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在桥梁设计中关于安全和耐久性的论述

在桥梁设计中关于安全和耐久性的论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7-30

在桥梁设计中关于安全和耐久性的论述

摘要:桥梁的主要作用是实用,我国建筑行业对桥梁的设计要求是适用经济,安全美观,这些要求体现了人们对建筑物的基本要求,除了实用外,对美感也有相应要求。但是建筑工程关系的安全问题,在工程设计中安全耐久是根本。本文从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出发论述是它们的重要性。

关键词:安全性;耐久性;桥梁设计

一、桥梁安全性、耐久性差的主要原因

(一)施工与管理不科学。国内外多座桥梁的突然破坏与倒塌,已使工程界对桥梁安全性问题倍加关注。一般的看法认为当前的工程事故主要是野蛮施工和管理腐败所导致。对于短期内发生的诸如突然破坏与倒塌,多是由于施工质量没有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典型的问题包括材料强度不足和施工工艺不合格等;也有个别桥梁存在诸如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严重的管理问题,更是对桥梁安全造成致命的损害。

而大量的桥梁在远没有达到预期使用寿命时,出现了影响正常使用的病害与劣化;特别是一些桥梁在只使用了几年、甚至刚建成不久就出现严重的耐久性不足的问题,这也与施工质量低下有重要关系,典型的问题有钢筋保护层不足及目前广泛存在于施工现场的严重的构件开裂问题(主要原因包括:水泥选用、混凝土配合比、振捣、养护不当及预应力施加不合理等)。这些施工上的缺陷虽然短期不会对桥梁的正常使用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却会对结构的长期耐久性产生非常不利的危害。

(二)设计理论与结构构造体系完善。结构设计的首要任务是选择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其次是结构分析与构件和连接的设计,并取用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或可靠性指标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不少桥梁、虽然满足了设计规范的强度要求,仅用了5~10年就因为耐久性出了问题影响结构安全。结构耐久性不足已成为最现实的一个安全问题,设计时要从构造、材料等角度采取措施加强结构耐久性。不同的环境和使用条件、不同的设计对象都会对结构体系提出不同的布局和构造等方面的要求。规范再详细也不能包罗本应由设计人员解决的各种问题、规范更新得再快也适应不了新认识、新技术、新材料快速发展对结构提出的各种新的要求。因此,合理可靠的结构设计除了满足规范的要求外,还要求设计人员具有对结构本性的正确认识、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判断。

二、要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一)重视问题的本质。桥梁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一定会受到环境、有害化学物质的侵蚀,并要承受车辆、风、地震、疲劳、超载、人为因素等外来作用,同时桥梁所采用材料的自身性能也会不断退化,从而导致结构各部分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劣化。在大跨桥梁领域,国内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修建了大量的斜拉桥;虽然迄今为止出现倒塌或严重损害的例子很少,但已经有多座桥梁因为拉索的耐久性问题而不得不提前换索,既影响了使用又增大了经济损失。需要指出的是,很多这类问题与没有进行合理的耐久性设计有关,这也促使人们重新认识桥梁的耐久性问题。大量的病害实例也证明,除了施工和材料方面的原因,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决定性因素是来自构造上(也即设计上)的缺陷。近20年来,疲劳损伤的研究已进入混凝土结构。对疲劳损伤的研究不仅仅指对整个结构而言,事实上桥梁结构常常由于某些关键部位的局部疲劳失效而导致整个结构的失效,例如斜拉桥拉索锚固端的疲劳损害。

