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1
主动回应方能不负众望
前不久,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因明确“税率法定”,收获了代表的“点赞”和舆论的激赞。
国家税收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在本次人代会上,围绕“税率”二字的增删,从国家最高议事殿堂至民间舆论场,代表、专家、社会各界经历“激战”。从被删减到再回归,“税率法定”终究“起死回生”,这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生动写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涉及民众切身利益问题上,民意正在不断“加码”,“倒逼”人大积极作为。
客观而言,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人大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些法律法规的制定,部门利益化问题突出,不能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的愿望。监督工作也常常点到为止,不愿顶真碰硬,尤其是在面对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突发事件时,人大本应有所作为“不负众望”,结果却屡屡“不孚众望”。
人大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人们对人大的角色定位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国家权力机关职能作用的发挥有了更高的期待。人大工作不是“二线”,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一线”,甚至是“火线”。人们希冀,在建设法治国家、实现现代社会治理中,人大能发挥更大作用。
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发声”,对人大工作品头论足。这样的语境下,人大工作如果依旧“老方一帖”,关起门来“自弹自唱”;仍是“慢半拍”,对属于自身法定职权范围内的事项缺少担当,“被动”行权,结果将难逃民意的诘难。
与其坐等倒逼,不如主动出击。从实践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近些年来,人大工作正从被动应付、“做做样子”向主动出击、“做出样子”转向。立法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正从理念走入现实;人大监督正在从摆设的“花瓶”,向敢于较真、碰硬的“利器”转型;代表工作也从“偶露峥嵘”向“常态化履职”转变。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近日,针对群众和媒体反映,在“五水共治”中一些摘帽的河道“黑臭反弹”,省人大常委会迅速行动,召开专题视频会议,在全省部署开展“人大代表监督已治理的河”主题活动。该出手时就出手。省人大对民众关心的水质问题按下监督“快捷键”,正是主动回应民意,敢于有效作为的生动案例,必将引起各地人大、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
新常态孕育新机遇。人代会的结束,意味着今年人大立法、监督、代表等各项工作开启了“引擎”。人们期待,各级人大自觉适应新转变、迎接新常态、应对新情况,通过各种“自我加压”的方式,“倒逼”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倒逼”出人大担当、碰硬的工作格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洗衣机的变迁
- 观察蚕豆
- 沉默的父爱
- 我的小表妹——胖胖鱼
- 春日
- 爱的痕迹
- 令我难忘的一件事
- 母爱.父爱
- 最让我难忘的一句名言
- 爱是……
- 我看改革开放30年
- 当家可真难
- 我的同桌—朱莹
- 捉猪趣事
- 捉猪趣事
- 最新论文格式标准
- 油松育苗与造林技术
- 近岸海域中的微粒理论与应用
- 企业成功要有两个团队:一个保住自己,一个推翻自己
- 基于城市化视角下中小城市建筑景观探讨
-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 刍议当前园林铺装景观设计
- 金花茶斜纹夜蛾的发生与防治
- “美丽乡村”乡土景观建设探讨
- 非线性优化理论、算法和Matlab应用
- 生态控制措施在园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 园林植物的色彩应用探讨
- 试论南通民营经济转型升级金融支持
- 试论杭州市产业集聚和外商直接投资互动关系
- 数字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 《春风吹》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 《大自然警号长鸣》
- 《避雨》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 故都的秋
-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 《我爱家乡的青稞》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 《“你们想错了”》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 “让画面美起来”作文指导课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 《金色的鱼钩》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 《论语》六则
- 天上的街市
- 《繁星》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 《詹天佑》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 《鹅》课堂教学实录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