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6
《月球之谜》 第二讲义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学生准备:有关月亮的图文资料、图片、神话传说、古诗词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课件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月亮自古以来,就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课件出示有关月亮的诗词)古人还赋予月亮一些美称,你知道吗?
2。师:今天,我们就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去探求它的一些秘密。
3。问:你对月球了解多少?
对于月球,你还想了解什么?(小组讨论,写在纸条上)
4。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之谜)。
二、初读
1。自读课文,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读完标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件出示:课后讨论题)
三、分段指导,朗读感悟。(1--2)
1。师:读的多好呀,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人们不禁产生了许多的遐想,谁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2。指名读。(课件出示:圆月图片)朗读,评价。
3。理解:遐想。
4。师:是啊,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登上了月球,实现了梦想。
(课件出示:宇航员登月图片)他们在月球上看到了什么?
5。生自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说明月球景象的句子。
6。指名说说月球的景象。(课件:句子)(竞赛朗读)
7。(课件出示:宇航员下梯图)想象当时的场面,指名说。
8。师:你们知道最先踏上月球的人是谁吗?介绍。
四、寻找未解之谜
师:他的一番话,给了后人很大的动力,不断的登上月球去探究,可是却有许多谜未揭开,是什么谜呢?
1。生默读课文。标示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的难解之谜。
2。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3。指导朗读(课件)
4。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填补空白处
1。师: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这里有个标点符号的占位比较特殊,是怎么回事呀?
2。老师把有关月球方面的知识告诉大家吧!(课件介绍:十大未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六、拓展延伸。
1。我们通过课前查找资料来了解月球,是远远不够的,对神秘的月球,人们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作为一名小学生,你认为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呢?(课件)
2。请同学们放飞想象的翅膀,说一说:
假如你现在已经长大,来到了月球上,你发现月球有什么变化?你准备去做些什么?(课件)
七、小结:
同学们说得真棒!既有想象来到月球上看到的各种奇怪的东西的,也有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的,更有寄托自己的理想的,老师衷心地希望同学们的幻想在不久后的将来能够得以实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威风的老虎
- 读《皇帝的新装》有感
- 借书记
- 《人与宙斯》读后感
- 可爱的小金鱼
- 笋牙儿的童话故事
- 剪一剪
- 读《倒出那粒沙子》有感
- 南昌亮起来了
- 游人民公园
- 我的小制作
- 《中国书圣——王羲之》读后感
- 家乡的特产
- 《睡着了的国王的故事》读后感
- 有趣的画鼻子游戏
- 高速公路通信管道硅芯管工程检测技术研究
- 浅议某地铁工程的消防给水系统施工
- 《阿姐鼓》与90年代文化
- 谈一谈歌唱的舞台形体问题(1)
- 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施工与管理
- 关于“新音乐”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问题(1)
- 民歌地方色彩辩析(1)
- 浅析中国通俗音乐商品化的两面性(1)
- 浅谈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成长之路
- 音乐与诗歌关系”笔谈(1)
- 浅析高速公路附属房建工程建设管理
- 六朝宫廷音乐活动类型考(1)
- 论音乐表演艺术的三层境界 直觉•兴趣•风格
- 谈第二维也纳乐派的世界性影响(1)
- 浅析高速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
- 《假如》教学设计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之四
-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之二
- 《“红领巾”真好》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之三
-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之六
- 《从现在开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纸船和风筝》第一课时
- 《从现在开始》片断赏析
-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之三
- 《假如》教学设计之二
-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之二
-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之五
-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之四
- 《窗前的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