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黄吴李邱的“九·一三”之夜
黄吴李邱四大将中只有邱会作最“干净”,另外三位多多少少都有些瓜葛,唯独邱会作对“这一夜”一无所知。 1980年审理“两案”,老战友万毅探监时对邱会作说,你没什么事,宣判完你就会出去了。邱会作相信了,连律师也没请。
黄永胜理发
9月12 日,星期天,黄永胜上午先到理发室理发,然后大儿子黄春光陪他散步聊天,大约一个多小时后回来,接着就是看4个月大的孙子。饭后午睡,起床看文件。
当天下午,毛泽东突然回到北京,黄吴李邱并不知道。周恩来通知黄永胜晚上到人民大会堂讨论政府工作报告。那时政治局照顾毛泽东的生活习惯,一般上午睡觉,中午起来吃早饭,下午三点开会或办公,晚上到人民大会堂吃午饭,开会到夜里两三点,然后回去睡觉。那个晚上黄永胜就滞留在人民大会堂。
黄永胜的警卫参谋费四金回忆,那一天比较平静,直到晚上快8点,黄永胜才坐车从西山到人民大会堂。
9月24日,黄永胜在人民大会堂被抓时,大叫冤枉,声音惨极痛极。
邱家有家宴
邱会作不在,那一段他心情不好。黄吴李邱在庐山上摔了跤,之后风声一阵紧似一阵。邱会作虽然按规定每天读马列的六本书,但心里老是忐忑不安,不知命运如何。他上午在总后召开国防工办会议,下午在京西宾馆开会,会后约吴法宪在京西宾馆见面(后来没见成)。得到毛泽东南巡的消息后,几个人都没和吴法宪通气,怕他再捅娄子。家人吃完晚饭已是傍晚六七点钟,邱会作回来了,和大儿子邱路光说了会儿话,就送客人走。
邱会作工作到半夜心里烦,多喝了几口酒就睡了。黄吴李邱的睡眠都要靠安眠药“保驾”,睡前公务员小张给邱会作吃了两三片安眠药。刚睡着没多久,凌晨三点左右,邱会作被周恩来的电话叫醒,叫他立即到人民大会堂,说有个重要的会。邱会作晃晃悠悠到人民大会堂时,安眠药的劲还没过呢。
邱会作猜不出半夜召集紧急会议干什么,听说周总理、黄永胜他们在人民大会堂修改政府工作报告,那也用不着半夜开会啊,会不会是“庐山”又发作了?从北戴河那边的情况看,也不大像。几个小时前,叶群还从北戴河打电话祝贺邱家有了孙女,称赞他给孙女起的名字好,还说女儿豆豆订婚了,要邱夫人胡敏打个电话给豆豆祝贺。看来,不会有什么麻烦事,要不,叶群哪有心思给女儿办婚事……可为什么半夜开紧急会议呢?
邱会作被服务员引到会议厅,也没注意是新疆厅还是四川厅。他小声问李作鹏,知道什么事吗?因为李作鹏接过周恩来的电话,不让山海关机场的三叉戟起飞,所以李猜到一点情况,说可能是北戴河出事了。
4点,周恩来宣布,今天晚上发生的事,你们几个不会感到突然吧?接着提高嗓门说,林彪跑了,他坐飞机跑了。
对于“这一夜”,黄吴李邱四大将中只有邱会作最“干净”,另外三人多多少少都有些瓜葛,唯独邱会作对“这一夜”一无所知。1980年审理“两案”,老战友万毅探监时对邱会作说,你没什么事,宣判完你就会出去了。邱会作相信了,连律师也没请。
李作鹏忙着“种自留地”
9月12日这一天,李作鹏在忙着“种自留地”。
他的大儿子李冰天回忆,军委办事组没有集体活动,各自回去“种自留地”。所谓“自留地”,就是各自处理本单位的事情。黄吴李邱除军委办事组的职务外,还都兼着各大单位的第一把手。
当天,李作鹏在海军大院47楼“种”了一天的“自留地”,很累。接周恩来电话时,他已经吃安眠药睡下了。这个关于三叉戟的电话是李作鹏、李作鹏夫人董其采和朱秘书三人记录的,核对后,还特意给周恩来复诵了一遍。复诵时用的是董其采的记录稿,周恩来肯定地回答,传达也是按这个记录稿。
处理完山海关的电话,李作鹏又吃安眠药睡了。但一听说开会,他马上清醒了:政治局开会从来没有用过后半夜,是不是与晚上总理那个不让飞机起飞的电话有关?
