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4
导数的几何意义及运用解密
函数[y=f(x)]在[x=x0]处的导数[f(x0)]的几何意义是曲线在点[x0]的切线斜率,它不仅是导数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的模型,也是导数作为数学工具加以运用的一个重要途径.把握导数几何意义及运用的常用类型,对于学好导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列举范例的形式,对导数几何意义及运用加以解密.
基础运用――切线斜率
例1 设曲线[C:y=x3],点[P(1,1)],直线[l:y=-x+1].
(1)求曲线[C]在点[P]处的切线[m]的方程,并求切线[m]与[C]的公共点的坐标;
(2)曲线在哪个点处的切线与[l]垂直?
再由[y=3x-2,y=x3]得,[x3=3x-2],
(2)切线与直线[l:y=-x+1]垂直,则切线斜率为1.
设切点为[(x0,x03)],由[y=3x2]得,[3x02=1],
则[x0=±33],从而切点为[(33,39)]或[(-33,-39)].
点拨 “求切线,定切点”,包括给出的点在或不在已知曲线上两类情况,求切线方程的难点在于分清“过点[(x0,y0)]的切线”与“点[(x0,y0)]处的切线”的差异. 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是理解这两种切线的不同之处:在过点[(x0,y0)]的切线中,点[(x0,y0)]不一定是切点;而点[(x0,y0)]处的切线,必以点[(x0,y0)]为切点,故此时切线的方程才是[y-y0=f(x0)(x-x0)].
引申运用――割线斜率
A. [f(x)=x] B. [f(x)=1x]
C. [f(x)=x2] D. [f(x)=2x]
答案 B
点拨 函数[y=f(x)]在图象上任意两点[M(a,f(a)),N(b,f(b))]连线的斜率(存在的话)[k=f(b)-f(a)b-a]的取值范围就是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切线的斜率(如果存在的话)范围,即导函数的值域,运用这一点,可以解决一些有关割线斜率的棘手问题.
拓展运用――公切线
同理,函数[y=-x2+a]的导数[y=-2x],曲线[C2]在点[Q(x2,-x22+a)]的切线方程是
[y-(-x22+a)=(-2x2)(x-x2)],
即[y=-2x2x+x22+a.] ②
如果直线[l]是过[P]和[Q]的公切线,则①和②是同一直线方程.
若[Δ=4-4×2(1+a)=0].
由①得公切线方程为[y=x-14].
所以公切线段[PQ]与[PQ]互相平分.
点拨 凡遇公切线,先设两切点,然后由导数计算切线斜率,再由点斜式写出两曲线的切线,最后利用两切线重合列方程组求解.
综合运用――化归转化
解析 如上图,运用运动变化的观念可知,与已知直线[l]平行且与抛物线[C]相切的直线的切点[P]到直线[l]的距离最短.
设切点[P(x0,x02+x0-2)],由抛物线[C:y=x2+x-2]得,
[y=2x+1],
则[2x0+1=3],故[x0=1].
则切点[P(1,0)],此时最短距离[d=3×1-1310=10].
点拨 本题属于“非圆类曲线上的动点到与之相离的定直线距离的最值”,解答此类问题,求曲线的切线方程是基础,而转化是关键(将曲线上的动点[P]到定直线[l]的距离最值转化为直线[l]与平行于[l]的抛物线[C]的切线之距).当然本题也可以设[P(x0,x02+x0-2)],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及配方法求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滑草
- 冬日无雪
- 读《扛船赶路》有感
- 给费俊龙、聂海胜两位叔叔的一封信
- 那朵郁金香
- 《触摸春天》读后感
- 读《谈礼貌》有感
- 画猫防鼠
-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 读《懂你》有感
- 坐冰滑梯
- 生命的赞歌
- 到月球过中秋节
- 读《雨衣》有感
- 读《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有感
- 养成良好的数学审题习惯
- 紧扣情绪体验,拨动学生心弦
- 快乐学数学,情智共相长
- 细节,成就课堂的精彩
- 精心设“导” 引人“入”胜
- 让艺术课堂活起来
- 重新发明二维码
- 让学生在探究中有效阅读
- 建筑行业“营改增”政策分析及应对策略
- 巧用错误资源,构建有效课堂
- 让智慧点亮课堂 用异构实现同构目标
-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 由一道习作题引发的思考
- 重视数学学习过程 完善知识构建
- 学生计算正确率降低的原因及对策
- 关于作业布置与评价的几点思考
- 高中第二册第五单元语文复习教案
- 《乡愁诗两首》教学设计三种
- 谁是最可爱的人
-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
- 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我是一条小河》
- 一堂亮点闪烁的作文课——“我说我家”教学实录及点评
- 诗词五首
- 过秦论
- 吾家有女初长成
- 巧用辞格靓语言 ——作文教学实录
- 纪念刘和珍君
- 为了忘却的记念
- 鸿门宴
- 诗词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