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英国铁路:在国有私有间徘徊

英国铁路:在国有私有间徘徊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3

英国铁路:在国有私有间徘徊

迈克尔・邦德在1958年发表第一本以帕丁顿熊为主角的故事书时,估计不会想到半个世纪后,古老的帕丁顿火车站会因为这只小熊而成为蜚声世界的伦敦地标。这座建于1854年的老火车站和其他数百座历史悠久的火车站一起,见证了英国铁路近两百年的辉煌。然而,当时间穿梭到1999年,帕丁顿火车站却和英国史上最严重的一起火车事故联系在一起――两节列车在这里迎面相撞,数十条生命在此间消弭。

帕丁顿火车站见证了英国铁路由盛而衰的历史。在经历铁路私有化-公有化-私有化三个轮回的变革后,英国铁路依旧在利润和效率的悖论里迷失,饱受民众诟病:票价高企、运力不足、车厢老旧、线路混乱……迷失的大英铁路,如何才能找回昔日的荣光? “一次也没准点过”

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铁路系统,英国铁路已经运行了近两个世纪。如今,火车依旧是英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每年有超过1500万人次乘坐火车,这让英国铁路成为世界上负荷量第五的铁路系统。

然而,历史悠久不等同于高质量或高效率,大不列颠的铁路系统正饱受痛苦:票价高企、运力不足、车厢老旧、线路混乱――如今,在伦敦帕丁顿火车站门口,我们不仅找不到帕丁顿熊的痕迹,也很难看到类似“布朗一家”的愉快出行者,充斥眼球的可能是受不了火车晚点群情激愤的乘客。

英国火车晚点有多严重?《星岛日报》报道,最近一次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铁路服务常有延误,导致大量乘客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包括错过重要商业会议、上班迟到及延误从托儿所接回子女等。今年4月30日,伦敦南部的铁路服务停电,就让数以万计乘客遭受长达五小时的延误。

一位家住肯特郡的布莱顿、在伦敦工作的女士告诉英国广播电台,她每天乘坐7点29分前往伦敦的早班火车,但这趟火车每天几乎都在不同时间到达。“虽然这听起来很荒谬,但这趟火车真的一次也没有准点过。”这位女士每个季度为这段车程支付近5000英镑,但由于火车经常晚点,她几乎无法准时上班,这让她面临被炒鱿鱼的风险。“我花这么多钱就不该得到准点的火车服务吗?”

习惯性晚点的火车也给一些“玻璃心”乘客造成心理负担。一位就职于某高端杂志的著名编辑就因为无法承受火车晚点的折磨,不得不到医院接受心理治疗。

除了不守时,英国民众还要承受“欧洲最昂贵的车票”。英媒曾报道,英国国有铁路公司“路轨”的员工出差只能选择坐飞机,原因是在英国国内坐飞机比搭火车便宜得多。而在2009年最高票价突破了历史性的1000英镑后,前交通大臣菲利普・哈蒙德也不得不承认:火车在英国已成为“富人的玩具”。

英国复杂的售票体系也饱受诟病,《卫报》一篇报道就指出,“从伦敦到曼彻斯特,能找出34种不同的票价。”2011年,一次针对700多名乘客的调查显示,只有1%的人能够完全正确地分辨出各种不同种类的车票。

此外,通过自助购票机购买火车票的民众极有可能还要花许多冤枉钱。由于车票种类多样、且售票机标识不清,自动售票机与售票窗口售出的车票价格往往不一致,买同样的车票,有的旅客甚至会多花100英镑。 国有转私有是出路?

昔日代表着帝国荣光的大英铁路,沦落到如今“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境地,可以说与英国铁路系统的失败改革不无关系。在两百多年的光阴里,英国“火车”已经历了“私有化-国有化-私有化”的轮回,每一次的改革似乎都在与执政党的意愿、民众的期许背道而驰。

二战前,英国铁路在自由竞争中发展为多头垄断,最后以全行业亏损而终结。二战后,英国工党政府建立了国有化铁路管理体系,但“国有化”并不完美,重外部效益、轻内部效益管理的铁路系统很快成为政府的财政包袱:政府每年花在铁路维护上的资金达400万英镑,而票价收益却只有50万英镑。这推动英国国铁在1963年3月颁布《铁路削减令》:到1970年,英国三分之一的铁路运输被关闭,7000个站台中有4000个被废弃。

在铁路国有化数十年后,1993年,保守党政府对国有铁路实行私有化改组,英国铁路被分拆为两个部分:国有的铁路基础设施部分(铁轨、信号、路桥、火车站等)和私有的火车服务运营公司(目前有19家)。国有铁路公司“路轨”负责基础设施,而多家私营火车运营公司负责乘客服务、货物运输等工作。这套体制一直沿用到现在。

