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7-27
浅析庭审话语中的礼貌策略
一、引言
一般认为,庭审语言是以抗辩性为突出特点,然而通过对庭审话语的分析,本文作者发现庭审过程运用了大量的礼貌策略。如何表达礼貌以及如何在交际中运用礼貌策略一直都是语用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由此产生了Leech总结的礼貌准则以及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保全理论。Leech的礼貌准则主要包括六大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这些礼貌准则是分别以说话人和听话人为出发点,对话语的礼貌特征进行了具体的总结,而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保全理论总结出了交际参与者有着对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的需求。借助这一理论,在交际中顾及听话一方对两种面子的需求,同时结合Leech的六大礼貌准则,可以有效降低会话过程中面子威胁行为的威胁程度。在法庭之上进行激烈的辩论时,面子威胁行为尤为突出,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英美法系国家的律师在庭审过程中的话语,总结出以下两个层面的礼貌策略:主动礼貌策略和被动礼貌策略。
二、主动礼貌策略
由于交际参与者有着对积极面子的需求,那么说话者在会话过程中则需要运用恰当的礼貌策略降低面子威胁行为的威胁程度。本文通过Leech礼貌准则中的“赞誉准则”、“一致准则”分析庭审话语,总结出以下几种主动礼貌策略。
第一,给予听话人适当的赞誉。根据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保全理论,交际参与者有对积极面子的需求,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欣赏和尊敬。在英美法系国家有陪审团参与的庭审中,陪审团是由一群普通人组成,因此要想赢得陪审团的支持,运用好这一策略对庭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试以某位庭辩律师的话语为例:“你们具有很强的责任感,你们比这些警察都要勇敢”,在上述庭审话语中,律师灵活运用了“赞誉准则”,为满足陪审员积极面子的需求,律师通常会适当地说一些赞誉之辞,给陪审团留下好印象,使他们处于庭辩的有利地位。
第二,利用能缓和庭辩分歧的语句。在庭辩过程中,律师会适时利用自己的言语缓和辩论中的分歧,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缓解直接的对立冲突,从而起到了礼貌的会话功能,降低面子威胁行为的威胁程度。如1995年辛普森案的辩护律师约翰尼・科克伦在其结案陈词中所说,“我的当事人,即被告O.J.辛普森先生现有权对案件进行辩解,但是各位先生、女士,我要做的不是为我的当事人进行辩驳,而是试图讨论从现有证据提取出的合理推论点”,这句话中运用了“一致准则”,他所说的“我要做的不是为我的当事人进行辩驳”,正是这一准则的一大体现,满足了陪审员对积极面子的需求,大大减小对话双方的分歧,从而降低了其话语中威胁面子成分的威胁程度。
三、被动礼貌策略
被动礼貌策略主要是出于满足交际参与者对消极面子的需求,避免强加于人,干涉、阻碍别人选择行动的自由。这一策略集中体现了Leech礼貌准则中的“得体准则”,“慷慨准则”。
第一,表达出积极合作的意愿。传统观念中的庭辩是双方当事人的律师或者刑事案件中的控辩双方处于对立的状态,以坚定的立场进行激烈的辩论,然而事实证明,适度表达积极合作的意愿会减少听话人的抵触心理,拉近与听话人之间的距离。运用这一策略,律师的辩护词看似对另一方有利,实则是在为之后的反驳做铺垫。比如,“希望我所做的陈述能够帮助你们做出判决,也希望这些不会影响到你们的判断,让你们作出妥协,你们所做的都是正确的事”。从表面看来,该律师所说的话并不是对他的当事人有利,实际上他运用了“得体准则”,即最小限度地使别人受损,最大限度地使别人得益,非常巧妙地表明他愿意积极合作,而又不从中干涉,帮助陪审团作出一个好的判决,这无疑满足了陪审员对消极面子的需求。
第二,运用第一人称指示语“我们”。在法庭辩论阶段运用第一人称指示语“我们”,原本只代表其本人,实际上起到了拉近听话人和说话人之间距离的作用。比如,“这是值得我们奋斗的理想,虽然到目前为止这一理想还未实现,但是现在我们拥有这样的陪审团,我想,在这一特殊案件中我们能够实现这一切。”该律师巧妙地使用了具有包容性的第一人称指示语“我们”,使陪审团加入到他的话语中,体现了Leech礼貌准则中的“慷慨准则”,最小限度地使自己得益,他的本意是指他本人,但通过说“我们”也赋予了陪审团以高尚的道德责任感,拉近了与听话人的距离。
四、结语
通过分析庭审语言,我们可以发现在法庭之上律师要劝服别人接受他所陈述的事实,礼貌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于法庭之上的礼貌策略不同于平时会话中所用到的礼貌策略,因前者更加注重达到劝服的会话目的。正确地利用礼貌策略,能够拉近交际参与者之间的距离,减少心理上的抵触,增进双方之间的信任,其结果会使论辩变得更加有力,从而达到劝服的目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支荧光笔
- 我家的小狗
- 我家的香水兰
- 玩微型“过山车
- 我眼中的秋天
- 假如我是一条鳄鱼
- 美丽的荷花池
- 寻找声音
- 纠正坐姿
- 小小榕树果
-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 豆子发芽观察日记
- 我的梦想
- 可爱的比莱尔比村的孩子
- 淘气的猴子
- 初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的比较分析
- 浅析如何提高高中英语的教学素养
- 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素材
- 温儒敏高考作文研究述评
- 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自信能力的培养探索
-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 巧借多媒体技术优化英语类型课教学
- 语文说题例谈
- 基于中外文化差异性的英语学习方式
- 馅饼星球来的人
- 知人论世:未学先知还是应时后补
- 巧设训练层级 助推能力发展
- 读邓天玉《邢福义为学路》
- 动态课堂生本资源
- 论何永生的小说技术解读
- 《荷叶伞》教学设计
- 在家里
- 识字3
- 15夏夜多美
- 小小的船
- 爷爷和小树
- 数字 数字歌
- 哪座房子最漂亮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 四季
- 我们的画
- 小小竹排画中游
- 操场上
- 《松鼠和松果》教学片段实录及教学反思
- 寻找冬天的小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