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7-27
制动低频噪音问题分析
摘 要:文章从某车型制动低频噪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制动低频噪音问题的解决思路。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噪音;振动;频率
引言
汽车制动过程中的低频噪音一直是行业内的难题,低频噪音的产生是由制动盘与摩擦片之间的激励引起,悬架系统进行了参与对噪声进行了传递或放大,所以要解决低频噪音问题,不仅仅要从制动盘与摩擦片着手,必要时要从整个激励源及传递路径进行深入分析。
1 失效现象调查
车辆在正常行驶过程中进行制动,当车辆车速或减速度达到一定范围时,车辆产生“嗡嗡”异响问题。
2 失效分析
2.1 理论分析
制动异响是由于制动盘与摩擦片相互作用激励引起,低频噪音是经过整车悬架系统进行传递,在传递过程中悬架系统对振动进行减弱或放大,所以分析此问题需要对传递过程的振动频率进行测试。
2.2 试验测试
2.2.1 对噪音的发生频率进行测试
2.2.2 制动器产生的振动理想传递路径
制动器-转向节-下摆臂/转向横拉杆-转向器-座椅导轨,通过对各零部件振动频率进行测试:如图2所示。
对比各测点的振动数据,在传递路:制动器-转向节-下摆臂/转向横拉杆-转向器-座椅导轨,过程中振动大小依次减弱,但转向横拉杆振动表现最大,在1.5s处各方向都存在明显峰值,所以怀疑转向横拉杆在传递过程中有放大作用。
2.2.3 对转向横拉杆进行模态测试(如图3所示)
结果显示转向横拉杆在222Hz有模态峰值,与噪音产生了共振。
3 对策验证
通过改变转向横拉杆模态,避开200Hz-230Hz频率范围,对异响进行了验证:通过改变转向横拉杆模态,低频异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如图4所示)
4 结束语
制动低频噪音的解决不仅仅可以从摩擦片与制动盘着手进行,如果通过更改摩擦片不能有效解决时,可以通过对传递路径的分析,在传递路径上进行分析,通过在传递路径上减弱、吸收振动等手段减弱或消除噪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的一天
- 写生感受
- 读“学问”的故事
- 拔牙
- 海边玩儿
- 做一天的小保姆
- 姑姥爷终于爱洗澡了
- 妈妈,你快回来吧
- 汶川地震有感
- 我帮妈妈做件事
- 多彩的秋天
- 快乐的星期六
- 春天来了
- 暑假趣事
- 我的妈妈
- “第五代”与“第六代”的文化策略
- 乡镇为什么是民主化进程的“绊脚石”
- 民主是一种普遍价值观
- 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 二十世纪中国舞蹈的回顾
- 以作品存在为核心的美学——加达默尔艺术理论的基本框架
- 湖南“目连戏”演出本辩证
- 论公司经理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1)论文
- 论我国林业物权制度的完善(1)论文
- 工业时代的戏剧命运对魏明伦的四点质疑
- 论诉之利益-基于正当利益的司法保护及中国实践(1)论文
- 论梦与音乐创作的关系及其心理转换
- 新世纪美术的中西问题
- 民主、人权与社会变革
- 论独立民事抗诉再审程序之构建(1)论文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三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之四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之五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四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之二
- 《美丽的小路》片断赏析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之四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之三
- 《两只鸟蛋》片断赏析
- 《月亮的心愿》
- 《棉鞋里的阳光》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之二
- 《美丽的小路》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二
- 《胖乎乎的小手》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