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7-30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也就是通过科学的组织形式,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立足实际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合作学习更有效。并且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语文教学;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较多的老师会选择这种教学形式,但是现今的课堂中,小组合作存在着很大的一个弊端“无效参与”。针对这种情况,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中,有意识地进行补救和纠正是有效的,它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外,还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甚至各方面的能力。
一、合理分组,优化组合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存在着智力、能力、喜好等方面的差异。为了使他们能最大限度的互补学习、互相帮助,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我在编组时采取异质分组法,注意合理搭配,优化组合,使组内优劣互补,组外水平相当。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必须明确告知学生在讨论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承担什么样的任务,让学生了解自己在讨论中应该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组内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个人。
目前,在小学语文中开展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使学生之间形成集体合作的意识,达到相互之间学习的互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合理地分组,使小组之间的组合优化,由于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教师应该在了解班级里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分组,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使所分小组的学生能够在同一战线上,明确各小组成员各自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之间相互平等竞争,促进知识的形成。
二、精选内容,激发兴趣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一个没有合作价值的问题,合作是一种重复劳动,会使学生厌倦。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富有实效,教师首先要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要选择有讨论价值的问题。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要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
选择内容可具体分解的 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培养合作精神为目标的。因此,那些内容可分解的,即可让每个成员有明确任务的学习内容比较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选择具有一定难度、学生感兴趣、爱参与的内容 先让每位学生自行读书、理解、感悟,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想法。这样每位学生都能谈到一两点,学困生不至于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大家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兴趣得到激发。
三、老师要参,共同合作学习
很多时候,教师站在讲台上,让下面学生一组组开展学习与讨论,在看似热闹的场景中,实质上学生有没有开展有效性的学习活动,上面讲台上的老师是不知道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全员参与,也包括教师参与,是合作学习有成效的关键。我认为教师的角色不要只局限于组织者,教师如果能经常性地参与到学生的探讨之中,和他们一起学习,并指导他们如何发表自我见解,或者以自己的发言暗示诱导学生如何发言,教给学生如何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学生一起讨论,逐渐培养学生发言的习惯和兴趣,将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不仅是一个组织者、旁观者,而且还是一个参与者,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有了老师的参与,才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使胆小的同学愿意与同学交谈与老师交谈。除此之外,在真诚的沟通与彼此信赖的氛围中,师生彼此间还都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并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尊师而不畏师、重本而不唯本、好问而不耻问的良好习惯。
四、优生带动慢生,共同收获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有的胆子比较大,有的胆子比较小,有的自尊心比较强,而有的则没那么强。有的学生敢大胆的向老师提出不明白的问题,但有一部分学生怕问的不对,则更多的选择问自己的同学或朋友,甚至不问。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懂得了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给以帮助,在别人有了错误的时候不指责、不埋怨,使这些学生又多了一些良师益友,敢于向他们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有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集体荣誉感的驱使下,就会变得能主动学习。但是,过程中难免会有惰性和松懈。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加强督促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让学生始终保持着正确的方向。在小组活动中,要提醒学生,不明白的,不理解的内容,要主动提出来,请教其他组员。久而久之,小组间就形成了一种互助学习的氛围,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慢慢的,一些学习自觉性差,基础薄弱的同学,从原来的拖小组后腿变成了课堂上积极发言,为小组加分。优等生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重温了一遍已掌握的知识,达到了复习巩固的目的,可以说两者都有所收获。正好也弥补了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一对多的不足。
五、明确目标,避免无效性
小学生合作学习的培养还要注意一个重要的前提,即有无合作的价值。假如一个人就能解决的简单问题,此时合作就会失去其应有的意义了。只有在靠一个人的力量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的情况下的合作,才具有其合作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每次合作学习前,教师必须先给学生以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章可循,避免讨论的随意性和课堂宝贵时间的流失。
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情感的发展和健全 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训练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明确语文合作学习的目标,避免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和 无效性;注重评价的针对性,增强学生的团体荣誉感。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充分良好的组内互动发挥了集体的优势,加强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和集体荣誉感,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一种良好的教学形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烦恼
- 第一次潜泳
- 动物小学的游园活动
- 小狐狸抓丝带
- 游顺鑫绿色度假村
- 小青蛙找新家
- 聪明的小狐狸
- 大海
- 运动会
- 晨间奏鸣曲
- 温暖的守候
- 有趣的猴子
- 第一次看海
- 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
- 一件难忘的事
- 记名提单下无单放货问题研究
- 体育产业立法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
- 产能过剩的破解与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 对河南省产业关联度及依赖度的分析
-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关联度及波及效果分析
- 论高空抛物侵权责任制度
-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立法探析
- 浅析自然遗产的经济开发与刑法保护
- 法治:弱势群体公平享有权益的制度保障
- 军工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发展战略研究
- 我国清洁空气立法中的信息需求问题探索
- 浅析土地交易程序的法制化
- 论留守儿童犯罪的原因与对策
- 江苏省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升级
- 沈阳市临空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
- 泊船瓜洲
- 语文六年级下学期 第六单元测试题
- 11课《长征》
- 鲁滨孙漂流记
-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 采蒲台的苇
- 少年闰土
- 奴隶英雄
- 索溪峪的“野”*
- 灰椋鸟
- 桂林山水
- 24 *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 长征
- 《第一场雪》
- 小抄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