逻辑关系
体育教学评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
浅议司法机关考核机制的重构
红河流域族际交往与文化互动研究
社会网络中的分层通讯机制
“倒金字塔”困境下独生子女养老问题研究
洛克的财产权理论及其逻辑悖论
民族地区城市特色文化培育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2
《儿童诗两首》课文原文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4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3
《童年的发现》课文原文
《童年的发现》免费教案
课文:童年的发现
《儿童诗两首》精品教案
《童年的发现》A、B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习作:童年的发现
每一个发现都珍贵——《童年的发现》教学案例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