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31
抢夺转化为抢劫的相关问题分析
抢夺罪和抢劫罪的主要区别是客体要件不同、犯罪客观方面不同。抢夺罪侵犯的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客体单一;抢劫罪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所有权,客体复杂。抢夺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劫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通过胁迫、暴力等方法夺取公私财物,数额不限。如果犯罪分子出于夺取财物的目的,在夺取过程中被受害者发觉,遇到反抗,犯罪分子继续用胁迫、暴力方法进行抢夺财产,就会由暗抢转化为明抢,由抢夺转化为抢劫。
一、抢夺转化为抢劫罪的条件
(一)抢夺转化为抢劫罪的前提条件
抢夺转化为抢劫罪的前提条件是行为人实施抢夺行为。抢夺转化为抢劫罪仅限于侵犯财产罪的范围内,犯罪的对象必须是公私财物,犯罪的目的必须是非法占有。犯抢夺罪的行为人不能因为数额较大或已经既遂认定构成抢夺罪,而是说明行为人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和故意行为。因此不论是抢夺未遂或既遂,只要行为人已经着手抢夺,存在故意抢夺心理,都可以认定为犯抢夺罪的条件[1]。
(二)抢夺转化为抢劫罪的客观条件
抢夺转化为抢劫罪的客观条件有两个,使用暴力和携带凶器。抢夺转化为抢劫罪必须是行为人当场对公私财物所有人实施暴力或用暴力方式威胁,实施时间必须在抢劫当场,实施对象不一定是被抢夺的受害人,可以是目击行为人犯罪行为和事后追捕的警察、周围群众等。在抢夺转化型抢劫罪中,行为人对受害者故意伤害、杀害等都是暴力行为,不再评价为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
(三)抢夺转化为抢劫罪的主观条件
抢夺转化为抢劫罪的主观条件是行为人毁灭罪证、抗拒抓捕、窝藏赃物和抢夺时携带凶器。
毁灭罪证是指犯罪行为人为了掩盖罪行,毁灭被定罪的证据,如销毁作案现场的遗留痕迹,湮灭其他书证物证等[2]。抗拒抓捕是指行为人对追捕公民或公安机关人员使用暴力,从而抗拒抓捕,特别是对其扭送、抓捕的受害人实施暴力。窝藏赃物是指行为人护住已经非法获得的赃物,不让其他追捕者或受害人夺回去。
二、抢夺转化为抢劫罪的立法缺陷和完善
(一)抢夺转化为抢劫罪的立法缺陷
(二)抢夺转化为抢劫罪的立法完善
1.立法应当完善抢夺转化为抢劫罪的前提表述。将“犯抢夺罪”作为抢夺转化为抢劫罪的前提,会放纵犯罪分子。有些抢夺行为人被发现后,为了达到刑法规定的毁灭罪证、抗拒抓捕等目的当场使用暴力,根据罪刑法定中的原则不能将抢夺转化为抢劫罪。因此,必须将“毁灭罪证”改成“毁灭证据”,将“犯抢夺罪”改为“实施抢夺行为”。
2.立法中应当规定适用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条件,即实施抢夺时财物数额必须较大。
3.细化行为人共犯的认定标准。如果由多名行为人共同实施抢夺,其中一人毁灭罪证、抗拒抓捕或窝藏赃物,行为人在抢夺过程中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其他没有使用暴力和暴力威胁的行为人同意共犯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则将其他抢夺行为人认定为抢夺转化为抢劫罪的共犯;如果没有使用暴力和暴力威胁的行为人在抢夺行为结束后才知道共犯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则不认定为共犯。能否将未抢夺的行为人和实施抢夺的、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的行为人一同认定为抢夺转化为抢劫罪的共犯,共犯与身份的关系有两种情况,一是具有特殊身份的行为人能单独认定该种犯罪,特殊主体和没有特殊身份的行为人共同实施犯罪,也可认定为共同犯罪;二是身份影响刑法轻重和犯罪性质。
转化型抢劫罪与普通的抢劫罪相比较复杂。在司法实践中,抢夺罪和抢劫罪之间的转化问题争议较多[3]。本文简单的分析抢夺转化为抢劫的条件和立法缺件,提出完善立法的几点措施。在抢夺转化为抢劫罪中还存在较多问题,都需要广大学者深入研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爸爸
- 爱读书的我
- 我的朋友背叛了我
- 我是这么一个人
- 堂哥
- 我的小表妹
- 优秀的他
- 妈妈爱我
- 我的老师
- 小表弟蒙牛
- 我的自画像
- 妹妹
- 我的姐姐
- 可爱的“粉儿”
- 同桌
- 论团体拓展训练对提升公安院校学员核心能力的作用
- 高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探析
- 论行政法对私法的借鉴
- 海上货物运输中的承运人识别
- 法经济学视野下政府对临界过期食品的监管
- 关于我国夫妻共同财产中人力资本问题的法律思考
- 劳动者工资权益的法律保障与监督
- 德国宪法中的“客观价值秩序”研究
- 大陆法系国家亲属作证特权的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 校园伤害案件法律问题的研究
- 关于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 旅游消费者权益民法保护问题探讨
- ATM取出假钞的民事举证责任分析
- 浅析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
- 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法社会学思考
- 《借生日》教学设计之二
- 《借生日》片断赏析之一
- 《雪孩子》教学设计之二
- 让情感说话——有感于《雪孩子》的朗读教学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综合资料之一
- 《借生日》综合资料之一
- 《雪孩子》综合资料之一
- 《雪孩子》教学设计之一
- 《雪地里的小画家》片断赏析之一
- 《借生日》教学设计之三
- 《雪孩子》片断赏析之一
- 《雪孩子》教学设计之三
- 《借生日》教学设计之一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九
- 《借生日》综合资料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