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群众文艺运动的新方向

群众文艺运动的新方向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8

群众文艺运动的新方向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非常重视乡村文艺工作,边区各地活跃着许多乡村剧团,特别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后,阜平高街村剧团自编自演的《穷人乐》取得演出成功后,好评如潮,被作为“发展群众文艺运动的新方向和新方法”而在边区全面推广,号召乡村剧团“沿着《穷人乐》的方向”发展群众文艺运动,组织群众文化生活,从而推动了敌后乡村文艺工作的大发展。敌后乡村文艺成为根据地建设中的一朵奇葩,绽放在华北敌后。

《穷人乐》的创作和演出充分体现了“真人真事”的鲜明特点。阜平县高街村自编自演的《穷人乐》充分发挥了劳动群众的创作才能,从创作的内容和表演的形式上都由群众自己决定。高街村原来是五台山封建喇嘛地主的佃户村,佃户深受地主的剥削,挣扎在死亡线上。抗战时期,党在高街村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贫苦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生活上得到了改善,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比以往都迫切,产生了把自己的生活搬上艺术舞台的想法。1944年秋,高街村合作社主任陈福全和村民周德福、李盛兰等人自编自演《穷人乐》。该剧反映劳动人民翻身的过程,在表演形式上,融话剧、歌剧、舞蹈、秧歌舞、快板等于一体,被群众戏称为“大杂烩”。陈福全等30多位农民参加该剧的演出,做到了“真人演真事”。群众一跃成为文艺的创造者和执行者,真正成为了乡村文艺运动的主角。

《穷人乐》是文艺工作者与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延安文艺座谈会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自觉投入到敌后火热的乡村斗争中,亲自挖掘“真人真事”的创作题材,帮助乡村剧社创作和演出。《穷人乐》就是文艺工作者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创作过程中,高街村剧团得到了八路军抗敌剧社汪洋、林韦、华江等专业文艺工作者的帮助。他们与陈福全、周德福等村民就剧本的题材与表演,多次商讨,反复修改,几易其稿后,终于完成了14场的大型戏剧,剧本的水平也大大提高。在排练和演出过程中,文艺工作者用专业技能精心指导,比如在表演春天挨饿时,由于叙述语境的变化,亲身经历的农民进入不了演出的状态,说话语气和动作表演都不到位,后来经过专业文艺工作者的指导,学会了释放情感的时机和方法,才表现出了农民痛苦和仇恨。而在表现“中央军南退”的部分中,农民提出用“唱歌”来表现“吃紧”的地方,才能充分表达情感,引发群众的共鸣。《穷人乐》的成功创作和演出,体现了文艺的大众化、群众化,实现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同时,也实现了“工农兵走向文艺”的可能性。

高街村剧团编创的《穷人乐》,为乡村文艺活动的发展指引了道路,极大地推动了晋察冀边区文艺活动的深入开展,由专业文艺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加的群众性的文艺活动,很快在边区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文艺活动的热潮,进一步激发了人民团结抗战的信心,为抗战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大树爷爷生病了
看泥鳅测天气
我爱妈妈
快乐的比赛
缝扣子的快乐
读《聪明的山羊》有感
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快乐的暑假
家里着火了
六一儿童节
书中有悟
阳光总在风雨后
小白兔和小松鼠
我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大松树生病了
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下)(4)法学理论论文(1)
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下)法学理论论文(1)
从身份到契约法学理论论文(1)
论罚则(3)法学理论论文(1)
关于“打官司难”问题的调查报告法学理论论文(1)
法和正义的发现与程序中的对话(6)法学理论论文(1)
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上)(8)法学理论论文(1)
从身份到契约(3)法学理论论文(1)
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上)(10)法学理论论文(1)
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上)(7)法学理论论文(1)
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上)(9)法学理论论文(1)
论罚则(4)法学理论论文(1)
论罚则(9)法学理论论文(1)
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上)(3)法学理论论文(1)
挪用公款罪有关法律适用问题探析(4)法学理论论文(1)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说课教案
《假如》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我选我》教学设计2
《一分钟》教学设计
《静夜思》教案
《称象》教案
《快乐的节日》教案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1
《一分钟》教学设计
《北京》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徐国丽
《一分钟》教学设计1
《葡萄沟》教案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与反思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