(二)重视超载问题。汽车超载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早期修建的老桥超龄负载运营;二是桥梁通行的车流量超过原设计;另一种是车辆违规超载。前两种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设计荷载的变化和交通量的增加;后者是车辆使用者违法超载营运,后两种超载现象在我国公路运输中较为普遍。桥梁的超载一方面可能引发疲劳问题。超载会使桥梁疲劳应力幅度加大、损伤加剧,甚至会出现一些超载引发的结构破坏事故。另一方面,由于超载造成的桥梁内部损伤不能恢复,将使得桥梁在正常荷载下的工作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可能危害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例如,混凝土桥梁一直被认为具有足够的耐久性,但在汽车超载作用下,可能发生开裂;裂缝即使在荷载卸除后能够闭合,但由于混凝土结构内部已经受到损伤,构件的开裂弯距降低、刚度下降;于是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本来不该开裂的结构产生裂缝或本来较小的裂缝成为超出规范允许的裂缝或产生较大的变形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要顺应时代。桥是功能结构物;但从观赏功能的角度而言,桥又是一件建筑艺术品。一座工程浩大、造型优美、雄伟壮观的桥梁,既显示出一个国家的先进技术与生产工艺水平,更反映出时代精神和当代人们的创造力。结构的造型和美学处理时常会对桥梁建筑的成败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桥梁设计要了解和掌握桥梁建筑艺术的基本原则:桥须与周围环境融合,成为自然整体中的一个协调部分。针对环境条件和桥梁规模,美学处理的方式可有所不同。对特大桥梁,因其本身规模宏大,可能会成为环境的主要景观,此时当把桥梁本身视为环境主体进行美学处理;若桥梁规模不大,且当地环境景观业己形成,则不宜再突出桥梁,以免影响与环境的协调。较为普遍的情况是,采用适当处理手段,使桥梁与环境融为一体,自然和谐。桥本身的造型须比例适当,匀称和谐

(二)坚持实用原则。桥梁技术的发展应表现在车辆能安全运行于桥上并使旅客有舒适感;讲求经济效益,力图降低造价;考虑桥自身的造型特色及与环境的协调。具体的设计过程按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两种极限状态来进行。前者是控制结构在丧失服务能力临界状态时的承载能力、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要求荷载效应不利组合的设计值,必须小于或等于结构抗力的设计值。利用荷载安全系数、材料安全系数及工作条件系数来考虑不确定因素作用下的结构总体的安全储备,是一个半概率的极限状态设计法。可以认为是对安全性要求的保证。后者控制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时应力、裂缝和变形小于一定的限值,对应于适用性的要求。暂且不论这些控制方程和计算理论是否完全合理,它们至少从定性和定量的形式上保证了安全性和适用性两项要求,而对于经济、美观的要求则没有具体的指标进行衡量。需要指出的是该阶段对经济性的评估往往是只注重考虑建设成本,而对于后期的养护、维修等的长期综合成本缺乏考虑,因此这种评估经常是比较片面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斜拉桥的换索问题。由于目前技术水平的限制,斜拉桥拉索的平均使用寿命在20年到30年之间,也就是在其服役期期间至少要进行一次换索,如果考虑到后期换索的巨大投入,那么在跨度1000米以下的桥型竞争中,悬索桥与斜拉桥在经济性方面的差距将大大减小。

目前,国内的结构设计过程中考虑强度多而考虑耐久性少;重视强度极限状态而不重视使用极限状态,而结构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却恰恰是使用时的性能表现。实际上,目前的桥梁设计中,对于耐久性更多的只是作为一种概念受到关注,既没有明确提出使用年限的要求,也没有进行专门的耐久性设计(从材料、结构措施及设计程序上上保证耐久性,并明确声明在何种维护和使用条件下,桥梁具有哪种程度的耐久性)。这些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前工程事故频发、结构使用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的不良后果;也与国际结构工程界日益重视耐久性、安全性、适用性的趋势相违背;也不符合结构动态和综合经济性(考虑结构建设、使用、维护等整个周期的费用)的要求。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钓鱼
我家的“奖励基金”
话别——写给张老师
教室历险记
爸爸的礼物
在唠叨中成长
大雨
知荣辱,学做人
我对凡卡如此说……
假文盲
雷雨带来的美景
老爸吹牛
肖小颜的烦心事
一场大雨
假如我有根金手指
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新时期交通运输管理工作问题研究
自动化仪表安装调试技术要点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浅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
绿化施工管理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实施研究
清洁能源发电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
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和趋势探讨
关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及造林质量的技术分析
论暖通空调工程水系统安装施工技术
有关滚盘冷床的优化设计研究
住宅空调系统安装技术要点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及对策
解析林权抵押贷款风险及应对措施
10kV配电网建设设备安装及调试技术应用
中考语文常见语病:结构混乱
2009年密云县九年级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09年昌平区九年级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09年上海虹口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0年中考语文作文闪亮结尾十二种方法
2009年海淀区九年级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中考语文常见语病:不合逻辑
2009年上海黄浦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2009年崇文区九年级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常见语病:自我检验
2009年上海嘉定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08-09学年北京宣武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2009学年北京市宣武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09年怀柔区九年级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09年上海长宁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