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5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借生日》教学设计三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生字,全写四个字,认识偏旁“方”、“饣”,学会要求掌握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关心父母,孝敬长辈。
二、教学重点:通过感悟重点词句、体会母女间的亲情
三、课前准备:课件及生字卡片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歌曲导入《世上只有妈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谈一谈:你自己与母亲之间的爱。
3、读课题,大胆质疑。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课文。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生字的字形,并给生字找朋友。
3、小组合作读,读读想想刚才提出的问题。
4、全班交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细读课文,感悟母女间的亲情。
1、小组合作,读一读,整理出重点的疑问。
2、展示疑难问题:
(1)妈妈为什么“忘了”自己的生日,而把孩子的生日记得那么牢?
(2)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前,心里会想什么呢?
(3)妈妈的小云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情感?
3、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4、观察图画,理解感悟。
(1)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
(2)课件展示图画,体会妈妈对女儿的爱。
(3)理解第二次对话。
(4)边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感悟小云孝敬父母之情。
5、继说:想象故事的结尾。
6、播放乐曲,分角色配乐朗读。
四、扩展训练,活跃思维
1、夸一夸妈妈和小云。
2、读一读,悟一悟古诗《游子呤》。
3、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
4、动手制作一件礼物给家长,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强化知识。
1、分角色朗读。
2、指导学生边背诵、边表演。
3、举行朗读课文擂台赛。
二、自主探索,掌握方法。
1、做“摘苹果”的游戏,学习生字。
2、提醒学生注意读准“正”、“怎”、“饭”、“放”、“礼”、“拿”等字的字音,要借助拼音正音。
3、小组合作探究:用你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1)交流:巾——布,方——放,能——熊,视——礼,饭——饱,用比较法识记偏旁“饣”、“方”。
(2)猜谜语法:编字谜,新旧字联系。
(3)拆字法识记生字(加一加,减一减)。
4、反馈学习情况,汇报学习情况,师生加以评价。
5、通过读词读句的方法,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6、做猜谜语的游戏。
7、学习写字。
(1)学生观察“雨”、“两”两年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小组合作交流观察所得。
(3)学生练习写字。
(4)展示学生的写字本并评议。
三、扩展活动,活跃思维。[
1、比一比,谁记的生字多。
2、做找朋友游戏,巩固对生字的认识。
3、猜谜语游戏。师生出谜语,让学生用不同形式说出词语的意思。
4、以我爱为题,说一段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打羽毛球
- 红苹果和小青虫
- 我的爸爸
- 美丽的小红花
- 桃渚古城
- 洪老师走了
- 丰收的秋天
- 火车上的姐姐
- 我想象中的鸟——神鸟
- 我喜欢的一种水果——葡萄
- 辣椒
- 我的外婆
- 我的“小馋猫”妹妹
- 妈妈的机关枪嘴
- 上帝有个放大镜
- 2011年最新的入党转正思想汇报
- 大学生寒假思想汇报
- 教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
- 大四预备党员入党思想汇报
- 预备党员实习期间思想汇报
- 10月份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 大二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 大三预备党员思想汇报范文
- 转预备党员思想汇报
- 10月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 新教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
- 10月份预备党员思想汇报范文
- 6月份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 入党积极分子寒假思想汇报
- 7月份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
- 基于交通安全的道路线形分析
-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思考
- 回顾中国“监控数字革命”看现状谈发展
- 浅淡电子厂房的接地设计
- 低阻抗接地网的设计与施工
- 智能化系统在酒店方面的应用
- 简述PLC应用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浅谈公路工程索赔及管理程序
- 论路基工程质量的成因及处治措施
- 国家体育场场地照明设计概论
- 关于建筑电气设计施工中与结构相关若干问题的讨论
- 浅议综合性港口行政综合执法模式的构建
- 青州闽江大桥方案的演变及抗风稳定性研究
- 长螺旋钻孔压灌砼桩施工及质量控制技术
- 浅议低压电缆故障的解决方法
- 《找骆驼》第一课时
- 《赵州桥》教学设计之三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七
- 《花钟》教学设计之二
- 《赵州桥》教学设计之二
- 《赵州桥》教学设计之六
- 《赵州桥》教学设计之七
- 《找骆驼》第二课时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九
- 《赵州桥》教学设计之四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八
- 《赵州桥》教学设计之八
- 《赵州桥》教学设计之五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六
- 《找骆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