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9
试析胡耀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胡耀邦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一生是光辉的。胡耀邦长期从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军队、地方、共青团、党校等思想战线系统担任过重要职务,后又担任党的总书记,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系统而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一、思想萌芽:革命到哪里理论教育的阵地就建到哪里
解放战争打响后,胡耀邦主动向毛泽东请缨上前线,先后任冀热辽军区代理政治部主任,晋察冀野战军第四纵队政委、第三纵队政委,第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大力开展军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他先后转战华北和西北,参加领导了大同、张家口、石家庄、太原、宝鸡战役等,发扬了政治工作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更加发挥了对敌政治攻心的巨大作用。1949年11月,他率第十八兵团第六十一军为左路军,南下解放四川,并担任中共川北区委第一书记、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后又被任命为川北行署主任。在治理川北期间,他反复强调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思想武装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大力兴办《川北日报》、川北大学,建立起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阵地。针对一些干部中的不良现象和风气,他开展了干部学习运动、整风运动、“三反”运动等,树立起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权威。
这一时期,胡耀邦从青少年工作岗位到军队政治工作岗位,再到主政一方的高级领导干部,不管革命到哪里,他都大办刊物、学校,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阵地建在哪里。实践中,他深入寻找和探索理论教育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并在一定领域和范围内取得成功,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开始萌芽和显现。
二、思想形成:在同“左”和右的错误倾向斗争中坚守理论教育本色
在团中央工作期间,胡耀邦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阵地的建设。1953年秋季,胡耀邦每到星期天晚上都要召集那些负责《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和中国青年出版社,以及团中央宣传处的同志到他家开会[3]P180,并多次指示团属报刊发表社论,引导青年思想。他强调,“团中央之所以要办《中国青年报》,就是为了通过它指导青年运动,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青年”[3]P181,“《中国青年》第一位的工作是抓思想”[3]P184。不仅如此,他还善于运用舆论媒体主动发声影响青年,先后在《人民日报》发表《列宁论青年共产主义教育――为纪念列宁八十五周年诞辰而作》《把我们的全部知识传给我们的接班人》《中国青年的共产主义教育》等一系列文章,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这一阶段,胡耀邦主政团中央,他围绕在青年中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一任务,发表了大量讲话和文章,组织了大量学习活动,在实践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独到见解和方法。胡耀邦下放湖南和陕西后,面对“左”的错误倾向,他不顾个人安危,奋起纠偏纠错,但终因形势而失败并受到迫害。在亲历同“左”和右的错误倾向斗争中,胡耀邦坚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色,其理论教育思想得以形成和坚定。
三、思想成熟:在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75年7月,胡耀邦被派到中国科学院整顿工作,他响亮地喊出“新长征”口号,对青年提出了四条要求:大学革命理论,大树革命雄心,大讲革命纪律,大长革命精神。一时间,“新长征”口号传播开来,成为胡耀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成熟的一个开端。
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3月,党中央任命胡耀邦为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主持工作。由于中央党校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创,胡耀邦到任后,大力开展整风肃纪运动,果断处理遗留问题,为复校开学扫清一切障碍。在办学方面,胡耀邦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提出要把党校办成捍卫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强阵地,把党校办成发扬光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模范。他提出编纂四个方面的书,即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并在最短时间内抢编了100万字13本教材。在中央党校复课之后,他提出“四不主义”,即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不装袋子,消除了学员顾虑,活跃了学员思想,并鼓励学员“要敞开思想,真正地学到点马克思主义”[5]。
这一时期,胡耀邦一直担任党的重要职务直至党的总书记,他深刻总结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引导全党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标志着胡耀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成熟。
四、小结
自参加革命以来,胡耀邦一生都战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前线。实事求是是胡耀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精髓。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胡耀邦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做到了真学、真懂、真信、真教。在抗大时期,他集中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常撰写理论宣传文章,受到毛泽东的赏识;在团中央工作期间,他在全团开创了“朝气蓬勃、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并至今被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引作校训;在川北、湖南、陕西、中央党校……实事求是指引着他开展好工作,教育好人民。他将这样的信条深深地烙进心里,甚至在自身遭遇迫害、家人遭受厄运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信仰、坚持真理。在长期政治工作中,他始终同“左”和右的思想划清界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体现在胡耀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中。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他总是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从工作对象的实际出发,坚持服务大局和服务群众相统一,做到实事求是。在儿童局工作期间,他从教会儿童扫盲识字开始;在陕西纠“左”时期,他从喂饱群众肚子开始;在团中央工作期间,他从大兴学习之风开始;在拨乱反正时期,他从真理标准大讨论开始;在现代化建设时期,他从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中,他始终身体力行地践行实事求是,始终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坚持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教育人,在实践中塑造人。
“能不能实事求是,敢不敢实事求是”[6],是胡耀邦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就是这样一位既朴实又伟大的人,用坚定理想和高尚品德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学习他的信念和作风,传承他的思想和精神,为把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推向新的高度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公园
- 家乡的“魔术师”
- 月亮
- 秋天的色彩
- 欣赏
- 河水
- 我真后悔
- 春天来我家
- 记一次综合实践
- 我家的东山
- 我家的金银花
- 家乡的杨树
- 春天的美丽
- 雷雨
- 射阳河
- 中国民歌合唱作品的情感美
- 音乐剧歌曲《假如我是一个阔佬》的人文特质
- 谈长笛演奏气流方向的掌控
- 浅谈高校器乐演奏教学中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 漫谈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 钢琴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高校西方音乐史课程实践改革与实施探究
- 二胡演奏艺术简说
- 探究琵琶独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音乐表现力
- 莫扎特钢琴协奏曲K.466的乐思阐述
- 幼儿钢琴启蒙教育探析
- 歌唱中乐感的塑造与培养(一)音乐感觉的塑造与培养
- 浅谈缄默知识理论在声乐演唱艺术中的作用
- 普契尼歌剧咏叹调《你那颗冰冷的心》演唱分析
- 古琴弦上的律与乐
- 满山的灯笼火把、树叶都是绿色的吗、成长、球王贝勒、语文百花园三
- 人类的老师
- 牛郎织女 教学设计
- 绿叶的梦、芦叶船、一只贝、快乐的暑假
- 古诗三首、观潮、火烧云、四季童话
- 放飞蜻蜓
- 瀑布 教学设计
- 难忘的八个字
- 古诗两首:惠崇〈春江晓景〉、 游园不值 教学设计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翠鸟、飞吧,海鸥、
- 山村的早晨
- 张衡|捞铁牛
-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
- 虎门销烟、0的突破、语文百花园七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