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2
公开课“感恩主题读书活动展评”的得与失
本节课是我的课题研究“八年级主题式读书活动的研究”的实施课例,正如学校领导的评价:本节课的设置的目标很明确,有非常积极地现实意义和明显地可行性和实效性。结合领导老师的中肯地点评,再回顾本节课的实施过程,经过自己深刻地反思,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得与失。
一、本节课的亮点
(一)激发了阅读兴趣,激活了阅读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次活动评比前,每位同学按活动主题要求通过各种途径去积极搜集有关“感恩”的文章、故事,并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形成感悟,写成读后感。都想着自己的读后感被选上,能有机会代表本组参赛,这样学生的阅读动机有了根本地转变,从“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
(二)积极有效地达成了活动目标
1、促成了学生积极有效地阅读与写作
主题读书活动评比的机制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的欲望,他们期待这表现自己、张扬个性的机会,他们搜阅到许多感恩且感人的作品,如《血色母爱》、《学会感恩,让生命充满爱》、《天使的礼物》等。学生用心去阅读,用心去感悟,触动了他们的灵魂,彰显了他们的真情。真正达到了积极有效地阅读与写作。
2、提升了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学生在搜集、阅读、感悟、写作的过程中,深深地感悟到, 在生活中,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挫折、感恩对手、感恩生活中的一切,在选手的激情感人的演讲中,在小组汇报交流的氛围中,学生被一种浓浓的爱、浓浓的恩情熏陶着、感染着,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每一位学生受到触动后,都喊出了心声――我要感恩!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以提高。本次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培养了学生的搜集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阅读写作能力;在课堂展示中,通过小组评比、整改,培养了学生评价鉴赏能力;在全班汇报评比中,有的选手,被自己笔下的感人的感恩故事感动得潸然泪下,心潮起伏,有的充满感恩的深情,尽情倾诉,这样积极地阅读效应,既唤起了学生的阅读情感,又培养了学生的演讲能力,锻炼了胆量,形成了技能,为他们在后面“世界读书日”读书活动演讲中获得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地基础;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自主评价鉴赏能力,如在自主评价这一环节时,有一学生评价:“文青宇同学汇报的《感恩困难》让我感触很深,是的,生活中我们感恩的不仅是一切给我们馈赠的事物,还有困难,因为困难能使我们成长,使我们明白痛苦的滋味,所以我们也要学会感恩困难。”他的精彩发言,赢来了同学、老师们的一阵阵掌声。
(三)培养并强化了阅读习惯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形成了一定的阅读习惯。习惯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本次活动后,我观察到学生一有空闲时间,就去教室图书一角去找书看,每节课前三分钟的阅读推荐的作品越来越精彩,摘抄越来越丰富多样,周记也越来越异彩纷呈,作文的文采也慢慢出来了,学生还盼望着下次读书活动的到来。当学生从没有时间读书书到挤时间读书,当学生渴望着下一次读书活动的呈现时,我想,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的目标达成也就很近了。
二、培养了合作探究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
这次活动让我感触至深的是各小组自主选拔参赛选手的环节,各小组成员对参赛选手的训练要求非常严格,普通话的咬文嚼字、句式的停顿、语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情感的表达,肢体语言的创设等,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作为老师,我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我想,学生们表现出的这种认真专注,积极热情,已远远超出了本次活动本身的一些内涵,因而我很庆幸为他们创设了这样一个活动的平台,展现自己的机会,这样的主题读书活动让学生真正体味到合作的胜利果实是来之不易的,合作的经验和精神是可以终生受用的。
以上是我上本次公开课的一些收获,通过课后反思总结,我觉得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归纳为以上几个方面。
1、活动形式的呈现比较单一
活动形式的呈现比较单一,气氛还不够热烈,。活动形式的呈现只限于个别同学演讲读后感,活动呈现形式可以更丰富多彩一些,如可以是讲故事、学生运用多媒体结合画面演讲、参赛者与台下学生互动的演讲等,这样就会产生很好的课堂气氛,真正形成一个开放而民主的课堂,在下次活动中,我一定会改进方式,努力创设一个更有气氛更有效果的课堂。
2、活动课的开展应呈现常态化
“主题式读书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积累和语感,再慢慢形成素养和能力,所以它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绝非一日之功。因而一次或几次活动课都不能达到真正地目标,所以应制订一个完整地系统地读书活动计划,每一次活动课应与前一次、后一次衔接过渡好,比如这次开展的是各组派代表进行“感恩主题读书活动展评”、那么前次活动可以在小组人人展评,产生最佳选手;后一次活动就可以在此次活动的基础上以丰富多彩的评比开展,或适当提高要求,让参赛者制作较简单的课件当堂展评,其中老师要加以指导。这样以来,学生的读书活动就会有计划、循序渐进的开展,读书活动的常态化生成了读书的习惯。
3、活动的展开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
在此次活动课中,活动前期和后期的工作,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但在课堂上,真正得以展示的仅是有限的几个参赛选手,其他学生都是幕后工作者,我想,今后开展的课堂展示中应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加,如开展每人三分钟阅读演讲或阅读推荐,读书辩论赛,阅读知识竞赛等,这样能让每位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获,让阅读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牵系每一位学生的心灵!
4、教师驾驭开放式活动课的能力要进一步提高
一节常规的优质课,需要执教者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智慧灵活地实施教学流程,而对于此类开放式的活动课展示,对执教者的要求会更高,挑战性更大。其关键要执教者精心备好课,不仅要备好老师,更要备好学生,我在此方面尤其需要再改进、再提高。
综上所述,此次活动展示课已画上一个句号,它带给我更多的是思考,我思考着在下一次活动展示课中,能更完善更成熟地促进学生的兴趣阅读、有效阅读,能真正实现“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并伴随他们一路健康成长”的读书活动的目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第一次洗毛巾
- 风娃娃闯祸
- 我的玩具汽车
- 我喜欢的小白兔
- 美丽的春天
- 羽毛球比赛
- 我的遥控车
- 我的家
- 夸家乡
- 爸爸妈妈陪我上培训班
- 打豆浆
- 滑滑板
- 我的小宠物
- 我的水晶球
- 猫捉老鼠
- 论程序正义的人性标准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法学三形态
- “中正慎罚”观念的高扬
- 对解决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的法律构想法学理论论文(1)
- 司法公正与依法治国法学理论论文(1)
- 中 国 近 代 法 学 教 育 的 先 导
- 儒法之比较及其现代意义法学理论论文(1)
- 邓小平法制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法学理论论文(1)
- 儒家法与西方自然法的本质区别法学理论论文(1)
- 简论各民族共创中华法律文明
- 中国古代律学(成就)述略法学理论论文(1)
- 中国古代家族法散论法学理论论文(1)
- 从美学的观点看法律
- 法官是什么?
- 一国两制与高度自治法学理论论文(1)
- 《雷雨》教学设计三
- 《最大的“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 《雷雨》教学设计十五
- 《雷雨》教学设计四
- 《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雷雨》教学设计片段
-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八
-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十二
-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七(A/B案)
- 《雷雨》教学札记二
-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十
- 《雷雨》教学设计一
- 《雷雨》教学设计十四
- 《雷雨》教学设计二
-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