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23
为什么说日本动漫辉煌不再
账面繁荣难掩日本动画行业的危机,原本让他们独树一帜的创造力,逐渐演变为一场为取悦观众而上演的IP空洞化游戏。
随着5月28日3D动画电影《哆啦A梦:伴我同行》在中国内地公映,不少70后、80后掀起了一股怀旧潮。正如其他日本动漫作品一样,《哆啦A梦》陪伴了他们的成长。在片中,这位胖胖的机器猫最终告别了主人回到未来,这也是这部作品被称为“告别版”的原因。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日本动漫正告别昔日辉煌的一个象征。
但是这种将每个IP资源竭尽所能开发的衍生品模式已经开始遇到挑战。日本专门研究动画形象市场价值的公司Character Databank通过调查发现,2013年传统大火动画形象的衍生品销量开始下滑,传统的购买群体在购买频率方面开始减少,反而是以前动画制作公司衍生品的非目标人群增大了消费量。这与美国市场非常相似,迪士尼的常规衍生品销量已经连续多年下滑。
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在日本动画市场,成功已久的动画IP依然占据着屏幕主流,而新的动画形象尚不足以取代这些IP。以2014年为例,日本票房最高的三部动画电影是《浪客剑心》、《名侦探柯南》、《哆啦A梦》,这三部都是诞生超过10年的老作品。这些成功已久的动画IP不仅是观众的屏幕常客,同时也是衍生品常客。除了深度粉丝,普通粉丝并不会像购买快消品一样购买这些动画的衍生品。所以,推出新款衍生品并不意味着一定可以增加衍生品的整体销量。
而唯市场论也让日本动画制作公司逐渐成为“市场追随者”而不敢轻易发布颠覆性作品。宫崎骏和庵野秀明两位日本动画巨匠曾多次公开表示,日本动画行业一味追求萌、腐、宅的氛围终有一天会摧毁整个行业。
其实,并非日本的动画制作公司没有理想,是现实的压力让他们不敢对市场随便点头。在日本,大部分动画制作公司都是15人以下的小团队,这些公司基本上处于卖一个作品才能有钱做下一个作品的状态。而针对这些小制作公司的融资、贷款服务并不丰富,除非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制作人掌舵,否则这些小公司基本上不会有富余的经费来让他们做一款没有被市场验证过的类型动画。这也导致大部分日本动画制作公司扎堆于几大成熟类型,而对未验证过的类型、题材不感兴趣。随之而来最大的风险是:观众终有一天会看腻了这些同质化作品,并逃离这个空洞的动画市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家乡的樱桃沟
- 蝉和蚂蚁
- 坚持就是胜利
- 未来学校
- 我的铅笔
- 我的小汽车橡皮
- 观察蚯蚓
- 可爱的我
- 未来的学校
- 请不要伤害花草树木
- 松鼠的名片
- 炒鸡蛋
- 记一次拔河比赛
- 假如我是市长
- 刷碗
- 安防监控术语详解
- 电线管的基本知识
-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小常识
- 浅谈建筑电气工程师的素质
- 零线,中性线,地线的区别
- 《中东铁路部分利权的收回》(1)
- 我国筑养路机械市场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思索(1)
- 关于构建和谐公路的思考(1)
- 虚拟建设的由来及其内涵分析(1)
- 导线敷设方式的标注
- 浅析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1)
- 快速计算导线载流量的口诀
- 发展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思考(1)
- 电气安装工程变配电室主要问题主要质量通病防治
- 城市道路交通问题探讨(1)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
-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 《果园机器人》教学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 《赵州桥》教学设计
-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