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骈文的发展与影响

浅析骈文的发展与影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浅析骈文的发展与影响

摘 要:骈俪的成分在先秦时代的散文中就出现过,但是并不十分流行;南朝时代骈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文章不仅内容和辞藻华丽,而且讲究句式和对仗,骈文的发展达到逐渐成熟的时期;盛唐时期,文学复古逆流思潮蓬勃发展,与骈文相对抗;晚唐时期,在古文逐步衰落的过程中,小品文崛起并深受人们赞赏,后来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骈文卷土重来,再次受到人们的赏识。

关键词:骈文;骈俪;对偶;科举

一、骈文的含义以及发展历程

(一)骈文的含义

“骈文”二字当中的“骈,驾二马也,从马并声”,原意是二马并驾一车,引申义是文字的对仗工整,对偶。“俪”解释为“偶也”,也就是对偶的意思,古书当中“俪”又与“丽”相同,是指两张鹿皮并列,因此又引申为文字对仗、整齐。因此唐代以后的人称这种文体为“骈俪”。“骈文”这一名称直到清朝才真正出现和使用。

(二)骈文的发展历程

1、先秦时期的散文当中就已经出现了骈俪的成分,散文当中出现了对偶句的形式。但是清代的阮元却不承认散文为文,只有骈文才是文,这话也许说的片面了,但是散文当中确实出现了对偶的成分。

2、魏晋南北朝的文章骈俪成分就显得更为成熟和丰满,骈文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章,风格不仅慷慨大气,文字句子更是讲究其结构成分和对仗。繁钦的《与魏文帝笺》,吴质的《答东阿王书》,《与侍郎曹长思书》都增加了骈俪的对偶成分。在《与侍郎曹长思书》中:“德非陈平,门无结驷之际;学非扬雄,堂无好事之客。才劣仲舒,无下帷之思;家贫孟公,无置酒之乐。”这篇文章当中用的都是对偶的句式,不仅使得整篇文章看起来都很工整干净,而且更能使文章显得通透明了,很自然的表现出作者自己离群索居的状况,对偶句式在这个时期已经非常熟练地被运用了。

3、唐代前期普遍使用的文体就是骈文,不管是奏章、写书还是诗歌,各种传记都采用骈体来写

这种写法不仅注重形式之美,更注重辞藻的华丽和唯美,此外,文章还注重风格的健劲。盛中唐之际,文学复古逆流思潮盛行,许多文人大家对骈文做出了批判,例如杨炯指出骈文只追求形式之美,过多的雕琢和修饰,反而失去了文章原本的自然美,过度的雕饰使得文章没有了刚建的风格和气节。因此他们相继联合起来倡导文风的改革,想要复古文学,相应的这一号召被许多人所支持,骈文就显得岌岌可危。发展的韩愈、柳宗元之际,他们提出了更为强有力地感召,同样是复古文学,在这时候“古文”与“骈文”就相对立了,对峙的时间持续的相当长。从此,散文与骈文的界限就十分清楚了。

4、晚唐时期,古文逐渐衰落

随着领袖人物刘禹锡被贬;韩愈将古文创作道路慢慢走入一种独特怪癖的方向,致使他的古文写作道路越来越窄,追随他的风格的人也是越来越不能很好地创作下去;白居易、元稹的文章向来比较平易,介于古文和骈文之间对古文也并没有起到什么支持的作用,渐渐地领导人物逐渐退出了古文的历史平台,其他人也无力活跃,骈文因此就复兴了。

二、科举制度与骈文的关系

(一)科举制度的内容与形式,唐代的科举制度从下层的官员、地主和各个阶级选拔人才,不仅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更是给下层的人士给了很好地平台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通过科举的途径来做官并且出人头地。