英国政府主要通过“特许经营”制度对私营铁路运营公司施加影响。“特许经营”运作过程是英国政府为竞标的运营商制定详细的标准(如服务水平、业务表现等),运营商根据这些标准进行竞标,再由政府选择最佳的公司,颁发经营权。为避免私有化盲目追求利益,英国政府还给铁路公司提供补贴,要求他们承担社会公益责任,不得随意提升票价。

这种投标经营的方式看起来很完美:政府只负责督促铁路公司达到服务要求,又可以避免国营企业的官僚化,还可以让私营铁路公司承担投资风险;而私营的铁路公司可以带来高效率管理、高水平服务。

铁路私有化后,部分高效的运营商确实为垂垂老矣的铁路线路焕发了生机。运营于阿什福德和伦敦圣潘克拉斯车站间的标枪列车就备受赞誉,维珍公司在曼彻斯特和伦敦尤斯顿之间的列车服务也获得广泛认同。一些老旧的火车站也在铁路私有化的浪潮中受益:伦敦的国王十字车站在精心修复后,已然成为一个饮食、购物的天堂。

然而,这次带有强烈政府干预色彩的私有化改革,并未带来英国铁路的全面振兴。一位知名评论员如是说:“如果说《铁路削减令》毁坏的只是英国国铁的形,1993年到1997年的国铁私有化,则彻底抽走了它的骨髓。” 过度竞争的乱局

就在今年英国大选激战正酣之际,BBC纪录片《英国铁路的困局》给了私有化近20年的铁路系统当头一棒。两位主持人参观伦敦滑铁卢车站的控制中心时,摄像机拍下了控制中心的电脑密码,该密码(“Password 3”)以白纸黑字的形式贴在电脑屏幕边上,在镜头里非常显眼。这引发了英国公众的强烈抗议,许多人认为如此落后的系统不足以抵挡黑客的攻击,无法保证行车安全。

铁路系统的碎片化造成的管理漏洞,在对火车晚点的追责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私有化之前,火车晚点的责任由国家承担;但在私有化后,公众应该找谁问责?英国铁路部门为此组建了一支多达数十人的队伍,依靠一本厚达200多页的裁定协议,为理由千奇百怪的火车晚点追责,但追责仍属不易。比如,一只动物闯入铁路导致火车晚点,那么责任在维护铁轨的公司,因为该公司未能阻止动物阻碍火车前进。但如果是一只鸟撞坏了挡风玻璃,除非是一只大鸟,否则铁轨公司有权拒绝缴纳赔款,而“大鸟”的概念却很难明确。

在这种情况下,破除英国铁路的困局显得更为紧迫。《每日邮报》专栏作家尼克・休尔认为,英国铁路面临的真正困境,在于私人公司对利润的追求与铁路作为一项公共事业之间的矛盾。“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就不得不降低成本或提高票价,这势必会损害乘客的利益。”他写道,“与此同时,这些企业还从政府拿到巨额补贴,纳税人不得不再一次为车票付款。在这种情况下,乘客和纳税人是永远的输家。”

随着5月8日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在英国大选中获胜,英国铁路收归国有这条道路可以说暂时被封死。卡梅伦政府承诺在2019年之前向铁路投资380亿英镑,但英国舆论却不看好这笔钱能让“枯木”回春。当然,即使工党赢得大选,想将私有的铁路部门重新国有化也难于登天。谁都知道,将国有资产出售很容易,收回来却非朝夕之功。

英国铁路研究专家克里夫・罗伯特认为,重振英国铁路的最大障碍并不在于铁路的所有权,而在于二战后从未存在过一个强势的国有铁路管理部门。因此,政府围绕铁路政策的讨论总是避不开“盈利”或“利润”,铁路的社会意义往往被忽视。“不管作为公营还是私营,铁路部门可能永远是一个亏本的企业。但铁路就像水、煤气、医疗等公共资源一样,政府不应以此牟利。只有放弃‘追求铁路利润’的理念,英国铁路也许才有出路。”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爱白杨树
外公家的南瓜
桃花
菜市场
臭海棠花
我家的仙人球又开花了
向日葵
我家的绿萝
吊兰
狗宝宝出世
马齿苋
金银花开
小草
神奇的礼物
我爱吃西瓜
供电所营销管理新方式探究
以融资理论与技术为基础谈我国高速公路融资现状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探讨
经济全球化下的跨文化营销管理策略
对电力市场营销理念及策略分析
对需要层次理论的NGO人才流失的心理分析
外企立体营销管理效益分析
精细管理在经营管制中的实用性
电力营销管理状况与开拓途径
文化市场营销思考
对在线渠道与实体渠道销售诌议
市场营销创新对策
企业营销管理手段研讨
体育馆经营管控现状
国内期货市场开放对策透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实录
评《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邂逅美丽的生命感动──《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实录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实录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听《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后的一点想法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后感与点评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信念,创造爱的奇迹──《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及课后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