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1
《月亮的心愿(A、B案)》教学1
教学目标
1.认识“帘”,“女”等14个字,会写“女、太”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有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巩固字词的课件。
2.文中的两幅插图。
3.《乌鸦反哺》的故事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太平区教研室孙立志
第一课时
一、抓住字眼,谈话质疑
1.看到课题你有哪些疑问?(根据学生疑问教师梳理: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实现心愿了吗?)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感知。
(1)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2.识字。
(1)小组内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翘舌音“装”,后鼻音“另、病”。
(2)组内自主交流:这些生字中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记住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熟字加偏旁,猜字谜,联系生活等)
(3)检查字词(带拼音读、去音读、环境中读)。
3.书写。
(1)重点指导“女”。(了解女字和女字旁在书写上的区别:“太”写竖撇时要先竖后撇,“气”写好最后一笔,弯处要像一张弓,钩处要有力)
(2)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交流展示。
三、精读课文,自主探究
1.读议。
(1)默读思考:自己提的问题哪些能解决?哪些还有困难?
(2)组内交流读书收获,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2.交流月亮开始的心愿:(出示图一)
(1)边观察边读找一找:月亮为什么会有这个心愿?(找相关句子读一读)
(2)理解“自言自语”,仿照说一句话。
(3)应怎样读这句话?试着读一读。(指名读,生生评价,自己评价)
(4)“明天有个好天气”意味着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孩子们可以高高兴兴地郊游,想象着当时情景说一说)
四、课后小结,留下思考
1.教师小结孩子们如期去了吗?我们将继续学习第8课。
2.布置作业巩固生字词。
板书设计
8月亮的心愿
↓
(图一)明天有个好天气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羊的生活
- 两只小猫去钓鱼
- 做金工
- 课后
- 溜冰
- 青蛙申冤
- 学跳绳
- “小当家”做饭
- 农村的胡同(二)
- 灯光球场
- 读《雷锋的故事》有感
- 小猫和小兔
- 烹饪
- 小猫和小兔的故事
- 班主任不在的时候
- 论析20世纪西方的文化批判
- 论阿多诺美学的人本主义思想
- 从中西方文化的本质区别看科举制的兴衰
- 西方文化与英语学习之关系
- 西方文化理论视域与中国当代文化构型
-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
- 不同宗教思想在英汉谚语中的折射
- 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
- 哈姆莱特的宗教思想和他的悲剧
- 评析《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西方文化内涵
- 西方节日本土化中的国人文化心理分析
- 浅谈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及借鉴
- 汉英谚语反映不同的宗教思想与观念
- 浅谈美国法律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 浅析哥特亚文化的发展
-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 “再”读《再别康桥》
- 哀怨的自白──重读《再别康桥》
- 《诗两首》有关资料
- 教师只讲十五分钟──特级教师罗易执教《沁园春·长沙》评述
- 《再别康桥》的女性情结
-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特级教师罗易的一堂公开课
-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 徐志摩简介
- 我教《沁园春·长沙》
- 戴望舒简介
-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 轻盈飘逸 情景交融──解析《再别康桥》的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