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与城市规划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与城市规划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7-29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与城市规划

【摘要】设计的生态性早已经不是空谈,生态主义已经成为园林景观设计师内心本质的思考。大自然发展演变受到重视,在园林景观设计建造与管理中融入了发展可持续性、能源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维护等思维。生态性的要求以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要求在设计中拥有同等地位,有时生态性的要求更是占据了首要位置。

【关键字】园林景观设计;生态设计;城市规划

一、园林景观生态思想及发展

1.生态环境意识的产生

人类和所有动物相同,他们在宇宙中出现时,只是作为自然中一个普通的组成部分。可是,发展到当下,人类自己的生存空间,和与自然环境的矛盾都已经岌岌可危。由于人类已经不满足于大自然带给他们的资源,渴望的物质越来越丰富,智慧与本领越来越大,再加上地球上的人数与日俱增,便开始无视其他生命的自然规律,把自然环境异想天开的进行自我改造,以至于全球各个角落都变得面目全非。现在,人们开始慢慢意识到,地球不是自己的,人类不可能在地球上单独存在,他们与其他生命有着千丝万缕的微妙联系,不能破坏以任何一种生物的环境为代价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至此,一个备受关注的词语呼之欲出,那就是“生态”。只要人类想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生态”一词所衍生出来的其他问题也开始受到重视。首先,“环境问题”在世界成为研究的焦点,而环境意识是改善环境的基础。人类从心理,意志,情感,知识等方面对人和环境的关系把握的总和就是环境意识。它是以和谐发展为前提,生态平衡作为基础和核心,全面且具体的把握人和自然关系的一种意识形态。

2.园林景观的发展

在30-40年代间最早提出了“景观生态”一词。但从1980年之后,景观生态学自己的规律性才真正被研究和总结出来,一门有别于生态学和地理学的科学应运而生―景观生态学。研究设计过程与景观结构的关系变化是它的特色。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充裕已不再成为是人们的梦想时,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环境与能源的危机,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开始在景观设计中表现出来,这是对自然和文化的一种全新认识。

园林格局是园林元素的空间布局,园林元素一般是指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等。园林景观的格局或者发展过程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演变,所以,景观园林生态学是研究其过程和格局及其演变的科学。

二、城市景观

城市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形成的,是居民在适应周围环境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具有自己独特的要素,例如生物、非生物和社会经济等。这些要素通过人类与自然的循环演变等过程,相互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拥有人类生活特征的统一体。不同的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也具有共同的性质,并且典型地和重复地出现在一定区域内,这就是城市景观。城市园林景观在区域尺度上具有重复性和规律性,尤其体现在它的镶嵌性和格局中。

三、城市生态平衡和城市绿化

1.城市生态的发展

人类的生活伴随城市进步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给环境造成了大量有害物质,人类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受到严重危害。抛弃污染源和建立应用新的生态平衡系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唯一办法,现实证实抛弃污染源是不可能的了,建立新生态系统便成为了必行之路。生态学,从人类的角度来说,实质上是自然环境-城市环境-人之间的关系。虽然大自然生态环境循环系统表现更加充分,但人类的城市环境循环系统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在城市环境循环中,植物在城市绿化中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最直接、最有成效的作用。植物通过其生理的能量流动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是城市中其他生物所不能代替的。对于人类所需要的生活环境条件来说,植物的覆盖率是人类城市绿化的当务之急。

2.城市绿化的发展

现在,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也发生着巨大的转化。在人类与生存环境关系已经面目全非时,人类意识到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后,城市绿化已经是以环境保护,维持人类生态、身心平衡为目的进行发展,而不再单纯停留在休闲游览的基础上。

谈到环境,“风景园林”在我国已经是由古传今。而在日本它称为“造园”,在西方国家又称为“园林景观”。对于自然环境的修复,风景园林的改造占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发展到今天,城市绿化从“风景园林”逐渐转变成“园林景观”。

随着人类对生态学研究的深入,逐渐使园林景观设计的形象发生了改变,它的思想和方法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园林景观设计不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家庭花园式设计,而是寻求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一种生态平衡设计,从“小我”意识转变到“大我”观念。

四、生态学理论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主要应用

1.保护利用场地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进行园林景观改造前,生态平衡的要求在重中之重。保护现有自然环境,使它们尽最大可能少受到或避免不必要的破坏,因为在改造后想要形成新的生态系统还需要很长时间。根据生态平衡原理,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要尊重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进行充分的保护利用,尽可能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

2.根据生态平衡原理,改善利用现有环境

循环再生是生态平衡理论的核心,所谓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就是能够使能源与物质进行循环利用,杜绝一切污染,不必要的破坏,在循环利用原有环境资源的同时,减少新材料的使用需求,同时也减少了对材料生产的能源索取,其他材料也要达到环保要求。

3. 土壤的设计

土壤是植物生命的源泉,生态设计中,植物是主力军,土壤是否适合植物的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选择土壤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一是是否肥沃,二是保水性能如何。如果说土壤是植物的载体,那么现在该分析植物的主体了。根据植物不同的生活习性,选择适合该植物的生长土质。在生态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土壤是基础,在改造首先就要对现有的土质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再根据现场和设计需要进行相应的对策。如果整体土质都不适合植物生长,通常做法是将其替换,把旧土挖出换走,或者有必要可以进行技术处理,如果只是一部分土质不合适,那么就可以直接在旧土上覆盖种植土。

4.水的循环设计

在生态的园林景观设计中,为了对自然环境建设有优越的改善,水设计的合理利用也尤为可观。比如在这几方面:水质清洁、地表水循环、雨水收集、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水的动态流动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并且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植物对水资源的作用也非常大,它不仅能够对自己的自然环境进行净化,也可以净化污水的同时对植物生长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增加绿化面积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有利于良性生态环境的建设。

结束语:

园林景观生态化建设已在我国积极铺展。城市生态化对于人们来说也越来越贴近身边,意识到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在未来,园林景观生态平衡化是人类必定要走的方向。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城市的生态平衡化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开展对建设生态城市的研究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有必要在新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对当前城市规划理论进行根本性变革,系统地研究生态城市理论、原理及其规划设计方法、手段、技术等一系列问题。园林景观设计师、规划师更应该以人为本。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线牵
街景
时间
彼岸花生
青春
秋志
当梦想与现实相遇
黑色寂寞
淡释豆蔻
来自天边的约定
站着说话腰不酸
理解
丢弃的年华
左手右手
HIV感染产妇住院分娩的护理体会
质量管理工具在非计划再手术监管中的应用
实习生分娩室实习
肺结核肺叶切除19例的护理
基层医院行腰大池引流术后管路的护理体会
基层医院口腔科门诊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
颈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
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56例的综合气道护理
基层医改应与医疗并重
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策略
腹腔镜下肾切除术27例的围手术期护理
避免和减少护理差错的措施
妇产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农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方法探讨
加强血站与医院联系不断提高输血服务质量的研究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三课时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2》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1》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蜜蜂 教案教学设计
《爷爷和小树》 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4》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3》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汉语拼音 i u ü》 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低年级语文实践活动方案——读古诗游太空 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二《菜园里》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