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增大截面法加固环向开裂桥墩

增大截面法加固环向开裂桥墩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增大截面法加固环向开裂桥墩

【摘要】针对某多处环向裂缝桥梁墩柱,采用增大截面法在立柱周围外包一层35cm厚C35自密实混凝土,以达到封闭裂缝,提高墩柱承载力的目的。

【关键词】墩柱环向裂缝 增大截面法加固 种植钢筋

1. 工程概况

2. 加固施工工艺

2.1、桩基施工

(1)钻孔前钻机就位必须端正稳固,确保施工中不发生倾斜、偏位,在搭设的工作平台上完成钻孔桩施工。

(2)桩基础施工前,施工单位在校核桩基坐标无误后方可放样,并且在放样完毕后应对桩基础位置进行多方位的测量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桩基,新增桩基坐标采用与原桩基的相对位置进行确定。

(3)桩基施工中应收集渣样与相关图纸进行分析对比,确保桩基嵌入中风化岩石的深度应不小于3.5m,并且基底中风化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小于12MPa。

(4)钻孔时应采用长度合适的护筒,保证孔口不坍塌及不使地表水进入孔内,并保持孔内泥浆的表面高程。

(5)为减小桩基开挖对原有桩基和持力层的影响,桩基开挖建议采用振动小,对周边桩基础影响最小的成孔方法进行施工。

(6)桩基施工时预埋声测管,检测前封口,检测后用M20水泥砂浆灌满。

2.2 种植钢筋

(1)植筋工具

植筋的工具:冲击钻(满足设计植筋孔径相对应的钻头)、钢筋探测仪、吹气泵、气枪、植筋胶注射器、毛刷(或钢丝刷)。

(2)植筋工艺

准备→钻孔→清孔→孔除尘→孔干燥→钢筋处理→配胶→注胶→插筋→养生。

(3)植筋的质量验收(利用二种试验来进行控制)

a 现场抗拔试验(施工前的试验)

选取不参与受力、非重要位置或将来凿除的混凝土进行植筋,达到强度要求后,进行抗拔试验,检验标准以设计抗拔力不被拔出为准,此时混凝土完好即为合格。

b 现场抗拔试验(施工后的验收试验)

(4)植筋的操作要求

a 植筋前应按设计要求布孔定位,并检查植筋处有无裂缝,在裂缝处不宜植筋。

b 植筋孔位置和直径除满足设计要求外,还必须满足下列要求:净边距>钢筋保护层厚度,且必须植入原构造箍筋内侧,被植入钢筋的结构物深度≥植筋孔深度+40mm。

c 植筋采用的钢筋,无特殊要求均采用HRB400级带肋钢筋,应符合GB1499-1998国家标准要求,并要求采取机械切断,端面不允许采用氧割。

d 施工中为避免对混凝土工作面产生过大震动,钻孔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依靠凸轮传动原理工作的电锤,应使用电动、气锤原理工作的冲击钻。

e 在胶固化期内禁止扰动钢筋。

7.4 钢筋加工及安装

(1)钢筋基本要求:运到现场的钢筋具有出厂合格证,表面洁净。使用前将表面杂物清除干净。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各种钢筋下料尺寸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钢筋加工要求:桥梁墩柱钢筋由加工场统一下料加工成型,钢筋加工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执行,运至现场绑扎安装。钢筋的制作和安装符合现行规范和验标要求。

(3)成型安装要求:竖向钢筋在遇横系梁时,需植入系梁混凝土25cm;受力钢筋焊接及绑扎接头设置在内力较小处,钢筋接头所在截面按规范要求错开布置,同一截面钢筋接头不得超过该截面钢筋总数的50%。

(4)钢筋安装精度要求:由于混凝土外包层较薄,应严格控制钢筋安装质量,钢筋偏位允许偏差±20mm,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5mm。

7.5 墩柱外包混凝土

(1)原混凝土凿毛:为了使老混凝土表面的粗、细骨料都外露,形成凸凹不平的表面,确保新老混凝土表面处理质量,进行新、老混凝土表面采用电动锤击法凿毛,局部机械无法进行锤击凿毛,可以通过人工用钢钻进行凿毛,但对于采用人工凿毛必须控制处理质量。旧混凝土的凿除界面应达到露出本体混凝土,以粗骨料露出50%为合格,同时表面凸凹不平度不小少6mm。

(2)界面剂涂刷:在混凝土浇筑前需在原墩柱上涂刷截面剂,加强通风,自然养护,待浆料实干,方可开展后续的工序。

(3)立柱外包层采用C35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除应满足普通混凝土拌合物对凝结时间、黏聚性和保水性的要求外,还应满足自密实性能的要求。

表1 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的自密实性能及要求

自密实性能 性能指标 性能等级 技术要求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