毛泽东曾评价李作鹏不卑不亢。确实,李作鹏在法庭很硬,认为是他的错都认,不是他的问题,他死也不认账。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是“一人”还是“四人”,实际上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山海关机场的跑道灯并没有打开,调度室也没给起飞命令,三叉戟是强行起飞。李作鹏不服气:如果林彪要起飞,我拦得住吗?如果命令警卫拦截林彪的八三四一部队,一百个林彪也走不成。为什么不下命令?七八个问号始终缠绕着李作鹏。
吴法宪吓得魂飞魄散
9月12日,对吴法宪来说是最混乱的一天。在黄吴李邱四人中,他最知情,也吓得最厉害。
9月11日晚上,吴法宪参加了周恩来召集的会议,会一直开到凌晨一点。吴法宪回到西郊驻地,打了一阵乒乓球。临睡前他告诉夫人陈绥圻,快要开三中全会了,要准备在会上再检讨。因为九届二中全会上的事情,黄永胜、邱会作和吴法宪都作了检讨,黄和邱的检讨过了关,只有吴仍被吊在空中。
中午起床后,吴法宪叫车与陈绥圻、张秘书回到空军大院。因为写检讨的事情比较急,要马上动笔,而吴法宪的前两个检讨稿和一些文件都在空军大院。陈绥圻找出前两次的检讨材料,琢磨怎么帮助吴法宪写第三次检讨。而吴法宪按周恩来的指示,仔细阅读印发的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的草稿,然后抽时间处理了一些空军事务。
“周总理来电话,问我是不是调一架大飞机到北戴河了?我很肯定地说没有。周总理又问,究竟有没有?我更加肯定地说,绝对没有。”
后来,吴法宪把调动三叉戟的责任全推到了胡萍身上,而胡萍则是另一种说法。胡萍回忆,吴法宪对他说:林彪在北戴河,林要专机就不要通过我(吴法宪)了,你(胡萍)就以训练的名义,主要是为了保密。
据吴法宪回忆,13日凌晨1点,周总理让他注意看飞机的航向,往哪儿飞,飞机降在哪儿。三叉戟开始向西,以后向东,最后突然向北,他一一报告。“飞到赤峰附近,我提出是不是拦截?我说的拦截,不是打下来,而是要截回来。周总理说这要请示毛主席。毛主席的答复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古诗苑漫步之旅
- 春夜洛城闻笛
- 古诗中的四季
- 保国寺记游
- 在古诗中沉醉
- 三峡日记
- 沭阳地方农谚《九九歌》评析
- 游滴水岩
- 神农架游记
- 我家乡的“食节”
- 我家乡的花灯节
- 背起行囊走四方
- 漫谈诗词中的雪与花
- 古诗中的秋
- 执著的等待
- 张闻天政治民主思想述论
- 权利?专制王权?法与有限政府
-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轨道结构的实施方法与工艺探讨
- 数字视频传输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 谈论三线建设为当代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的宝贵精神资源
- 城市轨道交通ATP 仿真系统的初步研究
-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阶段与特征研究
-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的设计及实践
- 基于对洛克自然权利思想的探析
- 论藏族舞“谐”的形态特征及其训练价值
- 一种新形式的政治
-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三维可视化系统的开发
- 新安全观:在现代安全观的反思中探索
- 轨道交通系统杂散电流及其腐蚀控制技术初探
-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 《燕子》语文练习
- 《猫》阅读欣赏
- 《燕子》欢快的身影带到孩子面前
- 《燕子》课后练习:语言准确性的训练
- 《燕子》课后练习设计
- 《燕子》解析与测评
- 《荷花》作家作品及相关资料
- 《燕子》教案1
- 《燕子》:品味美感 培养鉴赏力
- 《燕子》片段赏析:生动的五线谱
- 《燕子》教学设计
- 《燕子》作者郑振铎 生平及作品
- 《荷花》知识点精析
- 《燕子》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