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31
如何对待动物就是如何对待同类
中央电视台的一期节目:医学院的学生们带着担架,拎着兔子牵着狗,走向实验室。解说词说:担架是为狗准备的,兔子没有,这意味着兔子将不再生还。影片的结尾,是师生们为实验动物建立了纪念碑。每年清明,他们会去献上鲜花。易中天说:“这不是虚伪,而是人类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对生命尽可能的尊重。要知道,只有尊重一切生命,才能最后真正尊重人自己。”
还记得前几年吗?山东的枣庄、蒙阴等地出现了“野狼”,顿时舆论沸腾。狼并非凶恶,一群猪将其围起来,就变得弱不禁风。后来发现,这哪里是狼,而是一只可怜的哈士奇。
想当年,狼的存在被看做是人类生存的反面――人要生存,就得打狼,大尾巴狼的故事尽人皆知,狼外婆是恶人的代名词。而今,遍寻荒山,狼的踪迹全无,而若有一只狼突然窜出来,短暂的惊恐之后,就会有更多的人惊呼,狼的出现说明自然生态逐渐恢复。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自然法则面前,人相对于其他生命,并没有理所当然的特权。
刘瑜的一篇文章,标题叫《老鼠,作为证据》。文章说,有一只老鼠,在厨房里被粘板粘住了,垂死挣扎。这让她想起了另一只也是被粘住的老鼠,叫了两天才死去。她还想起自己小时候,有一只老鼠被邻居老爷爷用开水烫死了。
这些事搁在任何地方,可能都稀松平常。灭鼠嘛,好像没什么不对,作者也没说不该。让她受不了的是:一,生而为鼠,并不是它的过错。二,如果一定要死的话,为什么不能让它死得痛快一点,不那么备受折磨呢?文章说:“便是‘龌龊’如一只老鼠,也会痛,也会绝望,也会挣扎。更糟的是,它的痛,也会传染给你。”
易中天说:“如果动物侵犯了人权,威胁到人的生存呢?也要善待吗?也要。即便万不得已,比如出现了鼠疫、鼠灾,也不可虐杀。为什么?因为虐杀即虐待,虐待即残忍。不仅是对别人或动物的残忍,也是对自己的残忍。你想嘛,虐待的事情都做得出来,还有什么做不出来?正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接着说:“一个人,今天能虐待老鼠,明天就能虐待狗,后天就可能虐待人。因此,为了保证人不受虐待,必须反对虐待动物。这不是什么‘动物福利’或者‘狗权’(动物权),反倒是‘人权’,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社会问题。”
恻隐之心,要从善待动物做起。而且,只有当所有人都不再忍心虐待动物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否则,下一个被按倒在床,挖肝取肾抽胆汁的,没准就是我们自己。有人甚至说,虐待动物的事件在拷问着我们。拷问着我们的天良和人性,也拷问着我们的国民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雾
- 我的妈妈
- 种树比赛
- 花园美景
- 美丽的春天
- 快乐的一天
- 清明节
- 快乐的星期天
- 雨后的春天
- 我家的小狗
- 快乐的一天
- 快乐的一天
- 第一次炒菜
- 续编《小山羊和小灰兔》
- 快乐的一天
- 探析本土音乐走进高师公共艺术课程的思考
- 浅论社会音乐生产结构中音乐职业与媒介的互动关系
- 试论高中音乐老师如何适应教育课改的形势
- 怎样练习音阶和练习曲
- 从音乐人类学角度浅谈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
- 浅析中国舞蹈行业创新发展模式
- 浅议中学音乐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编制
- 浅析舞蹈音乐结构和舞蹈表演关系研究
- 浅谈关于高校非音乐专业合唱课程设计的新探讨
- 爵士乐在我国通俗歌曲中的运用
- 探讨晚清到民国初期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产生的影响
- 浅议音乐实践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 试论美声唱法男高音整体歌唱训练技巧
- 试论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 浅析从流行音乐进课堂入手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六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四
- 《恐龙的灭绝》
- 《快乐的节日》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之二
- 《阿德的梦》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二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二
- 《恐龙的灭绝》第一课时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之三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三
- 《数星星的孩子》第一课时
- 《爱迪生救妈妈》
- 《数星星的孩子》
- 《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