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1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七
教材分析
《乌鸦喝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9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遇到困难怎么办?动动脑筋,你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课文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发现了一个瓶子,可瓶口小,水不多,它放进石子喝着了水的事,可以看出乌鸦很聪明,遇到困难能想办法解决。这个故事内容简单明了,一年级学生大多听过。
教学重点
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味道,体会出乌鸦的感情变化。
设计理念
创设实践活动,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相互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目标
1.感受乌鸦由找水的着急到喝着水高兴的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喜欢这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乌鸦。
教学流程
一、复习检测。
1.读词卡。
2.找朋友游戏——连字成词。
【在“找朋友”的拍手游戏中巩固认字,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提出问题,合作初步解疑。
1.读课题,质疑,梳理问题。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3.指名读1~3自然段,思考提出的问题。
4.4人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
【把阅读和质疑问难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中学会问,在疑中加强读,使其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初步交流阅读中发现的问题。】
三、读中感悟喝不着水的原因(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乌鸦为什么一开始喝不着水?
2.朗读指导。着重指导“到处”、“水不多”、“口又小”,读出乌鸦喝不着水着急的语气。
3.学生自我评价朗读。
【以读为主,通过范读、引读、自由读、指名读的朗读方式,指导学生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多读中悟得读的方法,在多读中悟情。】
四、合作探究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过渡语: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瓶里水不多,瓶口又小,怎么办呢?现在你们就是这只乌鸦,你们来想想办法。
2.学生自读二、三自然段。
3.四人小组合作研究乌鸦是怎么喝上水的?边研究边做实验。
4.交流合作结果。
【根据学生喜新求变、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及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把实践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合作动手做实验,激发兴趣,调动思维,让其在生动活泼的形式中自然而然地达到“以做促读”的目的。】
5.理解“渐渐”一词的含义,能用它说话。
6.指导朗读二、三自然段,学生自我评价。
7.发散思维:如果旁边没有小石子,你们该怎么办呢?同桌讨论、汇报。
五、学会背诵的技巧。
【注意让学生自己悟出背诵的方法: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等,引导学生学会巧背。】
你们喜欢这只乌鸦吗?用一句话夸夸他。
六、复习巩固。
1.看谁读得最快。
(1)乌鸦口渴要喝水。
(2)瓶口小,水不多,可是乌鸦还是想出办法喝着了水。
(3)夏天到了,天气渐渐热起来了。
【识字是低段年级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根据学生记得快忘得快的特点,在课前以游戏、词卡形式复习,在课后把学过的字放进句子里,既巩固认字,同时又积累了语言,这样反复再现,强化记忆。】
2.看谁写得最好。
kě bàn fǎ zhǎo
板书设计
19 乌鸦喝水
水不多 口又小——喝不着
放石子——喝着
课后反思
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在具有主观意志作用下亲自实践的过程,我在课堂中创设了学生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文中二、三自然段写乌鸦想办法喝着水,传统的教学通常是教师演示,让学生理解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为了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我设计了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4人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实验完成后,不禁发出:“呦,水真的升高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时,讲解是多余的,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永远的快乐
- 下了一场春雨
- 老师,我想对你说
- 假如我会七十二变
- 清平乐·村居
- 校园里的“火炬雕塑”
- 我发现蚂蚁的秘密
- 快乐五彩的童年
- 春到
- 假如我是兽医
- 和春天有个约会
- 惊奇的发现
- 妈妈的手
- 3月,我们去植树
- 我的爸爸
-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总务工作计划
- 2011—2012学年度中学工作计划
- 实验室工作计划
-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计划
- 学风建设活动月工作计划
- 实验学校上学期工作计划
- 学校总务工作计划
- 学校总务处工作计划
- 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2012年度学校总务工作计划
-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工作计划
- 2011年学校政治学习计划
- 中学关工委工作计划
- 学校学生工作处计划
- 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工作计划
- 控权
- 论英文报刊标题中暗喻的翻译策略
- 试论外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
- 农业高校科技日语翻译文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微
- 控权
- 试论行政合理性原则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行政法论文(1)
- 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4)行政法论文(1)
- 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 财政职能进一步调整的思路
- 论从跨文化视角解读法语谚语的翻译策略
- 现代汉语中日语借词的传入
- 大学外语专业翻译教学的问题和教学策略研究
- 英语习语中的动物意象与其中文翻译简析
- 体育外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体系探究
- 财政赤字中的道德风险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 《爬山虎的脚》 说课稿
- 《路旁的橡树》教案
- 《有的人》教案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案
- 《草原》教学设计
- 《蟋蟀的住宅》第二课时 说课设计
- 《花钟》教案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 《燕子》教案
-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 《穷人》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