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7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探讨(1)
摘 要:目前,隧道施工是三道工序;本文介绍周二道工序建设隧道工程,以科技进步改进传统的工艺技术,力求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质量,提高工效。关键词:锚喷治水支护 泵送自防水混凝土 承载 耐久性。
近来,由于工作之便,找到三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高速公路隧道建设工地考察,实地参观了施工现场,对于现行的施工技术和程序有些思考。今撰文提出新的技术方案,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现行的施工技术程序为三道工序:
1、爆破后,在裸体岩巷中采用锚喷技术进行支护,封住裸岩;
2、喷展表面铺贴一层有机板材;
3、在有机板上浇筑自防水混凝土。
这种工艺为刚柔结合的防水衬砌技术。
当参观现场作业后,第一层是喷射混凝土,效果仅是支护,喷层无抗渗性能。而对于隧道工程各种复杂的地质情况,尤其是含水层串通微细裂隙给工作面造成淋渗水时,这种支护的质量抵挡不住岩体渗漏水的浸入。当工程第一道工序结束时,仍有部分区段照旧淋水。仅是把原来在基岩的渗水,现位移到喷层表面,喷层根本没有封住淋渗水,因喷层无抗渗效果。
针对淋水问题询问施工人员,答复为;他们一旦铺设有机板材后,淋水即抵挡在有机板外顺板材流入盲沟排出,浇筑混凝土时不会受影响。
我认为:作为一道至关重要的防水屏障,在铺设了有机板材时必须与支护层贴实,而喷层表面是凹凸状不平整的工作面,在这样基础上铺设有机板材,留有许多小空间却无法贴实。
有机板材的应用位置,是两层混凝土间的夹层,喷层不平,混凝土浇筑时粗骨料石子锋芒容易刺破有机板材。那么,一旦有机板材被人为破损,何谈防水功效?是弊病之一。另外,喷层与浇筑混凝土的主要作用是承载,把一个实施30cm的混凝土工程人为分成两层,并且不能粘结为一体,降低了混凝土的整体性,损失其承载功效是沿弊病之二。再说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与有机板不能同步,混凝土服务年限大于70年,而有机板小于70年,也小于工程的服务年限。夹层有机板材客观存在自然老化,因此说,一旦有机板材老化即丧失了防水功效,是弊病之三。这种技术的关键是被动防水,因第一层支护不防水,仅依靠有机板材和衬砌混凝土的防水功能,这样,工艺多而没有达到主动防治水的效果,值得研究。
针对上述技术现状,现提供用二道工序完成隧道防水与承载的施工技术方案:
1、锚喷治水支护
2、内衬自防水泵送混凝土本项目的特点:锚喷治水支护、迎水封堵渗水点,达到主动治水的目的。第二道衬砌工序与前道喷射混凝土粘结密实。形成整体的自防水高强度构件。
1、粘结力作用,BR防水剂与水泥水化时,反应生成物——无机硅胶,在喷射作业时,喷射物在胶体粘结力的作用下,呈团状喷出,在岩体上粘结牢固,迎水喷射能有效地封住淋渗水点、微细裂隙等。形成的喷层达到治理淋水目的。
2、在速凝前提下,喷层抗压强度提高10——35%,改变了掺速凝型产品而损失喷层程度的通病。
3、降低回弹率,本技术回弹率低于15%,而其它产品回弹率为35%,对于提高工效、降低原料消耗是十分显著的。
另外,BR水化物——无机硅胶体对混凝土体内钠离子拆出有抑制作用,杜绝化学腐蚀。对于喷层提高耐久性。抗渗自防水的性能是非常有利的。
本项技术对支撑的钢拱架和钢筋无锈蚀危害。
本项技术是用BR速凝型增强防水剂喷射混凝土工艺,顶林水作业,在顶板每平方面积淋水量1m3/h的条件下,用本技术可治水封闭岩体,治理淋水,喷层抗渗大于S30的抗渗性能。
1、凝固时间:BR速凝型增强防水剂喷射混凝土凝固时间30s一7min;
3、提高抗压强度10——30%,粘结力大于3.4MPa;
4.适用地质条件:表土层渗淋水,砂层涌水封治,泥质角砾者普淋普渗,各种基岩淋水和冶金矿硫酸根离子含量448mg/L,均可预水治理。目前,己实施治水工程四万延米,均取得良好效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如果我有一朵七色花
- 她关心我
- 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
- 雨中情
- 我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
- 二十年后
- 我的舅舅
- 我盼望着这样一个星期天
- 我玩(打)游戏,老妈打(玩)我
- 夏天的公园
- 说说我的伤心事
- 写给解放军的一封信
- “暖炉”
- 给奶奶的一封信
- 我种了一头丝瓜
- 浅谈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财务战略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 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现状及相关建议和对策的探讨
- 试论公交企业财政补贴下的财务管理目标
- 浅议我国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问题初探
- 浅谈放心粮油连锁经营的财务管理
- 浅议针对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国内外的比较
- 国库集中收付体系下推行公务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财务预算与财务风险规避研究
- 新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方向分析
- 浅谈企业中财务管理的地位与强化措施
- 浅谈加强企业内控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 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医院国有资产管理
-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及实现途径分析
- 激活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战略问题研究
- 《开国大典》教案学案设计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9第二课时
-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 《开国大典》教法建议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 《开国大典》教材相关
- 《七律·长征》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2第一课时
- 《开国大典》词语
- 《开国大典》学法提示和预习提示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2第三课时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9第三课时
- 《开国大典》词语解释及造句
- 《开国大典》难句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