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1
主动回应方能不负众望
前不久,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因明确“税率法定”,收获了代表的“点赞”和舆论的激赞。
国家税收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在本次人代会上,围绕“税率”二字的增删,从国家最高议事殿堂至民间舆论场,代表、专家、社会各界经历“激战”。从被删减到再回归,“税率法定”终究“起死回生”,这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生动写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涉及民众切身利益问题上,民意正在不断“加码”,“倒逼”人大积极作为。
客观而言,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人大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些法律法规的制定,部门利益化问题突出,不能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的愿望。监督工作也常常点到为止,不愿顶真碰硬,尤其是在面对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突发事件时,人大本应有所作为“不负众望”,结果却屡屡“不孚众望”。
人大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人们对人大的角色定位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国家权力机关职能作用的发挥有了更高的期待。人大工作不是“二线”,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一线”,甚至是“火线”。人们希冀,在建设法治国家、实现现代社会治理中,人大能发挥更大作用。
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发声”,对人大工作品头论足。这样的语境下,人大工作如果依旧“老方一帖”,关起门来“自弹自唱”;仍是“慢半拍”,对属于自身法定职权范围内的事项缺少担当,“被动”行权,结果将难逃民意的诘难。
与其坐等倒逼,不如主动出击。从实践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近些年来,人大工作正从被动应付、“做做样子”向主动出击、“做出样子”转向。立法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正从理念走入现实;人大监督正在从摆设的“花瓶”,向敢于较真、碰硬的“利器”转型;代表工作也从“偶露峥嵘”向“常态化履职”转变。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近日,针对群众和媒体反映,在“五水共治”中一些摘帽的河道“黑臭反弹”,省人大常委会迅速行动,召开专题视频会议,在全省部署开展“人大代表监督已治理的河”主题活动。该出手时就出手。省人大对民众关心的水质问题按下监督“快捷键”,正是主动回应民意,敢于有效作为的生动案例,必将引起各地人大、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
新常态孕育新机遇。人代会的结束,意味着今年人大立法、监督、代表等各项工作开启了“引擎”。人们期待,各级人大自觉适应新转变、迎接新常态、应对新情况,通过各种“自我加压”的方式,“倒逼”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倒逼”出人大担当、碰硬的工作格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雨中情
- 聪明泉
- 一次难忘的升旗仪式
- 我的家
- 秋天的礼物
- 接力比赛
- 水仙花
- 洗碗
- 打雪仗
- 萝神鼓
- 呼家庄——我的乐园
- 鹦鹉
- 第一次演讲
- 吹泡泡
- 乌鸦和狐狸
- 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性质的再思考 _民法论文(1)
- 物业管理合同性质辨析_民法论文(1)
- 浅议我国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适用问题_民法论文(1)
- 合作建房中的法律问题_民法论文(1)
- 浅析法人精神损害赔偿之否定_民法论文(1)
- 简论我国的夫妻财产关系_民法论文(1)
- 论夫妻约定财产制_民法论文(1)
- 论夫妻离婚时债务的处理_民法论文(1)
- 论合同法之代理原则对货运代理业的影响 _民法论文(1)
- 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探究_民法论文(1)
- 韩国民法上的传贳权制度_民法论文(1)
- 论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_民法论文(1)
- 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与思考_民法论文(1)
- 析垫付责任_民法论文(1)
- 论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_民法论文(1)
- 《从现在开始》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3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实录+习题+说课设计
- 《纸船和风筝》教学实录1
- 《称赞》教学实录3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实录+习题+说课设计2
- 《从现在开始》教学实录第一课时
- 《称赞》教学实录1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1
- 《从现在开始》教学实录1
- 《称赞》教学实录2
- 《称赞》教学实录5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2
- 《称赞》教学实录4
- 《纸船和风筝》教学实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