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7-29
破坏“新闻自由”唐朝始
要说古代没有新闻媒体那是不对的,其实一直就有,到皇帝时代结束才消失,转变为真正的现代媒体。这种新闻媒体和现代新闻媒体一样记录和报道新闻事实,以传播为目的。区别仅在于:它的主要被报道人只有一个,就是当时的皇帝;它的读者不在当世,而在后世。
这种新闻媒体,就是记载皇帝私生活的《起居注》和记载皇帝和大臣之间公事的《实录》。这个媒体的记者在不同的朝代叫法不同,唐朝那会儿叫起居郎和起居舍人。按照规矩,这两个职务的人是不能结交大臣的,以保证其中立性。
这种制度的设立是为了制约当皇帝的孤家寡人们,好让他们为了保留一个好名声,不至于做太难看的事情,否则可就遗臭万年了。这一点,现在的术语叫舆论监督。
不过,诸位恐怕能看出个破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个媒体的从业人员是皇帝的家奴啊,这个媒体的管理权也在皇帝手上。这万一皇帝想审稿、想发宣传要求,谁拦得住?有了这个,还怎么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啊?保证不了真实性,那报道还有什么意义啊?后世看过去,嚯,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皇帝个个都是尧舜禹?名声想坏都坏不了,这还怎么制约皇帝啊?这种担心,现在的术语叫新闻预审制度。
为了防止这种情形的发生,皇帝是不许看自己的《起居注》和《实录》的,也就是取消新闻预审制。看不了,当然也就想不到干涉和修改了。
这个规矩被执行了很多朝代很多年,不知道多少被报道人愤恨自己的负面报道但又无计可施。而且,报道产生影响已经是后世的事儿了,他还不能去找编辑记者算账。
到了太平盛世的贞观时期,伟大领袖李世民作为一个前朝实录读者,同时也是被报道人,对于无法阅读到关于自己的报道,无法让报道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感到心烦意乱。尤其是自己刚刚做了一些有难言之隐的事,生怕传到后世读者的耳朵中。为此,他做了一件破坏新闻自由的大事:从他这时起,外人修史改为宰相修史。宰相是皇帝秘书,秘书处理的文案,自然皇帝有浏览和提出意见的权利。这样,从制度上保证了皇帝可以事先观看新闻报道,也由此奠定了新闻预审制的基础。史书上说他看完后要求“削其浮,直书其事”这一点其实很可疑,经过新闻预审之后的新闻,其中任何有利于新闻审查者的记录都是不可信的,谁能保证它是记者编辑原本的记述,还是新闻预审官要求写进去的呢?
此后关于李世民当皇帝的重要过程“玄武门”之变的报道,有了不少出入:他杀兄弟逼老爹夺取政权的基本事实虽然没有变,但多了不少他不得已才做此事的理由,而前后又有不相符或逻辑上不能解释的地方。这些报道给后世留下了疑云,这件事的真实情况成了至今仍在研究的一个谜。
既是读者又是被报道人还是宣传部的李元首对新闻报道的干涉,给后世的新闻管理开了个不好的头儿,从此,很多朝代的历史,特别是关于丑事的历史,都有所修改,好让被报道人显得光荣正确一些。历史因此出现了很多需要研究的谜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父爱远去如山隔
- 变形金刚的桥
- 路路过桥
- 爱的底片
- 春节的起源
- 未来的桥
- 故乡的冬天
- 我的家乡平顶山
- 生活是充满爱心的
- 三峡水库建成的利与弊
- 我爱家乡的桥
- 假如我是桥梁设计师
- 生活是充满爱心的
- 雄伟的荆州长江大桥
- 端午节起源
- 交通规划“环评”搭建城市“骨架”
- 高档住宅区景观设计和施工探讨
- 中小城市规划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 健康的空间规划
- 景观水的生态处理技术
- 冷季型草坪的养护管理
- 扬州园林的低桥之美
- 园林设计走进深绿时代
- 白杨礼赞—塞那维拉居住区环境设计
- 中国建筑的历史分析
- 如何选好园林绿化树种
- 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
- 行道绿化设计
- 观赏草坪的早春管理
- 城市景观规划
- 《七颗钻石》考点练兵1
- 《她是我的朋友》 教师语录
- 《七颗钻石》整体阅读感知
- 《七颗钻石》美文欣赏 20美金的价值
- 《她是我的朋友》 教案讲义3
- 《她是我的朋友》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她是我的朋友》 教案讲义2
- 《她是我的朋友》 知识点精析
- 《妈妈的账单》 教师语录
- 《妈妈的账单》 重难点分析
- 《七颗钻石》教案讲义1
- 《七颗钻石》教案讲义2
- 《她是我的朋友》 教案讲义1
- 《七颗钻石》考点练兵2
- 《她是我的朋友》 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