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谈网络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谈网络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7-27

谈网络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摘 要:网络环境下的各个学科教学是当今研究的热点,而怎样利用网络环境进行信息技术课教学反而研究的不多,信息技术有一种“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味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逐步打破传统信息技术课堂的封闭围墙,把信息技术教育带入网络这个无限广阔而又求新求变的领域。教学中,我尝试利用互联网和内部网络这些片广阔的天地来辅助教学,利用网络的资源海量化、形式的多样化、活动的交互性等特点来创设教学中的最佳情境,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实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渐变,创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让网络为信息技术教育自身服务。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情况,比如:容易形成学生浮躁心态、掩盖学生分析思考的过程,课堂时间分配也出现两难境地,信息技术教师素质也亟待全面提高。

关键词:网络环境;信息技术;教学;德育;兴趣;上网

现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基于网络环境下或者与网络密切相关的。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纷纷面对一些诸如学生不能正确使用网络用于学习的问题,发现学生对网络教学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上网络课就是上网打游戏、聊天等,一旦在“绝网”的环境下进行教学,学生就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骚动与不安心。

基于这种状况,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想摆脱目前的“两难”处境,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

教师要树立以德育为核心的育人理念,把德育思想渗透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去,要时刻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有意识地把与信息技术应用有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相关的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信息技术课程要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本着尊重、理解、服务学生的原则,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另外,教师要充分挖掘其潜能与优势,充分扩展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研究性学力,培养学生获得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和创造信息的能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教师应该积极采用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引导,通过开展网上讨论、网上咨询,走进学生心灵,为迷惘中的青少年拨开迷雾。

此外,信息技术教师要有高尚正确的人格,注意自身信息道德观、伦理观、法律观平时在课堂上的应用,用崇高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增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二、堵控疏导,促使学生用好网上好课

“堵”,即需要上网时才开网,一般情况下不开网;有资格上网才开网,否则不开网。一般可以通过三种技术手段来实现对学生机上网的控制,即交换机控制、DNS控制和网关控制,其中网关控制简单灵活,既可全部控制,又可部分控制,较为方便实用。

“堵”的方法虽然也能从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滥用网络资源,但是对于课程教学而言,却不能很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我们可以实行有条件的“堵”、有限制的“堵”,即用技术的手段控制学生上网的内容,上网的范围,也就是“控”,其主要技术手段就是在教师机上安装代理服务器软件来控制学生机上网。

“疏”的方法就是指使用好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以及学生感兴趣的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教学中来。如果一个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阶段下足了工夫,将一节课的任务设计的虽紧凑但不急促,完全考虑到学生的正常接受能力,让学生完全沉浸在自身作品的创作中,往往这时,学生会无暇顾及什么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之类的东西,有的只是抓紧有限的课堂时间上网寻找有用的信息。

“导”的方法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努力掌握现代化技术手段,把网络德育工作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在制度上要求学生不玩游戏、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并且不定期对学生进行上网健康、安全、德育知识渗透,教会学生在上网过程中碰到不良信息的时候要冷静思考并及时报告处理。

一味的堵绝不是办法,采取“堵”“控”结合,“疏”、“导”并用,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上好网、用好网。

三、了解学生,抓住学生感兴趣话题为例

兴趣能激发和引导学生在思想、情感和意志上去探索某种事物的真相,是学习和创造的重要前提,是成功的先导。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爱学、好学,成为学习的主人,搞好自己的学习。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大胆地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学生只要被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吸引进来,他们就会上网查找关于此话题的相关信息,而无暇顾及其他的东西。

教师在设计课堂讨论的问题时,更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巧妙的诱导,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时教师适当提示一下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即可,这样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

在每一章最后一节的活动课上,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总结性课件,会使学生兴趣浓厚,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补充新课改教学软件的不足,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情况进行检验。好多学生制作的课件很受欢迎,教师可以要求同学们将自己的成果在组内交流。若教师在总结教学中使用学生制作的课件,那么师生的感情达到完全的融合,也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

总之,现行课程对教师、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想更好地驾驭课堂,除了良好的班级纪律外,教师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上网道德和上课兴趣,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促使学生用好网,上好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闹钟
难忘的生日
小娃娃鱼
初夏的风
小麻雀
猪笼草
给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一封信
我的生日
假如我是一位发明家
摘枇杷
存钱罐
我的自画像
铅笔盒
跳绳比赛
我家的小花猫
浅析关于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分析
试析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之探索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中职《经济法》教学之思考
浅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试论对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现“双师素质”转型的途径研究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改革初探
试析高职院校特长生培养改革的认识
关于强化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之对策
关于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方法探新
对于管理重心下移背景下的高职院校院系两级财务管理探讨
浅析实习指导教师在职业学校的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
试析班级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之策略
浅析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探寻
浅析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就业导向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仿写例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作背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词语解释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评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难点突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基础知识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心思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难句解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作特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题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问题探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作技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重点讲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