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5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目标:
1、会认“啦、梅、蛙、睡”等11个生字。掌握“虫字旁”和“目字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养成“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
3、借助儿歌了解小鸡、小鸭、小狗以及小马四种动物爪子(蹄)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等冷血动物要冬眠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游戏铺垫,揭题激趣
1、开展画手印的游戏。老师谈话:“小朋友爱画画吗?上课前,老师先请小朋友根据要求,在白纸上画一画自己
的小手掌印。”(共画三幅手掌印:1、五指并拢:2、五指张开;3、大拇指分开,其余四指并拢。)
2、揭题谈话:冬天下雪了,大雪像厚厚的被子盖在大地上,瞧,这就是雪后的大地!(出示雪景图片)在这美丽
的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学生读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3、鼓励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教师板书问题概要:1、谁?2、为什么?)
二、阅读探究,感悟理解
1、初读探究。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读对课文;2边读边思考上述两个问题。
(2)读后反馈,结合训练:1用“有……有……有……还有……”的句式说说雪地里的小画家指的是谁?(板画动
物图片)2比一比,下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A、雪地里来了小画家。
B、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理解词语:“一群”积累新词:“三五成群”)
2、再读探究。
过渡语:小朋友的学习还真有效率!接下来请大家再一次去读读课文,要求还是边读边思考,想一想:为什么称这
群小动物为小画家?
(1)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个人学习成果。
(3)读读议议,感悟理解。
1、用“因为……所以……”的句式从不同方面说说为什么称这群小动物为小画家?
2、重点句朗读指导:第三句话读时稍快,语调有起伏。第四句话朗读时突出“几步就成”。
3、讨论一:小动物们为什么能画出不同的画面呢?(学生联系课前游戏说一说,然后完成文后练习“读读连连”。)
4、讨论二:为什么小青蛙不参加画画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出示下列句段,进行阅读拓展。
冬天到了,天气寒冷。有些动物为了保持体内温度,开始了长时间“睡觉”,这就是动物的冬眠。常见冬眠的动物
有:青蛙、蛇、狗熊……
三、课堂总结,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说说阅读课文时应“边读边思考”。
2、教学生字。
1读对生字;
2记一记“蛙、睡”;
3比一比,口头组词:
月()儿()同()我()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风满面
- 小鹿请客
- 春 游
- 小乌龟
- 游泳
- 做家务
- 神奇的梦
- 小实验
- 我的妈妈
- 植树
- My Father(我的父亲)
- 我的小制作
- 找春天
- 我爱春天
- 我的存钱罐
- 民主化村级治理的两种类型
- 2002年美术述评
- 音乐演出市场究竟有多大
- 论当代中国的民主建设
- 宪政民主对公共政策效率的影响
- 文化转型期彝族民间舞蹈的生存与发展
- 从国家到人民:公民社会与它的治理功能[1]
- 新时期中国小剧场话剧舞台美术简论
- 新公共管理对中国人事制度改革的启发
- 现代音乐永远是:你去挑战观众,让观众挑战你
- 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及传承
- 当下美术史研究与美术批评
- “大学生代议制度民主”理论的重要意义初探
- “中间扩散”的制度变迁方式与地方政府的创新行为
- 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
- 《我是什么》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一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 《小壁虎借尾巴》讲读教案设计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三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二
- 《荷叶圆圆》课堂实录及反思
- 《爱迪生救妈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月亮的心愿》教学片断及反思
- 《乌鸦喝水》教学反思2
- 《找春天》
- 《画家乡》
- 《松鼠和松果》教学片段实录及教学反思
- 《北京亮起来了》
- 《秋天的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