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8
论国际时事新闻在国际法教学中运用
国际时事新闻通常都是关注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的事件。因为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而国家之间的重大外交事因受到普遍关注,由此成为国际热点新闻。这些时事新闻涵盖外交、军事、领土、反恐等领域,而这些领域正是国际法的基本内容,这样国际法课程教学与国际热点时事具有契合性。国际法作为法学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理解、掌握国际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分析和解决国际法律问题的能力。因此国际时事新闻是国际法的教学中的资源与素材可以激发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师生互动,案例分析,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分析国际法律问题的能力。
一、国际时事新闻在国际法教学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鉴于国际时事新闻在国际法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在国际法教学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引用国际热点时事来讲授该国际法的相关内容,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国际时事新闻在国际法教学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时事新闻材料的选择较随意
国际时事新闻内容较多,每天都会产生。但不是每一个热点事件都可以引入到国际法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引入的时事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如果对材料不经证实或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就随意引入教学中,不作科学的选择和归纳,不对提出的问题精心设计,甚至所选材料和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完全脱节。这样往往达不到教学目标,反而让学生茫然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运用国际法基本原理。
(二)运用方式单一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国际时事新闻当作案例来教学。时事案例与其它课程中的案例有所不同。其它事例的结论通常是己经确定了的,而时事案例因为才发生或正在发生,是没有结论的,需要学生结论国际法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去讨论、去辩论,提交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因此时事新闻教学的实施至少要有实施前的准备、实施过程、实施后的反馈等三个相辅相承的环节。在实际的授课中,这几个步骤没有完全做到,甚至其中几个步骤被略掉了,这种做法使学生对热点时事不能全面了解,缺乏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思路与方案,难以提高学生对国际时事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三)偏离主题
对国际时事新闻没有作科学的甄选,因为其是热点新闻,或是趣味性强就生硬地搬进国际法教学中来。在教学中对该时事过度强调时事新闻本身,有喧兵夺主的作用。比如,花大量的时间用于时事案例本身的人物、情节等方面的介绍,而淡化了与案例结合的教学主题,把课堂教学演变成了播新闻,忽视了时事新闻本身仅是教学过程的一个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原本的教学目标。
国际时事新闻在国际法教学中运用存在的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国际新闻时事的案例性质认识不足、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目的不明确、运用的方法即案例教学法运用不到位等。
二、如何在国际法教学中正确运用国际热点时事新闻
教师首先应正确认识时事新闻在国际法教学中的性质和地位,正确处理新闻与教学的关系,并提高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方法。
(一)正确认识时事新闻在国际法教学中的性质和地位
国际时事新闻通常都是关注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的事件。如近段时间的俄罗斯乌克兰军火冲突、巴以冲突、ISIS恐怖组织猖獗等等。教师首先把这些热点时事新闻进行归纳总结,设置相应的问题,然后再运用在具体的教学中。国际热点时事新闻本身并不是国际法教学内容,只是国际法知识、理论教学的媒介。教师要运用这种媒介,让学生结合己知的国际法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其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国际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二)正确选择热点国际时事
明确了国际时事新闻在国际法教学中的地位后,对国际时事新闻的选择也犹为重要。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而国际时事新闻热点又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国际时事新闻的收集、整理和运用,是为了深入浅出地传授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因此采集热点时事要围绕紧密结合教学目标,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来进行甄选。在时事新闻的选择、问题的设计、小组讨论、总结归纳等各环节都应该坚持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原则,克服材料选择的随意性。
(三)正确掌握和运用时事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国际时事新闻案例教学是以国际热点新闻事件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通过讨论、辩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国际法的相关概念或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国际法律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它主要表现为围绕案例的讨论分析而展开教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和评判。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以此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案例教学法主要分两个步骤:时事热点的选择和运用。教师课前收集热点时事案例,对案例的选择应遵循典型性、针对性、系统性、时代性的原则;运用案例分为有阅读、分析讨论、提出观点三个环节,各环节环环相扣,始终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国际社会形势动态,选取有教学价值的事件,经过“加工处理”即整理成可阅读的材料,提炼出问题供学生分析思考。这种方式一方面对学生的知识撑握是个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对能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理论提高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多彩的秋天
- 我们要的唯一
- 转身的幸福
- 小白兔结婚
- 中山公园
- 你可知道
- 原来他并不可怜
- 祖国在我心中
- 我的烦恼
- 脚印
- 文具盒的自述
- 彼岸花也没有开放
- 成长的滋味
- 母亲的爱是空气
- 那一幕
- 绿色GDP统计的难点及解决途径探讨
- 2015年春节黄金周消费市场平稳较快增长
- 内部审计如何发挥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
- 市县级医疗事业单位审计的重难点及其对策研究
- 把握世界大势 提高开放水平
- 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与原则
- 外部审计对终极控制权的制约作用分析
-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商营销模式分析
-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难点解析
- 论国际金融工具在海外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运用
- 坚定信心 奋发有为 推动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
- 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利益保护关系研究
-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力的措施探析
- 宏观经济政策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
- 20《三顾茅庐》
- 7《开国大典》
- 9(选学课文)
- 22《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 15《庐山云雾》
- 《练习6》
- 13《将相和》
- 25《爷爷的芦笛》
- 1《沿着红军走过的路》
- 23《螳螂捕蝉》
- 14《挂两支笔的孩子》
- 24《最大的麦穗》
- 21《古诗三首》
- 8《学会合作》
- (选学课文)《松坊溪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