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6
钢结构门厅支撑选型和耗能支撑布置分析
摘要:本文对全钢支撑、全部阻尼支撑和混合支撑三种方案与纯框架结构进行计算分析,确定了支撑布置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支承选型;耗能减震;粘滞阻尼器;混合支承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兴起了各种减震及控震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在工程结构的特定部位装设某种装置(如隔震垫等),或某种机构(如耗能器、耗能支撑、耗能节点、耗能剪力墙等),或某种子结构(如调频质量等),或施加外力(外部能量输入),以调整或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使工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加速度、速度、位移)得到合理控制,确保结构本身及建筑物中的人、仪器、设备、装饰等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1耗能减震技术的优点
与传统的抗震技术相比,耗能减震技术具有很多有点,从安全性、经济性、技术合理性等方面考虑如下:
(1)安全性:与传统的抗震技术相比,耗能减震结构体系专门设置了非承重的耗能构件或耗能装置,在地震作用下率先消耗地震能量,并迅速衰减结构的地震反应,具有极大的耗能能力。此外,由于耗能构件仅在结构发生变形的过程中起到耗能作用,并不承担结构的承载作用,因此对结构的安全性和承载能力不构成任何的威胁或影响,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结构减震体系。
(2)经济性:耗能减震结构体系是通过“柔性耗能”的途径来消耗输入结构中的地震能量,以达到减少结构的地震反应的目的。根据国内外一些工程应用资料总结,与采用传统抗震结构体系相比,采用耗能减震结构体系可节约结构造价5%~10%;对比传统抗震加固方法,若将耗能减震用于旧有建筑结构的耐震性能改造加固中,可节省造价10%~60%。
2支承方案的对比分析
基于减小结构温度作用效应和减小结构地震反应的考虑,采用粘滞阻尼支撑代替(或部分代替)纯钢支撑。由于粘滞阻尼器是速度型的耗能减震装置,在温度荷载作用下,不对结构产生等效抗侧刚度,但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能提高附加阻尼力,产生耗能减震的作用,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常州凤凰谷大剧院钢结构门厅从支撑布置位置对结构地震反应、扭转效应及温度荷载影响等方面,对全钢支撑、全部阻尼支撑和混合支撑三种方案与纯框架结构进行计算分析,以确定支撑布置方案。
2.1周期比
2.2基地剪力
从基底剪力看,钢支撑的设置会增大结构的基底剪力,而粘滞阻尼器会减小结构的基底剪力,因此全部粘滞阻尼器支撑结构的基底剪力最小,而全钢支撑的基底剪力最大。混合支撑中钢支撑的存在会增大结构的基底剪力,而粘滞阻尼器能通过耗能作用减小结构的基底剪力,对于混合支撑的基底剪力与纯框架较为接近,即钢支撑的增大作用与粘滞阻尼器的减小作用接近抵消。
2.3层间位移角
不论是全部钢支撑、全部阻尼器支撑还是混合支撑,通过支撑体系的设置,相比纯框架结构,均能显著减小层间位移角。钢支撑通过提高抗侧刚度减小位移反应,粘滞阻尼器通过耗能耗散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从而减小位移反应。对于本工程粘滞阻尼器减小位移反应的效果要大于钢支撑,因此四种结构的层间位移角相互关系为:纯框架大于全部钢支撑,大于混合支撑,大于全部阻尼器支撑。
2.4扭转位移
2.5等效附加阻尼
从等效附加阻尼比看,耗能支撑的设置在地震下会耗散输入的地震能量,因此粘滞阻尼器的数目越多,耗能能力越大,此时等效附加阻尼比越大。
2.6温度
钢支撑的设置会显著增大温度荷载作用下支撑及柱的受力,并且随着支撑设置的增多而增大。对于全钢支撑模型,支撑及柱底的最大轴力较大,尤其是Y向。采用混合支撑后,此时相比全钢支撑结构,X向的支撑最大轴力、柱底最大轴力和梁最大轴力变化不大,均有所减小。对于Y向,相比全钢支撑结构,混合支撑设置能显著降低支撑的最大轴力(52%)、柱底最大轴力(59%)和梁最大轴力(51%)。由此可见混合支撑相比全钢支撑能显著减小温度作用的影响,尤其是Y向。
3支承方案的确定
4支承布置方案
图1拟采用粘滞阻尼器支撑实例
图2单跨粘滞支撑布置图
基于前文支撑体系的分析结果,本工程采用钢支撑加粘滞阻尼器支撑的混合支撑体系(图3和图4),一共设置46个粘滞阻尼器,其中X向16个Y向30个。
图3 混合支撑布置图
图4 混合支撑立面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放学了
- 富华游乐园
- 假如
- 我家的小菜园
- 猴子捞月
- 放学了
- 我家乡的池塘
- 一棵树
- 放学了
- 小猴学艺
- 假如我是一滴水
- 贪吃的小白兔
- 乌龟历险记
- 平安夜
- 被困的小猫
- 关注新会计准则(1)
- 减少审计风险的出路何在(1)
- 我国上市公司推行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思考(1)
- 日本环境会计的新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1)
- 探讨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1)
- 新准则下公允价值对纳税调整的影响(1)
-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问题研究(1)
- 小议注册会计师审计失真的成因与对策(1)
- 关于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若干问题的探讨(1)
- 浅谈如何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1)
- 会计信息化时代的会计内部控制探讨(1)
-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的十大改革(1)
- 我国《资产减值》准则有关问题探讨(1)
- 论信用评级对企业会计信息的辩证认识与透视(1)
- 管理会计的新阶段——战略管理会计(1)
- 《欢庆》教学设计
- 《丑小鸭》片断赏析
- 《称象》教学设计之三
- 《我为你骄傲》教学设计
- 《称象》第二、三课时
- 《称象》教学设计之二
- 《称象》教学设计之一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二
- 《丑小鸭》第一课时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之一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七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四
- 《称象》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一
- 《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