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02
一位民企职工的打工史
一位曾经熟悉的前同事,几年未联系,近期突然连续发邮件、打电话给我,问我是否知悉合适的岗位,方便就引荐一下。他的要求不高,从事老本行,月薪3000~5000元,工资不拖欠。原来,他所在的某大型民企经营状况持续走低,机关人员被辞退四分之三,他虽然担任电力技术的主管,却也没逃过这一劫,51岁的他,今年初也像其他众多离职员工一样,由该民企支付了经济补偿金,便与企业脱离雇佣关系。从此,企业只是每月为他支付几百元社保,直到他正式退休为止。眼下他正广泛撒网,谋求一份基本对口的专业岗位。他的经历颇让我感慨,也可视为某些企业职工的缩影。
30多年前,因为父亲是某大型国企的职工,他得以进入这家企业的技校,毕业后分配在企业下属的某车间,当了两年一线工人,适逢企业和高校联合办电大班,他考入电大,脱产学了三年的电力专业,再分配到车间任技术员,成为企业聘用干部。他娶了本企业一家集体单位的一位女工,分到一套40多平方米的厂区房。有那么几年,企业效益颇好,时常分钱分物,他也多少沾了福气。
该国企的主要领导很聪明,90年代中期以前,陆续向职工集资,从借款到发行内部股,职工人人都有份。他厚起脸皮向父亲要钱购买了企业债券、股票,好的年份或职工要求强烈时,企业也支付利息或股息。90年代末期,企业经营大幅滑坡,屡屡拖欠工资,国家开始搞房改,职工住的成套房子都要花钱买,他只得向父亲借款购房;企业搞下岗分流,他爱人失去岗位,只好去给个体户照看门面。新世纪初,企业大规模改制,他所在的企业从国企转为民企,职工身份都变成了民企职员,职工买断身份的钱款,个人再添加一笔金额,入股新民企,否则请走人,他被迫掏钱买工作(他自己的话)。
新民企的分配差距变得非常大,职工以前在国企的工资只作为档案工资,仅仅在退休时才参考执行,在岗职工的工资、奖金、股份等收入,彼此差异悬殊至N倍。2002至2008年,遇到经济上升期,企业上市、借贷、发行债券、规模急剧扩张,忙得不亦乐乎,企业中高层领导多半赚了大钱,类似于他这样的普通职工没得到什么好处。近几年企业所处行业的产品严重过剩,企业开工不足,不断减人裁员,离职最终落到他头上,50来岁的人还得到处找活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在硬笔书法比赛前夕
- 我爱你,中国!
- 小学生如何利用电脑?
-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 草
- 织女新传
- 游梅花谷
- 烈士墓前
- 给王母娘娘的一封信
- 荷花
- 巴比松度假村
- 校园花坛
- 难忘的老师
- 村居
- 我家的猫咪
- 中国产品未来发展在哪里?
- 螃蟹“避孕”不划算
- 工商资本下乡当重视农民主体地位
- 以颗论价的仙进奉荔枝
- 世界著名博物馆魅影
- 盘点“十二五”绿色食品成效
- “雨城”茶业 香飘万里
- 为了共同的责任
- 烙到人民大会堂的牛庄馅饼
- 畏惧也是一种美德
- 健康喝汤 安度冬季
- 广西典林打造绿色食品新食业
- 揭穿“大麦青汁”里的那些忽悠
- 金融创新与资本服务“三农”
- 吃好鱼也要选好鱼
- 敬畏自然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 《提醒幸福》
- 我的呼吁
- 《我的母亲》
- 《醉人的春夜》
- 我的第一本书
- 《中国石拱桥》
- 《藤野先生》教案
- 紫藤萝瀑布
- 《挖荠菜》
- 引抒己见,论而存异——《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案例
- 议论,让空洞走开——用形象说话(作文指导教案)
- 短文两篇(《敬畏生命》《热爱生命》)
- 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