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0
预应力砼简支空心板桥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摘 要: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具有预制成本低,占用场地少,施工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吊装重量轻,投入设备少等优点,早已被广泛用于中小跨径梁桥中。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后张预应力砼简支空心板桥的施工工艺流程,对其材料的选用与检验、预制、张拉、灌浆等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论述,总结了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施工工艺的优点,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后张预应力;砼;空心板;施工技术;
0.引言
由于板式桥梁具有构造简单、受力明确的特点,可以工厂化预制,便于质量控制和降低成本;可以根据需求,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做成实心或空心断面,并可就地现浇为适应各种形状的弯、坡、斜桥,因此,在一般公路、高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桥梁中广泛采用。尤其是平原地区,由于受净空和桥台填土高度的限制,桥梁上部构造要求尽可能降低建筑高度,以减小纵坡、降低路基填土高度,减少耕地占用及降低路基处理难度,节省土方工程量。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建筑高度相对最低,对土源缺乏、软基较多的平原地区有显著的经济性,因而特别受到欢迎。
1.概述
某桥梁改造工程桥长66米,桥跨布置:20+20+2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全宽5.5m。下部双柱式墩(带盖梁)、桩基础、桥台为轻型桥台,桩基础。桥面纵坡产单向2%的下坡。桥面横坡为2%,桥面纵坡采用三角桥面铺装层调整。桥梁平面大部分位于直线上,0号和3号位于缓和曲线上,桥梁墩台均按直线布置,缓和曲线由防撞栏杆调整。按咱线线型布置。桥面铺装采用等厚10.5-15cmC40钢筋混凝土铺装层,调平层内设置φ10钢筋网,间距10*10cm。桥面排水:在沿桥梁纵向等间距5米两侧交错布置铸铁泄水管。搭板采用C30水泥凝土现浇。
2.预应力施工工艺
2.1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1)
图1 施工工艺流程图
2.2材料的选用及检验
2.2.1预应力钢束
2.2.2张拉锚固体系
2.2.3混凝土及灌浆材料
2)灌浆材料。为了保证孔道灌浆质量,进行水泥浆配及可灌性指标检测。
2.2.4材料的检验
所有材料进场后均须进行抽样检验,检验结果必须达到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2.3张拉方法的选择
预应力张拉一般分为一端张拉和两端张拉两种方法,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采用两端同时进行张拉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张拉时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100%。
2.4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
2.4.1波纹管、固定端锚垫板(灌浆孔)的安设
灌浆孔(泌水孔)设置在波纹管最高点,即两固定端的锚垫板上的最高点。固定端锚垫板的安设必须与张拉端波纹管的轴线垂直,且使其灌浆孔(兼作泌水孔)在波纹管上部,并用棉丝封堵,以防被水泥浆堵住。
2.4.2预应力筋制作及穿束
预应力筋束的制作,首先确定预应力筋束下料长度,包括孔道内长度(根据设计计算确定)和两端的外露长度(根据锚固体系和千斤顶长度确定,实际采用70cm),应能满足张拉工作要求;其次是切断钢绞线,注意切断钢绞线时不能用电弧切割,宜用切断机或砂轮锯;然后用穿束器将钢绞线从固定端锚垫板的孔中从下而上逐根穿束,穿束时,在穿束端安上锥形引帽以减少阻力,穿束要一直向前,不能往回拖拉,以防止引帽脱落。
2.4.3混凝土浇筑
预应力筋穿束完毕后,检查和调整敷设的各种管线的位置、规格和数量,检查和修补破损的波纹管,进行隐蔽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对空心板的腹板、底板及顶板连接处的承托、预应力筋锚固区以及其他钢筋密集部位,宜特别注意振捣,振动捧应尽量不要接触波纹管和预埋件,并经常检查模板、管道、锚固端垫板及预埋件,以保证其位置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空心板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先一次浇筑完底板混凝土后,安装空心板内模,注意内模接头安装要平顺,并用油毛毡包裹,图钉固定;其次浇筑空心板的腹板根部、腹板;最后浇筑顶板及翼板。注意浇筑底板混凝土的时间与安装空心板内模的时间总和不得大于水泥的初凝时间(一般控制在2h~3h以内),并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初凝后,立即开始养护。
2.4.4预应力筋张拉
根据设计要求,当预应力空心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C40后即可进行张拉。张拉方法采用两端同时张拉,张拉程序为:
经过对预制完成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应力筋张拉实际伸长量的统计,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的差值均在3%以内,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即可采用砂轮切割机切断端部多余的预应力筋(要留下足够的保护长度,不得小于30mm),然后用封端混凝土封严,以保护锚具。
3.结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次难忘的游戏
- 小足球赛
- 我眼中的奥运会
- 保护环境
- 假如时光能倒流
- 妈妈表扬了我
- 洗碗
- 一个不饶人的嘴
- 游戏币与一元钱
- 我战胜了胆小
- 珍惜爱——读《爱的教育》有感
- 可爱的小狗
- 学滑板
- 小百灵的日记本
- 午觉
- 色彩关系与彩妆配色
- 解读巫文化艺术
- 浅论当前文艺理论建设中的几种学术意识
- 跨文化交际之语境文化
- 民族服装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 试析欲望与精神之间的突围
- 关于纤维艺术美感的拓展
- 让语文与生活双赢
- 关于图画现代主义的设计史深层意义探寻
- 从双语学习谈幼稚园教英语的问题
- 西南民族民间舞蹈与民族信仰
- “纯”艺术——正确看待传统民间艺术的价值
- 谈现代纤维艺术的创新
- 美术馆与观众
- 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负担的调查与思考
- 《将相和》2
-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之3
- 《桂花雨》教学设计之2
-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之2
- 《将相和》
-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之4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 《桂花雨》教学设计之4
- 《钓鱼的启示》3
- 《将相和》1
-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之1
- 《冬阳·童年·骆驼队》
- 《桂花雨》教学设计之3
- 《草船借箭》
- 《桂花雨》教学设计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