(二)科举制对骈文有促进作用。进士科的非常重视诗赋的创作,很多人都专心的研究这一方面。甚至重视诗赋的形式和辞藻之美而忽略诗赋的内容和策略,可见当时对诗赋的浮华形式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一步。进士科当中的规定文体并没有限制诗人的自由想象力的表达,反而使得读者看到了活灵活现的,湘灵和大自然。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骈文的发展,唐代科举考试只注重文章的形式而忽略其内容,因此大批的文人都是在不断地学习好的句法和写诗形式,对偶句便是当中最为流行和被人赞赏的一种。在当时为了迎合社会的发展,许多写古文的文人都开始写骈文,都向对偶句式开始转型,韩愈之子韩昶也为了迎合世俗的发展,不得不放弃古文的写作而改写骈文,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科举制是多么的有力,自然而然的正好和科举文体的骈文就占了上风,走向了更加辉煌的一面。

三、晚唐律诗向骈文渗透。晚唐时期律诗的发展最为迅速,逐步趋于完善。晚唐的律诗在格律上更是有了跨越式的进步。律诗在形式上已经趋于黏式,联内相对,联间相黏成为律诗的定式。而且在用韵上面也是相当严格的,一律要求以本韵相押,不能以邻韵通押,所以在偶句末字的位置上一般是不能掺杂邻韵,否则就会被视为出韵。这样的写作原则在当时是被非常重视的,在律诗的领域里押韵已经成了一种规则,每个人都会按照这种形式进行创作。诗歌和骈文在格律化的进程上呈现了一定的同步性。晚唐时代的诗歌和文章都向格律化靠拢的趋势。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晚唐的诗歌和骈文向格律化发展的程度也更为明显,比前代的作品格律化的程度更为深刻、细致、具体、严格。

四、骈文对现当代的影响

(一)骈文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骈文在形式上非常讲究美感和句式的对仗,这是一种最为简单却也最为复杂的手法,简单是因为只要是对偶句就属于骈文的范畴,复杂是因为不能随意胡乱相押韵,是要讲究意向和韵律的。

(二)骈文对现当代生活的影响,骈文的华丽形式在现代的生活当中影响很大,似乎也处处用骈文形式的存在。张学友的《情人》这首歌中“是缘是情是童真还是意外,有泪有汗有付出还有忍耐;是人是墙是寒冬藏在眼内,有日有夜有幻想无法等待。”这几句歌词就是用了对偶的句式,使得歌曲充满美感。

五、结语

骈文在先秦到晚唐的发展历程是迅速的也是曲折的,骈体当中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成分,学习它优美的形式和句法,但是也不能因为讲究句法和形式美而使得整片文章显得空洞乏味,丧失了文章的真正的价值。我国历来就是一个讲究“中庸”的国家,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所以对待骈文也是一样需要在批判的眼光中继承和发展的。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2] 贺新辉、姚维斗.骈文精粹[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10

[3] 翟景运.晚唐骈文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10.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13)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9)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7)
《灯光》梗概
愤怒与惋惜(1)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10)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5)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
《开国大典》观后感
父母的爱
《开国大典》观后感(5)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
名著故事梗概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6)
平面设计师资格证需要考什么
工程造价的计价种类
不说就忘的争议费用
重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区别
计价依据的分类
墙体构造常识问答
建筑行业潜规则汇总
预算编制依据
施工新手 教你怎样看图纸
钢筋砼工程工程量的计算
楼梯构造常识问答
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四步法
如何应对在工程造价上钻空子
逆作法施工技术
120条建筑设计经验分享
《乌鸦喝水》范文习作:童年趣事
《乌鸦喝水》教案 二
《司马光》考点练兵(二)
《司马光》随堂练习:提高篇
《乌鸦喝水》写作指导:童年趣事
《司马光》老师语录
《司马光》重点字词梳理
《司马光》随堂练习:巩固篇
《乌鸦喝水》美文欣赏:冬阳 童年 骆驼队
《司马光》重点字词的意思
《乌鸦喝水》教案 一
《乌鸦喝水》美文欣赏:狐狸与乌鸦
《乌鸦喝水》趣闻故事:乌鸦本是吉祥鸟
《司马光》考点练兵(一)
《乌鸦喝水》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