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7
《识画家乡》教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4.鼓励学生用笔画出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并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中国地图课文插图
2.字卡、词卡
3.图画纸、彩笔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它像什么?(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你能够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吗?
2.让学生上来在地图上找一找自己的家乡,并说一说自己的家乡。
3.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五位小朋友,他们很爱自己的家乡。并把他们的家乡画下来,他们的家乡可美了,你们想看看吗?板书课题(24画家乡)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大家边看插图边听老师朗读课文。想一想,这五个小朋友分别来自哪里?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
(1)把生字娃娃的帽子去掉,自由认读。
(2)下面我们玩“捡贝壳”的游戏吧。(课件)生字娃娃躲到贝壳下面去了,谁读对了,贝壳就是你的啦!(开火车认读)
生字:宽脚捡壳按虾原奔密楼匹市
(3)齐读生字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指名读课文,说一说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初步感知课文后,说说你打算先到谁的家乡去。就选择到她(他)的家乡去,美美地多读几遍,等会儿展示给大家。
3.精读第二段,指导感悟
(1)看样子,大多数小朋友都想先到美丽的海边走一走,那我们就先到涛涛的家乡去吧!
(出示第一幅图)瞧,这就是涛涛的家乡。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想知道涛涛是怎样夸自己的家乡吗?(自由读第二段)
(2)“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海是怎样的?(宽)。
(3)涛涛画的图上还有什么?(鱼和虾)哪里看出鱼和虾很多?指导朗读。
(4)这段有两个句子比较难读。(课件出示: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鱼和虾。)引导读好两个“那么”感受大海的美及对大海的喜爱。看着这涛涛的家乡,你能用“那么……那么……”说话吗?
(5)谁来当评委?(指名评)谁来读读?(指名读)我们来看着图背背这一句吧!
(6)海边有金黄的海滩涛涛在海滩上干什么呢?我们一起读最后一句,感受涛涛快乐的心情。
(7)是呀,这么美的地方,怎么能不让人喜爱!那就请美美地试着和同伴一起背背这一段吧!
(8)能背了吗?好,我们来试一试。
(9)读了这一段,你觉得涛涛的家乡怎么样?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点什么?
(10)假如你是涛涛,你怎样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呢?(学生自由介绍)
(11)师生共同总结学习过程:看图──读文──看图介绍。
4.小组合作学习任选一段
(1)小组商量你们喜欢去的地方!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看图──读文──看图介绍。
(3)学后小组汇报,全班感情朗读。
5.自由选择一段自学
(1)还有三位小朋友的家乡没有去,你看,他们都等急了。下面老师决定让小朋友自由活动,你最想去谁的家乡就跟谁去,现在就出发吧!
(2)全班交流自学体会。
(3)感情朗读最喜欢的句子。
(4)自学相同段落的小朋友齐读整段。
(5)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到祖国的各处参观了,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美丽。现在我想和大家完整地读读课文。读到你喜欢的段落,可以站起来背。
四、游戏活动,巩固练习
1.出示词卡,认读词语
2.连线
涛涛山里
平平平原
青青草原
京京城市
山山海边
五、拓展课文,课外延伸
1.指导学生画出自己的家乡。
我们刚才已经游览了五位小朋友的家乡,他们的家乡多美啊!老师觉得我们的家乡也美,请大家拿出纸和笔,用绚烂的色彩来画一画自己的家乡吧!
2.介绍自己的家乡
你们想请你的朋友到自己的家乡去玩吗?下节课,老师请我们班的小导游来介绍介绍你的家乡。
板书设计:
画家乡
涛涛
山山
平平画家乡爱家乡
青青
京京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喜欢吃的水果——香梨
- 我的心愿
- 有趣的端午节——包粽子
- 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 粉笔
- 给鞠萍姐姐的一封信
- 小乌龟
- 第一次溜冰
- 《破耳兔的一家》读后感
- 人力不等于人才
- 有趣的端午节
- 给鞠萍姐姐的一封信
- 《网络妈妈》观后感
- 可怕的“i”老师
- 铅笔、橡皮和转笔刀的故事
- 全国奖学金申请书
- 大学生奖学金申请书
- 贫困学生优秀奖学金申请书
- 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范文
- 中学奖学金申请书
- 减免学费的申请书
- 主管护师晋升申请书
- 申请住校范文
- 不公开审理申请书
- 公司员工离职申请书
- 低保申请书范文
- 营业员辞职申请书
- 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书范文
- 财务人员转正申请书
- 贫困申请书范文
- 论判例制与法律的确定性法学理论论文(1)
- 我国推行判例法可行性之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 农村合作金融立法必要性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 没面子的法律法学理论论文(1)
- 中国立法过程中的非正式规则法学理论论文(1)
- 论美国法法学理论论文(1)
- 重读奥斯丁的《法理学的范围》法学理论论文(1)
- 产品责任法比较研究
-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法治
- 中国法律史上的民间法
- 产品营销与中国法律的公众形象法学理论论文(1)
- 关于我国的法律移植问题浅探法学理论论文(1)
- 保障司法独立:人大监督的应有之义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机动车三者险之赔偿请求权基础法学理论论文(1)
- 民主•宪政•美德
-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 《窃读记》教学小案例二
- 《窃读记》教学小案例一
- 《窃读记》教学设计二
- 《窃读记》教学设计三
- 《尊严》教案
- 《窃读记》综合资料
- 《詹天佑》教案
- 《窃读记》教学设计一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综合资料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 《鸟的天堂》教案
- 《将相和》整体教案设计及评析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小案例
-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课时教案